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97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其结构包括下模座、固定板、橡皮、卸料版、落料凹模、冲孔凸模、垫板、上模座、模柄、打料杆、导套、导柱、落料孔、收集装置和搬运固定装置,通过下模座内设置收集装置,解决了模具上冲孔落下的废料随意散落,造成收集不便原料浪费的问题,废料从落料孔中掉落到放置腔内的收集盒中,抓住抽拉把柄,将收集盒抽出,同时滚珠在滚珠孔内滚动,磁铁和铁片分离,且将收集盒完全抽出后,将废料取出,进行回收利用,达到便于收集下落的废料,避免原料浪费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pound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复合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
技术介绍
复合模具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下,可以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裁模,生产批量复合模可以成倍地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批量越大,提高生产效率就越显得重要且复合工序的数量一般复合模的复合工序数量在四工序以下,更多的工序将导致模具结构过于复杂,同时模具的强度、刚度、可靠性也将随之下降,制造和维修更加困难,随着模具技术的飞速发展,环保型复合模具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模具上冲孔落下的废料随意散落,造成收集不便原料浪费,且模具无抓取的地方,不便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解决了模具上冲孔落下的废料随意散落,造成收集不便原料浪费的问题,且模具无抓取的地方,不便进行搬运的问题,达到了便于收集下落的废料,避免原料浪费,且便于搬运模具,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模具散落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固定板、橡皮、卸料版、落料凹模、冲孔凸模、垫板、上模座、模柄、打料杆、导套、导柱、落料孔、收集装置和搬运固定装置,所述固定板底端四角通过螺钉与下模座顶端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橡皮底端中部与固定板顶端左右两侧螺栓连接,所述卸料版底端与橡皮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落料凹模底端通过螺钉与卸料版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孔凸模设置在落料凹模上端,所述冲孔凸模顶端与垫板底端螺栓连接,所述垫板顶端与上模座底端螺栓连接,所述模柄底端与上模座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打料杆下端与模柄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所述导套设置在上模座底端左右两侧,所述导套顶端与上模座底端垂直焊接,所述导柱底端与下模座顶端垂直焊接,所述导柱上端与导套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落料孔依次贯穿下模座中端、固定板中端、卸料版中端和落料凹模中端,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下模座左右两端设置有搬运固定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由放置腔、收集盒、抽拉把柄、铁片、磁铁、滚珠孔和滚珠组成,所述放置腔设置在下模座内部中侧前端,所述收集盒左右两端与放置腔内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所述抽拉把柄后端与收集盒前端中部垂直焊接,所述铁片后端与放置腔内侧后端水平粘接,所述磁铁前端与收集盒后端中部水平粘接,所述磁铁后端与铁片前端磁性粘接,所述滚珠孔设置在收集盒底端,所述滚珠上端与滚珠孔内侧滚动连接,所述滚珠底端与放置腔内侧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搬运固定装置由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弹力绳、第二弹力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组成,所述第一把手右端与下模座左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左端与下模座右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左端与第一把手前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右端绕过下模座顶端前侧,并且第一弹力绳右端与第二把手前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绳转动与第一把手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绳右端绕过下模座顶端后侧,并且第二弹力绳右端与第二把手后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拉绳下端与第一弹力绳顶端中部相互缝合,所述第二拉绳下端与第二弹力绳顶端中部相互缝合。进一步的,所述导柱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下模座顶端四角。进一步的,所述橡皮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固定板和卸料版之间四角。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腔位于落料孔下端,且放置腔顶端与落料孔下端相互贯通。进一步的,所述滚珠设置有两个以上,呈两列设置在收集盒底部的滚珠孔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外侧包裹这一层橡胶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绳长度与下模座长度相等,且拉伸长度为整体长的三倍。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盒材质为锰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绳材质为天然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模具上冲孔落下的废料随意散落,造成收集不便原料浪费的问题,通过下模座内设置收集装置,解决了模具上冲孔落下的废料随意散落,造成收集不便原料浪费的问题,废料从落料孔中掉落到放置腔内的收集盒中,抓住抽拉把柄,将收集盒抽出,同时滚珠在滚珠孔内滚动,磁铁和铁片分离,且将收集盒完全抽出后,将废料取出,进行回收利用,达到便于收集下落的废料,避免原料浪费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模具无抓取的地方,不便进行搬运的问题,通过下模座外设置搬运固定装置,解决了模具无抓取的地方,不便进行搬运的问题,抓住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将第一弹力绳和第二弹力绳从下模座前后两端向上拉,将第二拉绳和第一弹力绳拉到上模座顶部,将上模座束缚住,然后分别抓住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将模具抬起进行搬运,达到便于搬运模具,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模具散落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搬运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模座-1、固定板-2、橡皮-3、卸料版-4、落料凹模-5、冲孔凸模-6、垫板-7、上模座-8、模柄-9、打料杆-10、导套-11、导柱-12、落料孔-13、收集装置-14、搬运固定装置-15、放置腔-141、收集盒-142、抽拉把柄-143、铁