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32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包括安装架、下料仓、预装导料装置、称重装置、气动夹持机构、缝包装置和传送装置,下料仓的下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出料管,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气动阀门;下料仓底部为下料口;预装导料装置的顶部连接下料口,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气动阀门;称重装置固接于安装架的上部;预装导料装置设于称重装置的上方,且两者通过管道连通;称重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筒,出料筒内设有控料阀;气动夹持机构安装于出料筒的外壁上;缝包装置通过立柱安装于安装架的侧旁;传送装置位于出料筒和缝包装置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塑料粒子打包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提高了塑料粒子的打包效率。

Automatic weighing and packing device for plastic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粒子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塑料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其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其可以自由改变形体样式。塑料粒子作为塑料的形体之一,其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挤出、冷却、切粒成型等步骤,最终包装储藏。现有塑料粒子称重打包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包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塑料粒子称重打包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包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包括:安装架、下料仓、预装导料装置、称重装置、气动夹持机构、缝包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下料仓的下部侧壁上斜向下连接有第一出料管,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气动阀门;所述下料仓底部为下料口;所述预装导料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料口,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气动阀门;所述称重装置固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上部;所述预装导料装置设于所述称重装置的上方,且两者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称重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内设有控料阀;所述气动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出料筒的外壁上;所述缝包装置通过立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侧旁;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出料筒和缝包装置的正下方。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时,在控制板的配合下,打开第二气动阀门,下料仓内的塑料粒子通过第二气动阀门进入预装导料装置,接着进入称重装置进行称重,当称重装置的称量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板将关闭第二气动阀门;接着工作人员需把包装袋的袋口套在出料筒的出料口处,接着通过控制板控制气动夹持机构把包装袋袋口夹在出料筒的外壁上,接着控制板将打开控料阀,在称重装置内已完成称重的塑料粒子将落入包装袋内;接着通过控制板打开气动夹持机构,并且控制传送装置把装有塑料粒子的包装袋传送至缝包装置下自动完成包装袋袋口的缝合工作。优选的,所述气动夹持机构有两组,每组气动夹持机构包括气缸、夹持臂和夹持板,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筒的外壁上,其输出端与夹持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筒的外壁上,其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夹持板,且所述夹持板设置在所述夹持臂朝向所述出料筒底端的一侧。优选的,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黏贴于所述夹持板的表层;所述防滑垫由软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的内侧还设有护栏。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四角底部还设有螺柱升降调节机构。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板,所述第一气动阀门、第二气动阀门、称重装置、控料阀、气动夹持装置、缝包装置和传送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称重装置自动称得装入预装导料装置内的塑料粒子的质量,并且把称量值反馈至控制板。2.通过气动夹持机构实现自动夹持包装袋袋口,避免塑料粒子装袋时出现漏料的问题。3.通过传送装置把装有定量的塑料粒子的包装袋传送至缝包装置处,并且通过缝包装置把包装袋袋口缝合起来。4.通过在下料仓的下部侧壁上斜向下连接有第一出料管,可以通过第一出料管直接通向外接的容器,这种出料方式适合打包不需要称量的塑料粒子产品时使用,加强塑料粒子打包的灵活性。5.最终全面改善了塑料粒子打包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和适用性,提高了塑料粒子的打包效率。附图说明图1-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示意图图2-气动夹持机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2-下料仓,3-第一出料管,4-第一气动阀门,5-下料口,6-预装导料装置,7-第二气动阀门,8-称重装置,9-出料筒,10-气动夹持机构,11-气缸,12-夹持臂,13-夹持板,14-缝包装置,15-立柱,16-传送装置,17-防滑垫,18-护栏,19-螺柱升降调节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包括:安装架1、下料仓2、预装导料装置6、称重装置8、气动夹持机构10、缝包装置14、传送装置16和控制板,下料仓2的下部侧壁上斜向下连接有第一出料管3,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气动阀门4;下料仓2底部为下料口5;预装导料装置6的顶部连接下料口5,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气动阀门7;称重装置8固接于安装架1的上部;预装导料装置6设于称重装置8的上方,且两者通过管道连通;称重装置8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筒9,出料筒9内设有控料阀;气动夹持机构10安装于出料筒9的外壁上;缝包装置14通过立柱15安装于安装架1的侧旁;传送装置16位于出料筒9和缝包装置14的正下方;传送装置16的内侧还设有护栏18;传送装置16四角底部还设有螺柱升降调节机构19;第一气动阀门4、第二气动阀门7、称重装置8、控料阀、气动夹持装置、缝包装置14和传送装置16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实施例运用时,在控制板的配合下,打开第二气动阀门7,下料仓2内的塑料粒子通过第二气动阀门7进入预装导料装置6,接着进入称重装置8内进行称重,当称重装置8的称量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板将关闭第二气动阀门7;接着工作人员需把包装袋的袋口套在出料筒9的出料口处,接着通过控制板控制气动夹持机构10把包装袋袋口夹在出料筒9的外壁上,接着控制板将打开控料阀,在称重装置8内已完成称重的定量的塑料粒子将落入包装袋内;接着通过控制板打开气动夹持机构10,并且控制传送装置16把装好塑料粒子的包装袋传送至缝包装置14下自动完成包装袋袋口的缝合工作,其中通过护栏18可以避免包装袋往后倒;通过螺柱升降调节机构19可以实现传送装置16传送平台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对应匹配不同容积的包装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参照图2,气动夹持机构10有两组,每组气动夹持机构10包括气缸11、夹持臂12和夹持板13,气缸1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出料筒9的外壁上,其输出端与夹持臂12的中部转动连接,夹持臂1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出料筒9的外壁上,其另一端安装有夹持板13,且夹持板13设置在夹持臂12朝向出料筒9底端的一侧;夹持板13的表层黏贴有防滑垫17;防滑垫17由软胶材料制成。...

【技术保护点】
1.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架;/n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下部侧壁上斜向下连接有第一出料管,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气动阀门;所述下料仓底部为下料口;/n预装导料装置,所述预装导料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料口,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气动阀门;/n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固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上部;所述预装导料装置设于所述称重装置的上方,且两者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称重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内设有控料阀;/n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气动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出料筒的外壁上;/n缝包装置,所述缝包装置通过立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侧旁;/n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出料筒和缝包装置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
下料仓,所述下料仓的下部侧壁上斜向下连接有第一出料管,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气动阀门;所述下料仓底部为下料口;
预装导料装置,所述预装导料装置的顶部连接所述下料口,且两者的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气动阀门;
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固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上部;所述预装导料装置设于所述称重装置的上方,且两者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称重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内设有控料阀;
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气动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出料筒的外壁上;
缝包装置,所述缝包装置通过立柱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侧旁;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出料筒和缝包装置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粒子自动称重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夹持机构有两组,每组气动夹持机构包括气缸、夹持臂和夹持板,所述气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倪世茂黄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