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612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节点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包括工字钢一、工字钢二、翼缘连接耗能板、内设圆孔、耗能肋、铅销孔、铅销、腹板连接耗能板、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翼缘和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备一定初始刚度的同时拥有一定抗震性能,工字钢在发生相对位移时可对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挤压耗能,同时可带动翼缘连接耗能板、腹板连接耗能板进行耗能,实现多重耗能效果,采用铅销进行连接的方式使结构耗能效率显著提升,而且铅销便于更换,可根据要求调整阻尼,同时可实现在节点处传递内力,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适当的节点刚度,保证连接足够稳定的同时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加强。

I-beam seismic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
本技术属于钢结构节点连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钢结构连接一般是指钢结构构件或部件之间的互相连接。钢结构连接常用焊缝连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螺栓连接中有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连接使用最早,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19世纪20年代开始采用铆钉连接。19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焊缝连接。自本世纪中叶高强度螺栓连接又得到了发展,可以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适当的节点刚度,以实现在节点处传递内力,但在保证连接足够稳定的同时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相对不是特别好,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世界上每年发生破坏性地震近千次,一次大地震可引起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导致几十万人死亡或严重伤残。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世界首位,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地震时建筑物中钢结构连接抗震性不好易导致大量破坏与倒塌,使主体承重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直接原因。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人们必须对钢结构连接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并消除连接节点抗震性不好的特点,使其在小风或小震时具有足够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当出现大震或大风时,结构具有一定弹性作用,产生较大阻尼,可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结构动能或弹性势能等能量转化成热能等形式耗散掉,保护结构在强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目前研发的钢结构连接节点材质易变脆,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变形、焊接缺陷,对钢结构疲劳、稳定有不利影响,较多地依赖焊工的技能水平,质量检验要求较高时检验工作量较大,抗震能力不好,因此一些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耗能制造工艺,耗能能力仍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连接节点具备一定初始刚度的同时拥有一定抗震性能,保证连接足够稳定的同时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加强,改变了钢结构连接节点材质易变脆、抗震能力不好、耗能能力差的特点,能减少地震反应。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包括工字钢一、工字钢二、翼缘连接耗能板、内设圆孔、耗能肋、铅销孔、铅销、腹板连接耗能板、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翼缘和腹板;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的结构中,采用工字钢一和工字钢二夹住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在工字钢一、工字钢二的翼缘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在工字钢一、工字钢二的腹板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采用翼缘连接耗能板、铅销对工字钢一和工字钢二的翼缘进行连接,铅销穿过翼缘连接耗能板和翼缘上的铅销孔进行设置,采用腹板连接耗能板、铅销对工字钢一和工字钢二的腹板进行连接,铅销穿过腹板连接耗能板和腹板上的铅销孔进行设置;在翼缘连接耗能板上设置若干列内设圆孔和铅销孔,每列内设圆孔和每列铅销孔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内设圆孔之间设置耗能肋,在腹板连接耗能板的中部设置一列内设圆孔,在其两侧分别设置一列铅销孔,在相邻的内设圆孔之间设置耗能肋,在内设圆孔和相邻的铅销孔之间设置耗能肋。进一步地,所述的铅销的尺寸依据铅销孔的尺寸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翼缘连接耗能板和腹板连接耗能板采用低屈服点钢板制作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钢一、工字钢二和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采用相同横截面尺寸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采用泡沫铝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采用工字钢一和工字钢二夹住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的结构设计,采用翼缘连接耗能板、腹板连接耗能板进行连接,使连接节点具备一定初始刚度的同时拥有一定抗震性能,连接节点具有耗能效果好的特点,并且结构简单、经济性好,工字钢在发生相对位移时可对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挤压耗能,同时可带动翼缘连接耗能板、腹板连接耗能板进行耗能,实现多重耗能效果,采用铅销进行连接的方式使结构耗能效率显著提升,而且铅销便于更换,可根据要求调整阻尼,同时可实现在节点处传递内力,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适当的节点刚度,保证连接足够稳定的同时使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加强,改变了钢结构连接节点材质易变脆、抗震能力不好、耗能能力差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正视示意图。