片-144、磁铁-145、滚珠孔-146、滚珠-147、第一把手-151、第二把手-152、第一弹力绳-153、第二弹力绳-154、第一拉绳-155、第二拉绳-15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1、固定板2、橡皮3、卸料版4、落料凹模5、冲孔凸模6、垫板7、上模座8、模柄9、打料杆10、导套11、导柱12、落料孔13、收集装置14和搬运固定装置15,固定板2底端四角通过螺钉与下模座1顶端四角固定连接,橡皮3底端中部与固定板2顶端左右两侧螺栓连接,卸料版4底端与橡皮3顶端中部螺栓连接,落料凹模5底端通过螺钉与卸料版4顶端固定连接,冲孔凸模6设置在落料凹模5上端,冲孔凸模6顶端与垫板7底端螺栓连接,垫板7顶端与上模座8底端螺栓连接,模柄9底端与上模座8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打料杆10下端与模柄9内部中端滑动连接,导套11设置在上模座8底端左右两侧,导套11顶端与上模座8底端垂直焊接,导柱12底端与下模座1顶端垂直焊接,导柱12上端与导套11内侧滑动连接,落料孔13依次贯穿下模座1中端、固定板2中端、卸料版4中端和落料凹模5中端,下模座1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14,下模座1左右两端设置有搬运固定装置15,收集装置14由放置腔141、收集盒142、抽拉把柄143、铁片144、磁铁145、滚珠孔146和滚珠147组成,放置腔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1)、固定板(2)、橡皮(3)、卸料版(4)、落料凹模(5)、冲孔凸模(6)、垫板(7)、上模座(8)、模柄(9)、打料杆(10)、导套(11)、导柱(12)和落料孔(13),所述固定板(2)底端四角通过螺钉与下模座(1)顶端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橡皮(3)底端中部与固定板(2)顶端左右两侧螺栓连接,所述卸料版(4)底端与橡皮(3)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落料凹模(5)底端通过螺钉与卸料版(4)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孔凸模(6)设置在落料凹模(5)上端,所述冲孔凸模(6)顶端与垫板(7)底端螺栓连接,所述垫板(7)顶端与上模座(8)底端螺栓连接,所述模柄(9)底端与上模座(8)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打料杆(10)下端与模柄(9)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所述导套(11)设置在上模座(8)底端左右两侧,所述导套(11)顶端与上模座(8)底端垂直焊接,所述导柱(12)底端与下模座(1)顶端垂直焊接,所述导柱(12)上端与导套(11)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落料孔(13)依次贯穿下模座(1)中端、固定板(2)中端、卸料版(4)中端和落料凹模(5)中端,所述下模座(1)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14),所述下模座(1)左右两端设置有搬运固定装置(15);/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14)和搬运固定装置(15),所述收集装置(14)由放置腔(141)、收集盒(142)、抽拉把柄(143)、铁片(144)、磁铁(145)、滚珠孔(146)和滚珠(147)组成,所述放置腔(141)设置在下模座(1)内部中侧前端,所述收集盒(142)左右两端与放置腔(141)内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所述抽拉把柄(143)后端与收集盒(142)前端中部垂直焊接,所述铁片(144)后端与放置腔(141)内侧后端水平粘接,所述磁铁(145)前端与收集盒(142)后端中部水平粘接,所述磁铁(145)后端与铁片(144)前端磁性粘接,所述滚珠孔(146)设置在收集盒(142)底端,所述滚珠(147)上端与滚珠孔(146)内侧滚动连接,所述滚珠(147)底端与放置腔(141)内侧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搬运固定装置(15)由第一把手(151)、第二把手(152)、第一弹力绳(153)、第二弹力绳(154)、第一拉绳(155)和第二拉绳(156)组成,所述第一把手(151)右端与下模座(1)左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152)左端与下模座(1)右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153)左端与第一把手(151)前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绳(153)右端绕过下模座(1)顶端前侧,并且第一弹力绳(153)右端与第二把手(152)前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绳(154)转动与第一把手(151)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绳(154)右端绕过下模座(1)顶端后侧,并且第二弹力绳(154)右端与第二把手(152)后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拉绳(155)下端与第一弹力绳(153)顶端中部相互缝合,所述第二拉绳(156)下端与第二弹力绳(154)顶端中部相互缝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1)、固定板(2)、橡皮(3)、卸料版(4)、落料凹模(5)、冲孔凸模(6)、垫板(7)、上模座(8)、模柄(9)、打料杆(10)、导套(11)、导柱(12)和落料孔(13),所述固定板(2)底端四角通过螺钉与下模座(1)顶端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橡皮(3)底端中部与固定板(2)顶端左右两侧螺栓连接,所述卸料版(4)底端与橡皮(3)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落料凹模(5)底端通过螺钉与卸料版(4)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孔凸模(6)设置在落料凹模(5)上端,所述冲孔凸模(6)顶端与垫板(7)底端螺栓连接,所述垫板(7)顶端与上模座(8)底端螺栓连接,所述模柄(9)底端与上模座(8)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打料杆(10)下端与模柄(9)内部中端滑动连接,所述导套(11)设置在上模座(8)底端左右两侧,所述导套(11)顶端与上模座(8)底端垂直焊接,所述导柱(12)底端与下模座(1)顶端垂直焊接,所述导柱(12)上端与导套(11)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落料孔(13)依次贯穿下模座(1)中端、固定板(2)中端、卸料版(4)中端和落料凹模(5)中端,所述下模座(1)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14),所述下模座(1)左右两端设置有搬运固定装置(1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14)和搬运固定装置(15),所述收集装置(14)由放置腔(141)、收集盒(142)、抽拉把柄(143)、铁片(144)、磁铁(145)、滚珠孔(146)和滚珠(147)组成,所述放置腔(141)设置在下模座(1)内部中侧前端,所述收集盒(142)左右两端与放置腔(141)内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所述抽拉把柄(143)后端与收集盒(142)前端中部垂直焊接,所述铁片(144)后端与放置腔(141)内侧后端水平粘接,所述磁铁(145)前端与收集盒(142)后端中部水平粘接,所述磁铁(145)后端与铁片(144)前端磁性粘接,所述滚珠孔(146)设置在收集盒(142)底端,所述滚珠(147)上端与滚珠孔(146)内侧滚动连接,所述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弘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