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5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池塘准备;放苗前准备;种虾投放;池塘水质管理;饵料投喂以及捕捞,区中饵料投喂步骤采用了一种能够及时并且充分地去除残饵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从而能够保持水质稳定,有利于虾体成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及喂食装置。
技术介绍
在虾类养殖业中,葛氏长臂虾育苗作业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土池水体大,水环境相对稳定;土池是在室外露天,水中藻类可以保持很好的生长繁殖,即能够维持水色、保持水质稳定,土池育苗法可以满足葛氏长臂虾育苗作业对水质的要求;但是由于土池不便于在池底设置残饵清除装置,需要定期将土池中的水抽干后,对池底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除残饵的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及喂食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准备:选择沙泥底质池塘;所述池塘四周设置有环形沟;池塘配套有进排水闸门、拦网以及增氧机;清淤整池、消毒除害、设置隐蔽物;2)、放苗前准备:放苗前15天,用网孔尺寸为0.25mm的筛绢过滤纳入海水40-50cm水深,施肥培养基础饵料,肥料选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水色培养至黄绿色或黄褐色,水中存留硅藻;3)、种虾投放:池底平台水位50cm~70cm,透明度30-45cm,水温高于16℃,投放种虾;4)、池塘水质管理:pH值7.4~8.8、溶氧量(DO)≥5mg/L、氨态氮(NH4+-N)≤0.8mg/L、硫化氢(H2S)≤0.05mg/L、亚硝态氮(NO2--N)≤0.2mg/L、透明度30cm~45cm;养成初期,每日添加水3cm~5cm,直到水位达2m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保持水位2.5m左右;后期和虾脱壳前适当多换水;养成期每隔10天~15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为10%~20%;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水,池水盐度不得低于12。5)、饵料投喂:蚤状幼体和仔虾阶段不投喂配合饲料,以摄食池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基础饵料不足时投喂代用饵料;体长大于2cm时开始投喂对虾配合饲料,体长2-4cm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粒径为0.2mm,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量的20%;体长4-6cm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粒径为0.4mm,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量的25%;体长大于6cm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粒径为0.8mm,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量的30%;养殖全程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控制在22-38%。水温低于15℃或高于32℃时,减少投喂量;6)、伸缩虫防治:定期于池中随机取若干虾体,显微镜下检测虾体表伸缩虫数量,采用换水方式或者先向池中加注甲醛而后换水的方式减少池中的伸缩虫;7)、捕捞:虾体规格≥6cm时,逐渐排出池水并用地笼取捕。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池塘深2-3m;所述环形沟深0.8m~1.0m。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步骤3),以海捕的葛氏长臂虾为种虾,并且种虾要求规格6cm以上、每尾重2-2.5g、抱卵量3500粒/尾~4500粒/尾且卵粒呈淡黄色或桔黄色;4下旬至5月下旬投放种虾,将亲虾放入2mX1mX1m、40目聚乙烯网片做成的封闭式网箱内,产卵后使亲虾与幼体分离;每亩投放种虾量为120只-150只抱卵虾。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步骤5)所示代用饵料为经100目筛绢过滤的鸡蛋黄,每天每亩投喂蛋黄5-8只。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步骤5)的喂食过程采用一种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罩筒、进食板以及残饵收集板,所述立柱竖向连接在底座上,罩筒竖向连接于所述立柱上部,罩筒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所述进食板设置于立柱的下部并且位于所述罩筒的下端口下方;所述残饵收集板固定设置于立柱的所述进食板的下方并且所述残饵收集板的直径大于所述进食板的直径;所述立柱的中部具有第一空腔,并且第一空腔处的侧壁开设有一进水孔以及若干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处连接有高溶氧水管,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进食板的上侧面等高;所述立柱的下部具有第二空腔,并且第二空腔处的侧壁开设有一抽水孔以及若干回水孔,所述抽水孔处连接有残饵收集管,所述回水孔与所述残饵收集板上侧面等高。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罩筒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有直筒,所述直筒套接于所述立柱上部;罩筒的下端口外沿连接有浮动块;所述立柱的上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套,该限位套位于所述直筒的下方。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进食板的上侧面设置有若干凸楞。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进食板的边沿下侧边与所述残饵收集板之间设置有护筒,所述护筒的侧壁具有滤孔。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位于进食板上方的光源件。