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595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不工作的空转状态;基于吸入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和当发动机处于空转状态时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是否发生小的流量泄漏;以及当测量压力大于预测压力时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leakage of the engine's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8年7月1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所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80381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通过引用将其全文纳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柴油车通常包括排放气体再循环(EGR)装置,其用于减少通过所使用的车辆发动机的驱动而产生的排放气体之中的氮氧化物(NOx)。通常,EGR装置安装于将EGR阀连接至排气歧管和进气歧管的管道的中间位置处,而EGR量由EGR阀的开度来决定。当在EGR装置中发生泄漏的时候,排放气体排出量增加,发生发动机空转不稳定,并且车辆的整体驾驶性能变差。因此,调节EGR装置的泄漏诊断。通常,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包含大量有害成分,例如CO、HC以及氮化物(NOx)。当发动机的燃烧温度提高时,NOx的量增加。因此,为了减少排放气体中的NOx的量,必须降低发动机的燃烧温度。当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燃空混合气的密度高的状态下增大火花塞处点燃的火焰的传播速度时,可能产生瞬时高温热量,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温度。排放气体再循环(EGR)方法可以通过将一部分排放气体包含在燃空混合气中而将一部分排放气体引入燃烧室,从而在不改变燃空混合气中的空燃比的情况下降低燃空混合气的密度。因此,排放气体再循环方法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燃烧温度以减少排放气体中的NOx的量。排放气体再循环方法不仅用于减少排放气体中的NOx的量,还用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通过使用排放气体再循环方法,可以降低燃烧室的温度以减少NOx的量,同时,可以提前发动机的点火正时从而避开爆震发生区域。因此,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并可以提高车辆的燃料经济性。公开于
技术介绍
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其能够诊断或检测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少量的流量泄漏。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不工作的空转状态;基于吸入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和当发动机处于空转状态时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是否发生泄漏;以及当测量压力大于预测压力时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当确定发生泄漏时,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在切断供应至发动机的燃料的状态下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通过控制器最终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第一测量压力可以大于第一预测压力;所述第一测量压力利用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而计算;所述第一预测压力利用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而计算。所述控制器可以基于发动机的转数来确定气体的预测压力。最终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一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一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一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一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通过控制器首先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并且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二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二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二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二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通过控制器其次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第二测量压力可以大于第二预测压力;所述第二测量压力利用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一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一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而计算;所述第二预测压力利用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一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一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而计算。第三测量压力可以大于第三预测压力;所述第三测量压力利用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二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二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而计算;所述第三预测压力利用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二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二打开角度工作之后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而计算。所述第二打开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打开角度。可以通过安装在进气歧管中的进气压力传感器来测量所述气体的测量压力。所述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之前,通过控制器确定包含在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中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值的变化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以及与发动机的空燃比相关的控制的λ反馈值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述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当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时,氧气传感器测量表示供应至发动机的燃料的比率处于稀薄状态的λ值以提供测量值至控制器;以及通过控制器执行与发动机的燃空比相关的控制的λ反馈控制以使燃料的比率改变为处于较浓状态,从而将测量的λ值的调节为正常的λ值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可以诊断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中的少量流量泄漏从而满足与排放气体再循环(EGR)相关的车载诊断(OBD)调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从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可以去除用于流量测量的差压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通过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不工作空转状态;/n基于吸入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和当发动机处于空转状态时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是否发生泄漏;/n当测量压力大于预测压力时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1 KR 10-2018-00803811.一种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控制器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不工作空转状态;
基于吸入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和当发动机处于空转状态时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是否发生泄漏;
当测量压力大于预测压力时通过控制器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当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时,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在切断供应至发动机的燃料的状态下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通过控制器最终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
其中,第一测量压力大于第一预测压力;所述第一测量压力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而计算;所述第一预测压力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打开角度工作之后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而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发动机的转数来确定气体的预测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监测车辆发动机的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的泄漏的方法,其中,最终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一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一打开角度工作之后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测量压力、根据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第一打开角度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以及根据在排放气体再循环阀以第一打开角度工作之后的排放气体再循环阀的关闭而吸入进气歧管中的气体的预测压力,通过控制器首先确定排放气体再循环系统发生泄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具本昌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