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90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阳极筒、阴极针和设置在阳极筒一侧的阴极针固定架,所述阳极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阴极针一端固定连接阴极针固定架,阴极针固定设置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所述阴极针固定架为四个顶角设置成弧形角结构的矩形状外框架,所述弧形角结构分别设有固定耳,所述阴极针固定架通过固定耳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的结构简单实用,不但提高了蜂巢电场结构增强了除油烟效果,也使得蜂巢电场结构更加便于搬运、放置,其安全性和美观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固定耳的设置能将烟气导向绝缘子外侧,固定耳避免油烟在绝缘子上积聚,从而保护绝缘子。

A new honeycomb electric field fram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静电除油烟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后排放,以达到绿色环保的标准。静电除油烟装置利用电场作用可以有效的除去废气中的油烟,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传统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内置有蜂巢电场结构,该蜂巢电场结构由多个阳极筒排列组成,每一个阳极筒内安装一根阴极针。传统的这种蜂巢电场框架结构的阴极针固定架一般是由多根金属条焊接形成,耗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阴极针固定架很大,增加了蜂巢电场结构的重量,不容易搬运和放置,也不美观。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传统的蜂巢电场结构除油烟效果较差及蜂巢电场结构的重量大,不容易搬运和放置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阳极筒、阴极针和设置在阳极筒一侧的阴极针固定架,所述阴极针一端固定连接阴极针固定架,阴极针固定设置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所述阳极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搬运凹槽,形成提手结构;所述阴极针固定架为四个顶角设置成弧形角结构的矩形状外框架,所述弧形角结构分别设有固定耳,所述阴极针固定架通过固定耳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阴极针为星形针。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阴极针的横截面为四角星形。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阴极针包括金属杆和若干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沿金属杆的轴线方向焊接在金属杆上。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阴极针沿轴线方向皆排布有2-6个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长度小于金属杆的长度。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绝缘子的最大直径小于阳极筒的直径。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固定板在与绝缘子连接处设有凹腔,并且绝缘子的一端固定在该凹腔上。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所述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搬运凹槽,形成提手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所述新型蜂巢电场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生产,不但提高了蜂巢电场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除油烟效果,同时,减少阴极针固定架的体积,并采用搬运凹槽的设计,减轻蜂巢电场的重量,使得蜂巢电场结构更加便于搬运、放置,其安全性和美观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阴极针的侧视图。图3为图2所述阴极针的A-A’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阴极针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述阴极针的B-B’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阳极筒01、阴极针02和设置在阳极筒01一侧的阴极针固定架03,所述阴极针02一端固定连接阴极针固定架03,阴极针02固定设置在阳极筒01的中轴线上,所述阳极筒0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04,两个固定板04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042,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搬运凹槽043,形成提手结构;所述阴极针固定架03为四个顶角设置成弧形角结构的矩形状外框架,所述弧形角结构分别设有固定耳031,所述阴极针固定架03通过固定耳031与绝缘子05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04。所述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中设置搬运凹槽043,使连接板形成提手结构,便于对蜂巢电场结构进行搬运;阴极针固定架03采用四个顶角设置成弧形角结构的矩形状外框架,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了蜂巢电场框架结构的美观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阴极针固定架03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直角结构,弧形角结构在碰撞时不容易变形,同时碰撞双方造成的伤害较低;而弧形角结构分别连接固定耳031的结构,所述固定耳031通过焊接、螺丝固定等连接方式连接在阴极针固定架03的四个顶角上,固定耳031的边缘向绝缘子05一侧倾斜。通过固定耳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能够保证阴极针固定架的稳定的同时,将烟气导向机器外侧,避免油烟在绝缘子05上积聚,从而保护绝缘子05;固定耳031还减少阴极针固定架的体积,具有减少材料的消耗,减轻蜂巢电场的重量的优点。请参照图2及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针02为星形针。所述星形针一体成型,可增大了阴极针02的表面积,使在阴极针02的放电范围更大,使用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油渍、污物,清洗时更加简单方便。优选地,所述阴极针02的横截面为四角星形。所述阴极针02的横截面为多角星形,可增大了阴极针02的表面积,使其除油烟效果更好。阴极针02的横截面除了为四角星形外,还可以为三角星形、五角星形和六角星形等,但横截面为四角星形时,油烟效果更好,也避免了阴极针藏匿油渍、污物的问题。请参照图4及图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阴极针02包括金属杆021和若干的金属片022,所述金属片022沿金属杆021的轴线方向焊接在金属杆021上。金属片022增大了阴极针02的表面积,使在阴极针02的放电范围更大,使用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油渍、污物。进一步地,所述阴极针02沿轴线方向皆排布有2-6个金属片022,所述金属片022的长度小于金属杆021的长度。金属片022沿轴线方向皆排布在阴极针02上,当阴极02上焊接2-6个金属片时,放电范围较大,除油烟效果好,同时,阴极针03上积累的油渍、污物容易清理,避免金属片022的数量过多而产生油渍、污物残留在阴极针02上的问题;所述阴极针02中焊接有金属片022部分为放电端21,用于将空气或油烟电离;剩下的部分为连接端22,用于固定连接阴极针固定架03。具体地,所述绝缘子05的最大直径小于阳极筒01的直径。绝缘子05的最大直径小于阳极筒01的开口,可尽量节约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的空间,设置更多的阳极筒01,增强除油烟的效果。具体地,所述固定板04在与绝缘子05连接处设有凹腔041,并且绝缘子05的一端固定在该凹腔041上。凹腔041的设置可避免了通入阳极筒01中的油烟污迹粘附在绝缘子05上,造成蜂巢电场不美观和难以清洗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生产,设计人性化,不但提高了蜂巢电场结构增强了空气净化效果,同时,使得蜂巢电场结构更加便于搬运、放置,其安全性和美观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工作时,阳极筒01接地,阴极针02外接负高压,阳极筒01内部形成强电场,废气通过阳极筒01会被附带上电荷,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废气中的油烟分子被吸附在阳极筒01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阳极筒、阴极针和设置在阳极筒一侧的阴极针固定架,所述阴极针一端固定连接阴极针固定架,阴极针固定设置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搬运凹槽,形成提手结构;所述阴极针固定架为四个顶角设置成弧形角结构的矩形状外框架,所述弧形角结构分别设有固定耳,所述阴极针固定架通过固定耳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阳极筒、阴极针和设置在阳极筒一侧的阴极针固定架,所述阴极针一端固定连接阴极针固定架,阴极针固定设置在阳极筒的中轴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搬运凹槽,形成提手结构;所述阴极针固定架为四个顶角设置成弧形角结构的矩形状外框架,所述弧形角结构分别设有固定耳,所述阴极针固定架通过固定耳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针为星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蜂巢电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今尤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