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低位热源中与室内进行热量交换,实现温度调节。从降低运行费用、节省能源、减少排放二氧化碳量来看,地缘热泵技术是替代现有空调系统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因为需要足够大的室外面积来设置地埋管换热器,这成为制约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建筑容积率大的场合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同时,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较高的钻孔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经济适用性。因此如何节约室外面积,降低钻孔等施工所耗费的成本和时间就成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在一些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在拼装隧道的管片中设置了换热结构,即利用管片的内部空间来设置换热器,这样能对地铁车站及其上的建筑进行温度调节,减少了施工成本和设置地埋管换热器占用的空间。但是这种直接将换热结构设于管片内也有很多缺陷,如热交换管的加入令管片的浇筑更为复杂,不便于设置钢筋笼骨架,并且由于换热器并非直接与隧道所在的恒温带土壤接触,在热交换效率上大大下降,明显降低了温度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换热器设置结构影响管片制造并且降低了地源热泵系统温度调节效果的问题。所述的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包括弧形的管片体,所述管片体的外侧嵌入弧形的中空钢板外壳,所述中空钢板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包括弧形的管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体(1)的外侧嵌入弧形的中空钢板外壳(4),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内设有供中间介质流动的内腔,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朝所述管片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管状的进液口(2)和出液口(3),所述进液口(2)和所述出液口(3)均连通所述内腔并且向内伸出穿过所述管片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包括弧形的管片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体(1)的外侧嵌入弧形的中空钢板外壳(4),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内设有供中间介质流动的内腔,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朝所述管片体(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管状的进液口(2)和出液口(3),所述进液口(2)和所述出液口(3)均连通所述内腔并且向内伸出穿过所述管片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组装时顺次相连,一个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上的进液口(2)通过连接管(7)与相邻的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上的出液口(3)连通,所述连接管(7)为U形并位于所述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内侧,所述内腔、所述进液口(2)、所述连接管(7)和所述出液口(3)串联形成热交换通路,所述进液口(2)中一个为连接到进液总管的进液总口(5),所述出液口(3)中一个为连接到出液总管的出液总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外表面与所述管片体(1)的外侧表面在同一弧面,所述进液口(2)和所述出液口(3)的伸出端面均与所述管片体(1)的内表面平齐。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列步骤:清洗模具;对模具喷涂脱模油;组模;将中空钢板外壳(4)和钢筋笼骨架入模;将模具固定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脱模;三环试拼装;管片修补;
其中底模板为位于管片体(1)外弧面的弧形模板,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先焊接所述进液口(2)和所述出液口(3)再吊装放到底模上,所述进液口(2)和所述出液口(3)要先塞入防止混凝土进入的塞棒,再将钢筋笼骨架吊入到所述中空钢板外壳(4)上,之后将端模和侧模固定好,放入中空钢板外壳(4)和钢筋笼骨架之前对模具的内弧面进行检测,装配好模具后必须对模具的外弧面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盾构法能量交换管片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具体步骤为:
1)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以获取正确的养护时间和抗压强度;
2)开始混凝土浇筑,用龙门吊将装满防水混凝土的混凝土斗吊至模具上方,然后以先模具两端后模具中间方式进行放料;
3)开动模具上的附着式风动振动器振捣,振捣采用混凝土分批放料,实现分层振捣;
4)再以振动棒振捣密实,振捣时先中间后两边,每个振动点振动时间控制在10-20s内,振动完成后缓慢拔出振动棒;
5)全部振捣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汪磊,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时代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