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7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景观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包括景观水处理系统和布水系统,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包括从上到下的五层处理:物理过滤层、强化氨氮去除层、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新型基质填料层、及清水区,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直流变压器和曝气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景观水的水质问题,提供一种集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水处理设备,利用电流刺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加强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同时利用新型填料加强对磷的吸附效果解决污水中磷不易去除的难题,并利用曝气提高对氨氮去除效果、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环保高效的整体改善景观水水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景观水净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提升,为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城市规划建设、小区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景观效果。然而在大量的景观水系建设之后发现水体水质逐渐变差,需要及时换水或者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景观效果。但是换水成本高昂且并不能很好的保持水质,而目前常用的技术也多为投加化学药品,并不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且耗资巨大;当前市面上已有的一体化净水装置运行维护复杂,并且制作成本较为高昂。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物理、化学、生物为一体的一体化装备,能有效解决景观水体水质变差效果,且运行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并且运行维护方便,极具推广应用潜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联合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通过微电解分解水中难以被微生物利用的物质,使其转变为可被利用的中间产物;并且通过控制电流刺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极具创新性,本装置具有可拆卸性,便于维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包括景观水处理系统和布水系统,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包括从上到下的五层处理:物理过滤层、强化氨氮去除层、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新型基质填料层及清水区,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直流变压器和曝气机,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左侧的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右侧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物理过滤层、强化氨氮去除层、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新型基质填料层及清水区分割成五个填料单元格,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上层集水区、下层布水系统和上下层连通系统。所述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是由自动直流变压控制器和多组电极板和生化棉构成,所述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内填充有生化棉,所述生化棉内埋置有多个所述电极板,所述的生化棉是将生化棉放置入由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构成的菌液中曝气浸泡24-36小时,后将生化棉置于25-35℃条件下晾干。所述的菌液中各菌的组成为乳酸菌1%-5%、酵母菌1%-5%、枯草芽孢杆菌20-25%、地衣芽孢杆菌20-25%、蜡样芽孢杆菌20-25%、施氏假单胞菌20-25%,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包括主要原料为铝污泥制成的新型基质填料构成,所述的新型给水污泥填料制备方法为:粉煤灰10%-20%、矿渣10-20%、偏高岭土19.5%-31.5%、石膏粉1.5%-2.5%、给水污泥50%-60%、木屑碳粉、玉米碳粉、稻壳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占比3%-6%,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占比3%-5%,以硅酸钠:氢氧化钠1:3-1:6配置3%-5%的溶液,将上述粉末调配至粘稠状,添加1%-3%椰壳纤维、棉纤维、茅草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2-4%的钢纤维。将上述粘稠状物质捏成小球,并放置温度为35-4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3-7天,养护期间保持小球湿润。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流显示器,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电流显示器连接,所述每层填料层之间设计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由不锈钢组成,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所述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上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布水孔,所述上下层连通系统由PVC或PRC任一管材构成,能连通上层集水区与下层布水系统,所述下层布水系统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框架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设备框架内壁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下层布水系统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下层布水系统由多个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组成。优选地,所述物理过滤层包括滤布和过滤棉,所述物理过滤层内腔上方设置有顶部布水管,所述顶部布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水口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物理过滤层内腔位于所述顶部布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滤布,所述物理过滤层内腔位于所述滤布的下方设置有过滤棉。优选地,所述强化氨氮去除层包括固定微生物沸石,所述强化氨氮去除层内填充有固定微生物沸石,所述的固定微生物沸石是将沸石置于由乳酸菌、酵母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亚硝化球菌、维氏硝化杆菌、阴沟肠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海杆菌构成的菌液中浸泡36-72小时,后将沸石置于25-35℃条件下晾干。所述的菌液中各菌的组成为乳酸菌1%-5%、酵母菌1%-5%、亚硝化球菌30-40%、多粘类芽孢杆菌10-20%、维氏硝化杆菌10-20%、阴沟肠杆菌5%-10%、施氏假单胞菌10-20%、海杆菌10-20%。固定微生物沸石内腔的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头。优选地,所述清水区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清水,所述清水区内腔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紫外灯管。优选地,所述上层集水区是由筛网将填料分隔后形成上层集水区,所述筛网筛孔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筛孔孔径大小小于填料粒径。优选地,所述物理过滤层、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新型基质填料层、强化氨氮去除层及清水区均为独立单元,由有机玻璃或不锈钢构成填料单元格,所述填料单元格筛网下方设有与上下层连通系统连通的孔洞,每个所述孔洞内设有橡皮圈。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针对景观水的水质问题,提供一种集合物理、化学、生物的水处理设备,利用电流刺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加强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同时利用新型填料加强对磷的吸附效果解决污水中磷不易去除的难题,并利用曝气提高对氨氮去除效果、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环保高效的整体改善景观水水质效果。(2)、本专利技术创新性的将电化学与微生物结合使用于景观水净化;同时提出一种新型集水布水方式,保证了设备的可拆卸性;率先对净水设备采用保温措施,减少环境温度对净水设备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极具创新性与推广性,适用范围广泛,并且利用电流传感器监测水质中电流变化,可以分析填料是否饱和。