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68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的正面中部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通道与主体框架的上下两端相连接,第一矩形槽内相嵌有槽型铁片,槽型铁片上下两端均设有与主体框架的通道相对应的预留孔,槽型铁片的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均与钢钩相连接,钢钩的本体穿过预留孔和通道伸出主体框架外;主体框架的背面设有与第一矩形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槽型铁片和回形铁片组合在一起,磁铁吸附在槽型铁片与回形铁片的组合体上,可满足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n inner magnetic handle device placed in the sun shading hollow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居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中,人们对房屋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室内采光的需要,大量的使用玻璃窗及门窗窗帘,在现有的门窗遮阳制造工艺中,为了美观实用,帘片设置于两层玻璃之间,利用内外磁手柄的相互磁力吸引,推动外磁手柄带动内磁手柄移动,从而带动帘片的上下移动,实际应用时,发现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差,而且发现当内磁手柄运动时,内磁手柄连接的绳索会出现内应力无法吸收的情况,降低了中空玻璃内部机构与内磁手柄之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解决了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差,内磁手柄连接的绳索内应力无法吸收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正面中部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通道与主体框架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槽内相嵌有槽型铁片,槽型铁片上下两端均设有与主体框架的通道相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槽型铁片的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均与钢钩相连接,所述钢钩的本体穿过预留孔和通道伸出主体框架外;所述主体框架的背面设有与第一矩形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相通,第二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内通过销轴与滚轮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之间还设有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内嵌有回形铁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矩形槽内横向设有若干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之间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将第二矩形槽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空间,多个所述空间内均设有磁铁,磁铁吸附在槽型铁片与回形铁片的组合体上,进一步增强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为尼龙材质的主体框架。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的形状为矩形。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内,通过接收外磁手柄的磁力作用,带动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工作,槽型铁片和回形铁片组合在一起,磁铁吸附在槽型铁片与回形铁片的组合体上,可满足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内磁手柄向下运动时,槽型铁片带动钢钩,钢钩传递给内部机构,开始向下工作,此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将多余的内应力吸收,反向亦时同样的效果,保证了内部机构可长时间可靠运转。附图说明图1为主体框架主视图;图2为主体框架后视图;图3为主体框架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左视图;图6为槽型铁片主视图;图7为槽型铁片左视图;图8为图6中A处放大图;图9为图7中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为尼龙材质,主体框架1的正面中部设有第一矩形槽2,第一矩形槽2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通道3与主体框架1的上下两端相连接,第一矩形槽2内相嵌有槽型铁片4,槽型铁片4上下两端均设有与主体框架1的通道3相对应的预留孔5,槽型铁片4的槽内设有弹簧6,弹簧6上下两端均与钢钩7相连接,钢钩7的本体穿过预留孔5和通道3伸出主体框架1外,这样保证弹簧6与钢钩7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同时钢钩7与槽型铁片4磨擦,耐磨性能强,使用寿命长;主体框架1的背面设有与第一矩形槽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槽8,第二矩形槽8与第一矩形槽2相通,第二矩形槽8与第一矩形槽2之间还设有回形槽9,回形槽9内嵌有回形铁片10,回形铁片10和槽型铁片4组合在一起,满足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第二矩形槽8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三矩形槽11,第三矩形槽11内通过销轴与滚轮12连接,滚轮12带动内磁手柄装置上下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第二矩形槽8内横向设有2个分隔板13,分隔板13之间间隔设置,2个分隔板13将第二矩形槽8分隔为3个独立的空间,3个空间内均设有磁铁14,磁铁14的形状为矩形,磁铁14的排列为N极到S极,S极到N极,错极排列,磁铁14吸附在槽型铁片4与回形铁片10的组合体上,双钢板铁片,进一步增强内磁手柄的抗弯强度及抗疲劳强度。本技术内磁手柄装置,用于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内,通过接收外磁手柄的磁力作用,带动中空玻璃内的遮阳帘工作,内磁手柄内安装磁铁14,可保证内磁手柄跟随外磁手柄上下做直线运动;当内磁手柄向下运动时,槽型铁片4带动钢钩7,钢钩7传递给内部机构,开始向下工作,此时弹簧6处于收缩状态,将多余的内应力吸收,反向亦时同样的效果,保证了内部机构可长时间可靠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正面中部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通道与主体框架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槽内相嵌有槽型铁片,槽型铁片上下两端均设有与主体框架的通道相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槽型铁片的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均与钢钩相连接,所述钢钩的本体穿过预留孔和通道伸出主体框架外;所述主体框架的背面设有与第一矩形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相通,第二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内通过销轴与滚轮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之间还设有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内嵌有回形铁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于遮阳中空玻璃内的内磁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正面中部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通过通道与主体框架的上下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槽内相嵌有槽型铁片,槽型铁片上下两端均设有与主体框架的通道相对应的预留孔,所述槽型铁片的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均与钢钩相连接,所述钢钩的本体穿过预留孔和通道伸出主体框架外;所述主体框架的背面设有与第一矩形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相通,第二矩形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内通过销轴与滚轮连接,所述第二矩形槽与第一矩形槽之间还设有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内嵌有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从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锐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