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3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支撑架和支撑座,所述冷却装置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冷却装置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冷却装置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凹槽内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座上设有十八个激光传感器,能够有效的对九个传送滚筒上的钢带在传输时进行位置检测,并从宽度400‑900mm分别安装激光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信号传送至后台控制中心上,能准确有效的观察钢带的位置,保证钢带位置得以有效的确定,同时通过设有的电动伸缩杆带动定位杆在传送滚筒两侧上下移动限定钢带的位置,从而达到有效的自动对中效果。

An automatic correc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graphite roller of horizontal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
,具体为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钢带是指以碳钢制成的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和运载构件,也可用于捆扎货物;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钢带在通过卧式炉试运行生产过程中,钢带在炉内出现偏带严重从而极大的影响钢带的加工效果,因此需要借助定位装置进行定位,而现有技术中针对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需要人工上二楼平台手动调整,钢带的位置需猜测,产线速度大于30米每分时,无法使得钢带在中位上,使得钢带容易刮边,影响产品质量,造成长时间停机状态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包括冷却装置、支撑架和支撑座,所述冷却装置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冷却装置一侧中部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冷却装置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冷却装置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凹槽内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共设有九个,九个所述支撑架均呈U型,九个所述支撑架外围中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滚筒,所述传送滚筒用于输送钢带,所述支撑架两侧的所述冷却装置内壁下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镶嵌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冷却装置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中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共设有十八个,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氮气冷却器,所述氮气冷却器两侧的所述顶座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和单片机,所述氮气冷却器输出端通过螺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一端贯穿所述顶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罩,所述限位罩共设有十八个,所述限位罩与所述激光传感器套接,所述电源接口输出端分别与备用电源和所述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备用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输入端与所述激光传感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和所述氮气冷却器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下方的所述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支板,所述出料口下方的所述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出料支板,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进料支板与所述出料支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冷却装置呈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外围的所述冷却装置内壁下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保护电动伸缩杆,所述定位杆外围与所述防护罩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备用电源外围的所述顶座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单片机外围的所述顶座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优选的,所述激光传感器与所述传送滚筒处于同一平面上,九个所述传送滚筒长度尺寸限定在四百到九百毫米之间,且所述传送滚筒呈阶梯型分布,十八个所述激光传感器位于九个所述传送滚筒两端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支撑座上设有十八个激光传感器,能够有效的对九个传送滚筒上的钢带在传输时进行位置检测,并从宽度400-900mm分别安装激光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信号传送至后台控制中心上,能准确有效的观察钢带的位置,保证钢带位置得以有效的确定,同时通过将每个传感器用氮气冷却器进行冷却保护增加其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电动伸缩杆带动定位杆在传送滚筒两侧上下移动限定钢带的位置,从而达到有效的自动对中效果进而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图1中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元器件连接图。图中:1、冷却装置;11、电源接口;12、凹槽;13、进料口;14、进料支板;15、出料口;16、出料支板;2、支撑架;21、传送滚筒;3、电动伸缩杆;31、定位杆;32、防护罩;4、支撑座;41、激光传感器;42、顶座;5、氮气冷却器;51、传输管;52、限位罩;53、备用电源;54、保护壳;55、单片机;56、防护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包括冷却装置1、支撑架2和支撑座4,所述冷却装置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冷却装置1一侧中部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11方便提高电能,所述冷却装置1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冷却装置1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出料口15,通过设有的进料口13与出料口15方便钢带进行输送,所述凹槽12内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共设有九个,九个所述支撑架2均呈U型,九个所述支撑架2外围中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滚筒21,所述传送滚筒21用于输送钢带,使得钢带得以有效的传输,所述支撑架2两侧的所述冷却装置1内壁下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镶嵌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型号为TJC-C1-S-P-P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3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1,通过电动伸缩杆3驱动定位杆31在传送滚筒21两侧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在传送滚筒21上移动的钢带获取纠偏从而使得钢带得以定位,所述冷却装置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上表面中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41,所述激光传感器41共设有十八个,所述激光传感器41型号为HG-C1200激光传感器,十八个所述激光传感器41分布在九个所述传送滚筒21两端,且所述传送滚筒21两端的两个激光传感器41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650mm、700mm、750mm和900mm,所述支撑座4上表面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座42,所述顶座42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氮气冷却器5,所述氮气冷却器5型号为CBE-AF氮气冷却器,所述氮气冷却器5两侧的所述顶座42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53和单片机55,所述备用电源53型号为6-QW-70-L蓄电池,所述单片机55型号为STC89LE52单片机,方便对信号进行传输使得后台的工作人员方便控制,所述氮气冷却器5输出端通过螺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传输管51,所述传输管51一端贯穿所述顶座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罩52,通过氮气冷却器5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包括冷却装置(1)、支撑架(2)和支撑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冷却装置(1)一侧中部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11),所述冷却装置(1)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冷却装置(1)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出料口(15),所述凹槽(12)内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共设有九个,九个所述支撑架(2)均呈U型,九个所述支撑架(2)外围中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滚筒(21),所述传送滚筒(21)用于输送钢带,所述支撑架(2)两侧的所述冷却装置(1)内壁下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镶嵌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1),所述冷却装置(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上表面中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41),所述激光传感器(41)共设有十八个,所述支撑座(4)上表面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座(42),所述顶座(42)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氮气冷却器(5),所述氮气冷却器(5)两侧的所述顶座(42)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53)和单片机(55),所述氮气冷却器(5)输出端通过螺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传输管(51),所述传输管(51)一端贯穿所述顶座(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罩(52),所述限位罩(52)共设有十八个,所述限位罩(52)与所述激光传感器(41)套接,所述电源接口(11)输出端分别与备用电源(53)和所述单片机(55)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备用电源(53)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55)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5)输入端与所述激光传感器(41)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55)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动伸缩杆(3)和所述氮气冷却器(5)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炉石墨辊用自动纠偏定位装置,包括冷却装置(1)、支撑架(2)和支撑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12),所述冷却装置(1)一侧中部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11),所述冷却装置(1)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冷却装置(1)另一侧中部靠近顶端处开设有出料口(15),所述凹槽(12)内壁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共设有九个,九个所述支撑架(2)均呈U型,九个所述支撑架(2)外围中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送滚筒(21),所述传送滚筒(21)用于输送钢带,所述支撑架(2)两侧的所述冷却装置(1)内壁下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镶嵌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1),所述冷却装置(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上表面中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激光传感器(41),所述激光传感器(41)共设有十八个,所述支撑座(4)上表面边缘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座(42),所述顶座(42)上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氮气冷却器(5),所述氮气冷却器(5)两侧的所述顶座(42)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53)和单片机(55),所述氮气冷却器(5)输出端通过螺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传输管(51),所述传输管(51)一端贯穿所述顶座(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罩(52),所述限位罩(52)共设有十八个,所述限位罩(52)与所述激光传感器(41)套接,所述电源接口(11)输出端分别与备用电源(53)和所述单片机(55)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备用电源(53)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奇亿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