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33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18
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一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非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二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第一触控结构层与第二触控结构层设置于同一层,但第一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区别于第二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将折叠显示屏分为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弯折区的触控层采用金属网格—钛铝钛合金制作,金属走线保持在像素间,提高了OLED折叠显示屏的弯折性能;其次,在非弯折区的触控层采用ITO走线设计,降低了工艺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OLED folding display scree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柔性显示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包括大尺寸全面屏、可弯折甚至可折叠,固定曲线形状的手机在未来市场会被广泛应用。柔性显示技术可以改变显示器件的形状,增加了显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有望为显示
带来重大变革,然而在实现可弯曲或可折叠特征的柔性面板的同时模组材料必须有所改变,触控系统就是改变较大的一个部分。传统触控由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作为主要导电材料,但是其弯折性差,在动态弯折过程中容易引起断线,影响触控性能,三星的Y-OCTA技术中利用金属网格取代ITO运用在柔性触控显示技术上,解决了触控显示过程中容易断线的问题,但是金属的通光性差,走线必须排布在像素之间的位置,以提高出光效率,但难度相对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现有的OLED折叠显示屏技术中,还存在OLED折叠显示屏的触控结构层采用ITO,但弯折性不够,容易断线;或是采用金属网格取代ITO,虽然可以解决断线的问题,但是工艺制作难度较大,成本也比较高的问题,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涉及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触控结构层采用ITO,但弯折性不够,容易断线;或是采用金属网格取代ITO,虽然可以解决断线的问题,但是工艺制作难度较大,成本也比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的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其中,所述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一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所述非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二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设置于同一层,但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区别于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所述柔性基板设置在整个OLED折叠显示屏的最底层;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背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所述柔性盖板设置在所述偏光片背离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一侧,整个所述OLED折叠显示屏的最顶层。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为弯折区触控结构层,采用金属网格;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为非弯折区触控结构层,采用氧化铟锡。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均具有一定的预设厚度。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预设厚度值均为:50nm。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格采用锯齿状结构。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或是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之间,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或是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与所述偏光片之间均设置有光学透明胶。本申请还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提供一柔性基板;S20,在所述柔性基板一侧沉积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S30,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沉积薄膜封装层;S40,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沉积一层第一无机绝缘层,并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分别沉积第一层金属钛铝钛和第一层氧化铟锡,其中所述第一层氧化铟锡通过通孔与所述第一层金属钛铝钛相通;S50,然后在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背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沉积第二无机绝缘层,并在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上分别沉积第二层金属钛铝钛和第二层氧化铟锡,其中所述第二层氧化铟锡通过通孔与所述第二层金属钛铝钛相通,以形成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S60,在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背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沉积一层钝化层;S70,再在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背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形成偏光片;S80,再在所述偏光片背离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一侧形成柔性盖板。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步骤S40之前,需要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沉积一层第一光学透明胶;在进行上述步骤S60之前,需要在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或是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背离所述偏光片的一侧沉积一层第二光学透明胶。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或是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为氮化硅或是氮氧化硅;所述钝化层为氮化硅、氧化硅或是有机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本申请所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将折叠显示屏分为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区的触控层采用金属网格—钛铝钛合金制作,金属走线保持在像素间,提高了OLED折叠显示屏的弯折性能;2.其次,在所述非弯折区的触控层采用ITO走线设计,大大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第一触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第二触控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折叠显示屏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其中,所述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一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n所述非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二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n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设置于同一层,但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区别于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和非弯折区;其中,所述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一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
所述非弯折区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薄膜封装层、第二触控结构层、偏光片以及柔性盖板;
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设置于同一层,但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区别于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材料和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设置在整个OLED折叠显示屏的最底层;
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背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
所述柔性盖板设置在所述偏光片背离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一侧,整个所述OLED折叠显示屏的最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为弯折区触控结构层,采用金属网格;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为非弯折区触控结构层,采用氧化铟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均具有一定的预设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结构层的预设厚度值均为:5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格采用锯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折叠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