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45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33
在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中具有:脚手架体,其具有脚手架面;以及轿厢门梁部,其支承脚手架体,脚手架体在非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不从轿厢门梁部向井道的内侧突出的第1姿势,收纳于轿厢门梁部,脚手架体在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从轿厢门梁部向井道的内侧突出的第2姿势,支承于轿厢门梁部,在脚手架体以第2姿势支承于轿厢门梁部的情况下,脚手架面与轿厢门梁部的上表面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梯的维护检查时成为维护作业人员的脚手架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
技术介绍
配置在电梯的层站门装置的门套侧的各设备一般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通常,该设备的维护检查作业在维护作业人员载置于轿厢室的上部的状态下进行。然而,在货物用电梯等大容量的电梯中,由于从轿厢室至层站门装置的门套侧的距离长,被迫采用不自然的姿势,作业效率差。以往,作为电梯的维护用脚手架,公知以下这样的脚手架:由基体和踏板构成脚手架,并临时设置于轿厢室的壁面,所述基体的横截面形成为跨越板体彼此的接头的槽形,且所述基体在上端部一侧具有勾挂接头彼此的紧固件的突出部的钩部,所述踏板设置在基体的钩部相反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938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该电梯的维护用脚手架是在轿厢室的壁与井道的壁面之间狭窄从而梯子进不去的情况下,被安装于轿厢室的壁面,来进行轿厢室的附近的维护检查。因此,在从轿厢室至井道的壁面的距离长的电梯装置中,进行设置于井道的壁面的设备的维护检查的情况下是不适合的。本专利技术以解决该问题为课题,得到一种电梯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其在井道的各层部分中进行配置在层站门的门套侧的设备的维护检查作业的情况下,不被迫采用不合理的姿势就能够进行作业,能够使作业性提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维护用脚手架具有:脚手架体,其具有脚手架面;以及轿厢门梁部,其支承脚手架体,脚手架体在非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不从轿厢门梁部向井道的中央侧突出的第1姿势,收纳于轿厢门梁部,并且在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从轿厢门梁部向井道的中央侧突出的第2姿势,支承于轿厢门梁部,在脚手架体以第2姿势支承于轿厢门梁部的情况下,脚手架面与轿厢门梁部的上表面平行。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维护用脚手架,其中在轿厢门装置具备以下的脚手架体:该脚手架体在非使用时收纳在不与周围设备干涉的位置,在使用时,仅通过变更姿势就能够成为可作为脚手架使用的状态,由此,在电梯的通常运转时,能够进行收纳而不妨碍轿厢的升降移动,在维护作业时,仅通过变更姿势就能够形成脚手架。由此,在维护作业时,不将梯子等脚手架带入井道内,维护作业人员就能够容易地接近位于轿厢侧面或轿厢侧面前方的井道内的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电梯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轿厢门梁部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第1变形例的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第2变形例的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第3变形例的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轿厢门梁部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60的电梯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的轿厢门梁部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在井道20内,在未图示的主绳索的一端部安装有轿厢室10,在另一端部安装有对重40。在轿厢室10的出入口侧的上部安装有使轿厢室10的门开闭的轿厢门装置60。轿厢室10被导轨30沿着上下方向引导,该导轨30沿着井道20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对重40被对重用导轨31在上下方向上引导,该对重用导轨31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于对重用支架50,该对重用支架50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在井道20的壁面20a安装有多个。