图2为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俯视示意图。图3为工字钢一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工字钢一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工字钢二的正视示意图。图6为工字钢二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工字钢一、工字钢二的横截面示意图。图8为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的正视示意图。图9为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0为翼缘连接耗能板的示意图。图11为腹板连接耗能板的示意图。图中:1为工字钢一;2为工字钢二;3为翼缘连接耗能板;4为内设圆孔;5为耗能肋;6为铅销孔;7为铅销;8为腹板连接耗能板;9为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10为翼缘;11为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如图1~图11所示,本技术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包括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翼缘连接耗能板3、内设圆孔4、耗能肋5、铅销孔6、铅销7、腹板连接耗能板8、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翼缘10和腹板11,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的结构中,采用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夹住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在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的翼缘10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6,在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的腹板11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6;采用翼缘连接耗能板3、铅销7对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的翼缘10进行连接,铅销7穿过翼缘连接耗能板3和翼缘10上的铅销孔6进行设置,采用腹板连接耗能板8、铅销7对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的腹板11进行连接,铅销7穿过腹板连接耗能板8和腹板11上的铅销孔6进行设置;在翼缘连接耗能板3上设置若干列内设圆孔4和铅销孔6,每列内设圆孔4和每列铅销孔6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内设圆孔4之间设置耗能肋5,在腹板连接耗能板8的中部设置一列内设圆孔4,在其两侧分别设置一列铅销孔6,在相邻的内设圆孔4之间设置耗能肋5,在内设圆孔4和相邻的铅销孔6之间设置耗能肋5。所述的铅销7的尺寸依据铅销孔6的尺寸进行设置。所述的翼缘连接耗能板3和腹板连接耗能板8采用低屈服点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的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和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采用相同横截面尺寸进行设置。所述的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采用泡沫铝制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包括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翼缘连接耗能板(3)、内设圆孔(4)、耗能肋(5)、铅销孔(6)、铅销(7)、腹板连接耗能板(8)、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翼缘(10)和腹板(11),其特征在于:/n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的结构中,采用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夹住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在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的翼缘(10)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6),在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的腹板(11)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6);采用翼缘连接耗能板(3)、铅销(7)对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的翼缘(10)进行连接,铅销(7)穿过翼缘连接耗能板(3)和翼缘(10)上的铅销孔(6)进行设置,采用腹板连接耗能板(8)、铅销(7)对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的腹板(11)进行连接,铅销(7)穿过腹板连接耗能板(8)和腹板(11)上的铅销孔(6)进行设置;在翼缘连接耗能板(3)上设置若干列内设圆孔(4)和铅销孔(6),每列内设圆孔(4)和每列铅销孔(6)间隔设置,在相邻的内设圆孔(4)之间设置耗能肋(5),在腹板连接耗能板(8)的中部设置一列内设圆孔(4),在其两侧分别设置一列铅销孔(6),在相邻的内设圆孔(4)之间设置耗能肋(5),在内设圆孔(4)和相邻的铅销孔(6)之间设置耗能肋(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包括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翼缘连接耗能板(3)、内设圆孔(4)、耗能肋(5)、铅销孔(6)、铅销(7)、腹板连接耗能板(8)、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翼缘(10)和腹板(11),其特征在于:
一字型工字钢抗震连接节点的结构中,采用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夹住工字型缓冲耗能嵌入体(9),在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的翼缘(10)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6),在工字钢一(1)、工字钢二(2)的腹板(11)的连接端设置若干铅销孔(6);采用翼缘连接耗能板(3)、铅销(7)对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的翼缘(10)进行连接,铅销(7)穿过翼缘连接耗能板(3)和翼缘(10)上的铅销孔(6)进行设置,采用腹板连接耗能板(8)、铅销(7)对工字钢一(1)和工字钢二(2)的腹板(11)进行连接,铅销(7)穿过腹板连接耗能板(8)和腹板(11)上的铅销孔(6)进行设置;在翼缘连接耗能板(3)上设置若干列内设圆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