(3)、本专利技术创新性提出了拆卸式一体化设备,五级处理均单独设置,可单独取出维护,能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管理难度,减少设备维护管理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下层连通系统进水管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填料单元格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的正视图。图中:1自动直流变压器、2曝气机、3进水口、4顶部布水管、5滤布、6过滤棉、7筛网、8集水区、9分隔板、10上下层连通系统进水管、11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12电极板、13生化棉、14电流显示器、15新型基质填料、16电流传感器、17固定微生物沸石、18微孔曝气头、19紫外灯管、20出水口、21物理过滤层、22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3新型基质填料层、24强化氨氮去除层、25清水区、26保温层、27填料单元格、28设备框架、29上下层连通系统、30橡皮圈、31布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包括景观水处理系统和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包括从上到下的五层处理:物理过滤层(21)、强化氨氮去除层(24)、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新型基质填料层(23)及清水区(25),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直流变压器(1)和曝气机(2),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左侧的上方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右侧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20),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表面设置有保温层(26),所述物理过滤层(21)、强化氨氮去除层(24)、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新型基质填料层(23)及清水区(25)分割成五个填料单元格(27),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上层集水区(8)、下层布水系统和上下层连通系统(29),所述的强化氨氮去除层(24)内填充固定微生物沸石,所述的固定微生物沸石是将沸石置于由乳酸菌、酵母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亚硝化球菌、维氏硝化杆菌、阴沟肠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海杆菌构成的菌液中浸泡36-72小时,后将沸石置于25-35℃条件下晾干,所述的菌液中各菌的组成为乳酸菌1%-5%、酵母菌1%-5%、亚硝化球菌30-40%、多粘类芽孢杆菌10-20%、维氏硝化杆菌10-20%、阴沟肠杆菌5%-10%、施氏假单胞菌10-20%、海杆菌10-20%,所述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是由自动直流变压控制器和多组电极板(12)和生化棉(13)构成,所述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内填充有生化棉(13),所述生化棉(13)内埋置有多个所述电极板(12),所述的生化棉是将生化棉放置入由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构成的菌液中曝气浸泡24-36小时,后将生化棉置于25-35℃条件下晾干,所述的菌液中各菌的组成为乳酸菌1%-5%、酵母菌1%-5%、枯草芽孢杆菌20-25%、地衣芽孢杆菌20-25%、蜡样芽孢杆菌20-25%、施氏假单胞菌20-25%,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23)包括主要原料为铝污泥制成的新型基质填料(15)构成,所述的新型给水污泥填料制备方法为:粉煤灰10%-20%、铁矿渣10-20%、偏高岭土19.5%-31.5%、石膏粉1.5%-2.5%、给水污泥50%-60%、木屑碳粉、玉米碳粉、稻壳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占比3%-6%,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占比3%-5%,以硅酸钠:氢氧化钠 1:3-1:6配置3%-5%的溶液,将上述粉末调配至粘稠状,添加1%-3%椰壳纤维、棉纤维、茅草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2-4%的钢纤维,将上述粘稠状物质捏成小球,并放置温度为35-4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3-7天,养护期间保持小球湿润,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流显示器(14),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2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流传感器(16),所述电流传感器(16)与所述电流显示器(14)连接,所述每层填料层之间设计有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由不锈钢组成,所述分隔板(9)上设置有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11),所述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11)上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布水孔(31),所述上下层连通系统(29)由PVC或PRC任一管材构成,能连通上层集水区(8)与下层布水系统,所述下层布水系统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框架(28)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设备框架(28)内壁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下层布水系统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9),所述下层布水系统由多个下层布水系统布水管(11)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EP-可拆式景观水净化设备,包括景观水处理系统和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包括从上到下的五层处理:物理过滤层(21)、强化氨氮去除层(24)、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新型基质填料层(23)及清水区(25),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直流变压器(1)和曝气机(2),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左侧的上方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右侧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20),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表面设置有保温层(26),所述物理过滤层(21)、强化氨氮去除层(24)、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新型基质填料层(23)及清水区(25)分割成五个填料单元格(27),所述布水系统包括上层集水区(8)、下层布水系统和上下层连通系统(29),所述的强化氨氮去除层(24)内填充固定微生物沸石,所述的固定微生物沸石是将沸石置于由乳酸菌、酵母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亚硝化球菌、维氏硝化杆菌、阴沟肠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海杆菌构成的菌液中浸泡36-72小时,后将沸石置于25-35℃条件下晾干,所述的菌液中各菌的组成为乳酸菌1%-5%、酵母菌1%-5%、亚硝化球菌30-40%、多粘类芽孢杆菌10-20%、维氏硝化杆菌10-20%、阴沟肠杆菌5%-10%、施氏假单胞菌10-20%、海杆菌10-20%,所述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是由自动直流变压控制器和多组电极板(12)和生化棉(13)构成,所述微电解强化微生物降解层(22)内填充有生化棉(13),所述生化棉(13)内埋置有多个所述电极板(12),所述的生化棉是将生化棉放置入由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构成的菌液中曝气浸泡24-36小时,后将生化棉置于25-35℃条件下晾干,所述的菌液中各菌的组成为乳酸菌1%-5%、酵母菌1%-5%、枯草芽孢杆菌20-25%、地衣芽孢杆菌20-25%、蜡样芽孢杆菌20-25%、施氏假单胞菌20-25%,所述新型基质填料层(23)包括主要原料为铝污泥制成的新型基质填料(15)构成,所述的新型给水污泥填料制备方法为:粉煤灰10%-20%、铁矿渣10-20%、偏高岭土19.5%-31.5%、石膏粉1.5%-2.5%、给水污泥50%-60%、木屑碳粉、玉米碳粉、稻壳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占比3%-6%,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占比3%-5%,以硅酸钠:氢氧化钠1:3-1:6配置3%-5%的溶液,将上述粉末调配至粘稠状,添加1%-3%椰壳纤维、棉纤维、茅草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2-4%的钢纤维,将上述粘稠状物质捏成小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敬清郭晗张敬申曾磊媛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郑州源致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