轿厢室10及对重40通过被主绳索卷挂的未图示的驱动绳轮的旋转而在井道20内升降。在轿厢门装置60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轿厢门梁部70中的门套侧的部位A,具备维护用的脚手架体80和用于支承脚手架体80的支承单元。维护作业人员以脚手架体80作为脚手架,进行图1所示的部位P的维护检查。如图2的(a)~(d)所示,脚手架体80形成为包括:第1板80A,其具有脚手架面S;以及第2板80B,其在第1板80A的一端侧,在脚手架面S的背面侧相对于第1板80A垂直地伸出。轿厢门梁部70由截面为L字型的钢材形成,形成有贯通轿厢门梁部70的缝隙70A。此外,在轿厢门梁部70的与轿厢室10相反的一侧的面配置有支承部件90,支承部件90与脚手架体80卡合而支承脚手架体80。支承部件90是长边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帽状的铁制部件,通过焊接等手段固定安装于轿厢门梁部70。在电梯装置100的通常运转时,如图2的(a)所示,脚手架体80以不从轿厢门梁部70向井道20的内侧突出的第1姿势,收纳于轿厢门梁部70。另一方面,当对电梯进行维护检查时,如图2的(d)所示,脚手架体80以当从上方观察井道20时从轿厢门梁部70向井道20的内侧突出的第2姿势,支承于轿厢门梁部70。此处,使用图2的(a)~(d),对将脚手架体80从第1姿势向第2姿势变更的步骤进行说明。图2的(a)示出脚手架体80的第1姿势。在第1姿势中,脚手架体80的第1板80A被插入到轿厢门梁部70的缝隙70A,并与支承部件90卡合。首先,从该状态,将脚手架体80向上方拉出。接下来,如图2的(b)中箭头所示,将脚手架体80的姿势变更90°,如图2的(c)所示,使得脚手架面S与轿厢门梁部70的上表面平行。接下来,将脚手架体80的第2板80B插入缝隙70A。然后,如图2的(d)所示,使脚手架体80的第2板80B与支承部件90卡合。如上,脚手架体80从第1姿势被变更为第2姿势。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60,具有脚手架体80,该脚手架体80构成为包括:第1板80A,其具备脚手架面S;和第2板80B,其与第1板80A垂直。此外,轿厢门装置60具有轿厢门梁部70,该轿厢门梁部70具备:缝隙70A,其供脚手架体80的第1板80A或第2板80B插入;以及支承部件90,其与插入的第1板80A或第2板80B卡合。并且,脚手架体80在电梯装置100的通常运转时,成为第1板80A被插入到缝隙70A且第2板80B配置在轿厢门梁部70的上部的第1姿势。并且,在对电梯装置100进行维护检查的情况下,脚手架体80被从轿厢门梁部70拉出,成为第2板80B被插入到缝隙70A且第1板80A从轿厢门梁部70向井道20的内侧突出的第2姿势。由此,根据实施方式1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60,在电梯装置100的通常运转时,将脚手架体80收纳于轿厢门梁部70,因此当轿厢室10在井道20中行驶时,不会发生干涉。此外,在电梯装置100的维护检查时,不把梯子等脚手架带入井道20中,利用收纳于轿厢门梁部70的脚手架体80,就能够在轿厢门梁部70形成脚手架。因而,即使在进行维护检查的部位远离轿厢室10的情况下,维护作业人员也以安装于轿厢门梁部70的脚手架体80作为脚手架,从而不被迫采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其具有:/n脚手架体,其具有脚手架面;以及轿厢门梁部,其支承所述脚手架体,/n所述脚手架体在非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不从所述轿厢门梁部向井道的内侧突出的第1姿势,收纳于所述轿厢门梁部,/n所述脚手架体在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从所述轿厢门梁部向所述井道的内侧突出的第2姿势,支承于所述轿厢门梁部,/n在所述脚手架体以第2姿势支承于所述轿厢门梁部的情况下,所述脚手架面与所述轿厢门梁部的上表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其具有:
脚手架体,其具有脚手架面;以及轿厢门梁部,其支承所述脚手架体,
所述脚手架体在非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不从所述轿厢门梁部向井道的内侧突出的第1姿势,收纳于所述轿厢门梁部,
所述脚手架体在使用时,以在俯视观察时从所述轿厢门梁部向所述井道的内侧突出的第2姿势,支承于所述轿厢门梁部,
在所述脚手架体以第2姿势支承于所述轿厢门梁部的情况下,所述脚手架面与所述轿厢门梁部的上表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其中,
所述脚手架体能够相对于所述轿厢门梁部拆装,
在所述第1姿势与所述第2姿势之间变更姿势的情况下,所述脚手架体被从所述轿厢门梁部拆下,在变更姿势后,所述脚手架体被再次安装于所述轿厢门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门装置的维护用脚手架,其中,
所述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仓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