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步骤6)中,在7月-10月每间隔7天,其他时间每间隔,于池中随机取10尾虾,显微镜下检测虾体表伸缩虫数量,在100倍视野中,发现1-15个虫体时,采取换水方式减少伸缩虫,具体为换3次,每4h换水1/3池;发现多于15个虫体时,先采用甲醛处理2h,浓度为20ppm,然后换水1/3池,4h后换水1/3池,8h后再换水1/3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其育苗成本低,成活率高,出苗率以及成品质量都较高;水中藻类可以保持很好的生长繁殖,既维持水色,保持水质稳定,又为葛氏长臂虾幼体以及浮游动物提供丰富饵料,效果较好;育苗过程中喂食作业采用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能够对残饵以及亲虾进食过程中排出的粪便进行充分的收集,避免残饵以及粪便在土池底部大量聚积后分解污染水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葛氏长臂虾喂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准备:选择沙泥底质池塘;所述池塘四周设置有环形沟;池塘配套有进排水闸门、拦网以及增氧机;清淤整池、消毒除害、设置隐蔽物;2)、放苗前准备:放苗前15天,用网孔尺寸为0.25mm的筛绢过滤纳入海水40-50cm水深,施肥培养基础饵料,肥料选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水色培养至黄绿色或黄褐色,水中存留硅藻;3)、种虾投放:池底平台水位50cm~70cm,透明度30-45cm,水温高于16℃,投放种虾;4)、池塘水质管理:pH值7.4~8.8、溶氧量(DO)≥5mg/L、氨态氮(NH4+-N)≤0.8mg/L、硫化氢(H2S)≤0.05mg/L、亚硝态氮(NO2--N)≤0.2mg/L、透明度30cm~45cm;养成初期,每日添加水3cm~5cm,直到水位达2m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保持水位2.5m左右;后期和虾脱壳前适当多换水;养成期每隔10天~15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为10%~20%;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水,池水盐度不得低于12。5)、饵料投喂:蚤状幼体和仔虾阶段不投喂配合饲料,以摄食池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基础饵料不足时投喂代用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池塘准备:选择沙泥底质池塘;所述池塘四周设置有环形沟;池塘配套有进排水闸门、拦网以及增氧机;清淤整池、消毒除害、设置隐蔽物;/n2)、放苗前准备:放苗前15天,用网孔尺寸为0.25mm的筛绢过滤纳入海水40-50cm水深,施肥培养基础饵料,肥料选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水色培养至黄绿色或黄褐色,水中存留硅藻;/n3)、种虾投放:池底平台水位50 cm~70 cm,透明度30-45 cm,水温高于16℃,投放种虾;/n4)、池塘水质管理:pH值7.4~8.8、溶氧量(DO)≥5mg/L、氨态氮(N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葛氏长臂虾养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准备:选择沙泥底质池塘;所述池塘四周设置有环形沟;池塘配套有进排水闸门、拦网以及增氧机;清淤整池、消毒除害、设置隐蔽物;
2)、放苗前准备:放苗前15天,用网孔尺寸为0.25mm的筛绢过滤纳入海水40-50cm水深,施肥培养基础饵料,肥料选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水色培养至黄绿色或黄褐色,水中存留硅藻;
3)、种虾投放:池底平台水位50cm~70cm,透明度30-45cm,水温高于16℃,投放种虾;
4)、池塘水质管理:pH值7.4~8.8、溶氧量(DO)≥5mg/L、氨态氮(NH4+-N)≤0.8mg/L、硫化氢(H2S)≤0.05mg/L、亚硝态氮(NO2--N)≤0.2mg/L、透明度30cm~45cm;养成初期,每日添加水3cm~5cm,直到水位达2m以上,保持水位;养成中后期,保持水位2.5m左右;后期和虾脱壳前适当多换水;养成期每隔10天~15天换一次水,换水量为10%~20%;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水,池水盐度不得低于12;
5)、饵料投喂:蚤状幼体和仔虾阶段不投喂配合饲料,以摄食池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基础饵料不足时投喂代用饵料;体长大于2cm时开始投喂对虾配合饲料,体长2-4cm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粒径为0.2mm,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量的20%;体长4-6cm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粒径为0.4,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量的25%;体长大于6cm阶段投喂配合饲料粒径为0.8,每天投喂量为虾体重量的30%;养殖全程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控制在22-38%;水温低于15℃或高于32℃时,减少投喂量;
6)、伸缩虫防治:定期于池中随机取若干虾体,显微镜下检测虾体表伸缩虫数量,采用换水方式或者先向池中加注甲醛而后换水的方式减少池中的伸缩虫;
7)、捕捞:虾体规格≥6cm时,逐渐排出池水并用地笼取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池塘深2-3m;所述环形沟深0.8m~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葛氏长臂虾土池人工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以海捕的葛氏长臂虾为种虾,并且种虾要求规格6cm以上、每尾重2-2.5g、抱卵量3500粒/尾~4500粒/尾且卵粒呈淡黄色或桔黄色;4下旬至5月下旬投放种虾,将亲虾放入2mX1mX1m、40目聚乙烯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军万夕和仲霞铭沈辉黎慧王李宝蒋葛乔毅成婕吴磊胡润豪王盼杨泽禹范贤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