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急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5576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急救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根据所述求救信息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用于运送病人至所述目标医院的救护车前往急救,所述急救指令中携带病人和目标医院的位置信息;目标医院急救中心,用于获取所述救护车的位置、所述救护车将病人运往医院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救护车上时急救人员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的视频,根据所述位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进行术前准备,通过各医院各环节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完善的、科学的、智能化的急救系统,缩短了术前准备工作的耗时,为病人争取更早的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急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急救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急救抢救,通常是病人呼叫120后,由医院的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救护车将病人运到医院后,才进行检查、开始确定手术方案、进行术前协调准备等救治工作,术前准备工作耗时较长,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如脑血管病等,若无法在第一时间救治,可能导致病人瘫痪、甚至死亡。尤其当当前医院由于医疗资质等原因无法救治时,到医院后再转院,失去最佳急救时机,无法为病人争取更早的救治时间。可见,现有的急救抢救,亟需一套可实现各医院各环节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发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优势、完善的、科学的、智能化的急救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急救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急救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医院各环节之间数据无法及时联通,术前准备工作耗时较长,无法为病人争取更早的救治时间的问题。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急救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根据所述求救信息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用于运送病人至所述目标医院的救护车前往急救,所述急救指令中携带病人和目标医院的位置信息;目标医院急救中心,用于获取所述救护车的位置、所述救护车将病人运往医院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救护车上时急救人员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的视频,根据所述位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进行术前准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监测终端;<br>所述监测终端由病人携带,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发送求救信息至与所述监测终端关联的控制中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为用户终端;所述系统还包括:病人携带的监测终端,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发送求救信息至与所述监测终端关联的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获取并发送所述求救信息至控制中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终端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对比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当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发送求救信息的触发指令;求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送求救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单元采集的病人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处理;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对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存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医院急救中心,还用于接收医生根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判断病人病情是否超过救治能力输入的求助信息,并发送所述求助信息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还用于根据所述求助信息和所述求救信息重新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更新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救护车运送病人至更新后的目标医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专家中心;所述目标医院急救中心,还用于接收医生根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判断病人病情是否超过救治能力输入的求助信息,发送所述求助信息至远程专家中心;所述远程专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医院急救中心发送的病人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发送专家根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确定的远程救治指导信息至所述目标医院急救中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术前准备包括:确定手术器材、发送准备手术信息至相关手术人员、发送病人待检查项目至相关检查中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中心,还用于获取路况信息,根据所述路况信息制定急救路线,发送所述急救路线至所述救护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求救信息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控制中心,还用于根据所述个人信息获取所述病人的病史信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急救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根据所述求救信息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用于运送病人至所述目标医院的救护车前往急救,所述急救指令中携带病人和目标医院的位置信息;目标医院急救中心,用于获取所述救护车的位置、所述救护车将病人运往医院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救护车上时急救人员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的视频,根据所述位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进行术前准备,通过各医院各环节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完善的、科学的、智能化的急救系统,缩短了术前准备工作的耗时,为病人争取更早的救治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医院各环节之间数据无法及时联通,术前准备工作耗时较长,无法为病人争取更早的救治时间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急救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急救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急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急救系统,包括:控制中心1和目标医院急救中心2。所述控制中心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根据所述求救信息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用于运送病人至所述目标医院的救护车前往急救,所述急救指令中携带病人和目标医院的位置信息。可选的,所述终端可以为监测终端,该监测终端由病人携带,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发送求救信息至与所述监测终端关联的控制中心1。可选的,所述终端为用户终端,所述系统还包括:病人携带的监测终端,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发送求救信息至与所述监测终端关联的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获取并发送所述求救信息至控制中心。其中,上述监测终端可以包括:用于实时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的采集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当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发送求救信息的触发指令的对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送求救信息的求救单元。当采集单元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超过预设阈值,说明该病人当前身体健康异常,监测终端自动发送求救信息,以便对该病人进行急救。当终端为监测终端时,求救单元直接发送求救信息至控制中心1,该监测终端还包括用于确定病人位置的定位单元,以便救护车尽快到达病人所在位置。当终端为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根据所述求救信息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用于运送病人至所述目标医院的救护车前往急救,所述急救指令中携带病人和目标医院的位置信息;/n目标医院急救中心,用于获取所述救护车的位置、所述救护车将病人运往医院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救护车上时急救人员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的视频,根据所述位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进行术前准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求救信息,根据所述求救信息确定目标医院,发送急救指令至救护车,使用于运送病人至所述目标医院的救护车前往急救,所述急救指令中携带病人和目标医院的位置信息;
目标医院急救中心,用于获取所述救护车的位置、所述救护车将病人运往医院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救护车上时急救人员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的视频,根据所述位置、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和所述视频进行术前准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监测终端;
所述监测终端由病人携带,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发送求救信息至与所述监测终端关联的控制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用户终端;
所述系统还包括:病人携带的监测终端,用于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当所述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发送求救信息至与所述监测终端关联的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获取并发送所述求救信息至控制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终端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
对比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当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发送求救信息的触发指令;
求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送求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力杰李维平胡诗雨李俊张猛蔡婧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