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190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组件,包括并联电池单元,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形成形成回路,并联电池单元阵列排布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的电池箱组件,所述并联电池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电池,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并联的每个电池均具有电芯和环绕电芯外围由容器包裹的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中,将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通过串联形成回路,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阵列式相连排布形成长方体形,金属片与与电芯的串并联排布方式节是的回路结构紧凑,将负极插座、正极插座设置在电池箱组件的同一侧,实现将正负极插座设置于一个平面,简化了导电排和箱体的结构、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箱组件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组件。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在驱动汽车运行时,需使用多块电池以确保动力,而多块电池需要进行拼装从而形成电池箱组件。现有的电池箱组件中,电池组的排布不够优化、造成电池箱组件结构庞大、电路结构复杂,导致使用不便,而且偶尔发生短路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组件,该电池箱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电路结构简易,从而优化电池箱的电路结构,便于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箱组件,包括并联电池单元,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形成形成回路,并联电池单元阵列排布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的电池箱组件,所述并联电池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电池,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并联的每个电池均具有电芯和环绕电芯外围由容器包裹的电解质。进一步,所述并联电池单元包括2个、3个、4个、5个或6个并联连接的电池,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每个电池或电池的电芯的正极均在同一侧。进一步,并联电池单元的两侧连接有金属片,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的多个电池通过金属片固定且实现并联,所述金属片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池电芯的安装槽。进一步,同一金属片与一个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侧以及另一个并联电池单元的负极侧相连,从而实现相邻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的串联;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通过金属片分别连接从而将多个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的串联。进一步,电池箱组件包括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组,第一阵列组与第二阵列组相对设置,第一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的负极与负极插座相连,从而形成了电池箱组件的负极输出端口;第二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二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第二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正极插座相连,从而形成了电池箱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口。进一步,所述正极输出端口与负极输出端口设置在电池箱组件的同一侧。进一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阵列组和所述第二阵列组的两侧,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组的外侧部的金属片均环形设置,环形设置的金属片内侧设置有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与环形设置的金属片相连以检测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组外侧部安装面上的金属片。进一步,环形设置的金属片内边缘设置有采集点,采集点均匀布置于环形设置的金属片内边缘,印制电路板通过采集点与环形设置的金属片相连。进一步,电池箱组件外侧部的金属片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为15mm-25mm。进一步,电池箱组件中设置有电池箱支架,电池的电芯嵌入电池箱支架上限位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中,将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通过串联形成回路,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阵列式相连排布形成长方体形,金属片与与电芯的串并联排布方式节是的回路结构紧凑,将负极插座、正极插座设置在电池箱组件的同一侧,实现将正负极插座设置于一个平面,简化了导电排和箱体的结构、方便用户使用。只需根据环形导电排铆接螺母位置对应安装一个印制电路板采集安装点,就能探测一个安装面的所有金属片,使箱体结构变得更为简单,实现一物多态,减少电池箱组件使用的物料种类及数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中正极输出端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的负极输出端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第一侧面的极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第二侧面的极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箱组件由并联电池单元组成,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的电池箱组件。其中并联电池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电池,如2个、3个、4个、5个或6个电池并联形成并联电池单元,并联电池单元之间通过串联形成回路。并联电池单元中并联的每个电池均具有电芯7和环绕电芯7外围由容器包裹的电解质。并联电池单元中相互并联的多个电池是指多个电池中的电芯7相互并联以形成并联电池单元。并联电池单元中每个电池或电池的电芯7的正极均在同一侧,从而满足并联的要求。并联电池单元通过金属片固定且实现并联,金属片可以是铝片,金属片上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并联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池,如安装槽与并联电池单元中每个电池的电芯7相连以实现固定,金属片的导电性使并联电池单元内的电池实现并联。电池箱组件包括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组等两阵列组,第一阵列组与第二阵列组相对设置,多个并联电池单元沿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串联从而形成回路。第一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的负极与负极插座相连,从而形成了电池箱组件的负极输出端口30。第二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二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第二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正极插座相连,从而形成了电池箱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口20。下面以并联电池单元中具有三个并联电芯7或三个并联电池为例进行说明,2个、4个、5个或6个电芯7或电池并联的情形与此类似,只需将并联电池单元中的三个并联电芯7换成2个、4个、5个或6个并联电芯7即可,其余与本实施例一致。图6所示为三个电芯7并联形成的并联电池单元,其中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在同一侧,负极在同一侧。并联电池单元内部之间为并联连接,并联电池单元之间为串联连接结构。并联电池单元之间串联排布形成阵列,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的电池箱组件。如图1-图4所示,电池箱组件包括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组等两阵列组,第一阵列组与第二阵列组相对设置,第一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的负极与负极插座相连,从而形成了电池箱组件的负极输出端口30。第二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二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第二端部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正极插座相连,从而形成了电池箱组件的正极输出端口20。上述正极输出端口20与负极输出端口30设置在电池箱组件的同一侧,负极插座、正极插座、正极引出金属片(如图1所示,正极引出金属片与并联金属片10相连)、负极引出金属片(如图1所示,负极引出金属片与并联金属片9相连)设置在电池箱组件的同一侧,具有相同的出口方向,使得电池箱组件结构设计紧凑,空间利用率大,电池箱组件的整体尺寸更小。并联电池单元的电芯7负极或电芯7正极与金属片1装配实现并联和固定。金属片同时与一个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侧以及另一个并联电池单元的负极侧相连,从而实现相邻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的串联,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电池单元,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形成形成回路,并联电池单元阵列排布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的电池箱组件,所述并联电池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电池,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并联的每个电池均具有电芯和环绕电芯外围由容器包裹的电解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电池单元,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相互串联形成形成回路,并联电池单元阵列排布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的电池箱组件,所述并联电池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电池,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并联的每个电池均具有电芯和环绕电芯外围由容器包裹的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池单元包括2个、3个、4个、5个或6个并联连接的电池,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每个电池或电池的电芯的正极均在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池单元的两侧连接有金属片,所述并联电池单元中的多个电池通过金属片固定且实现并联,所述金属片上形成有用于连接电池电芯的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金属片与一个并联电池单元的正极侧以及另一个并联电池单元的负极侧相连,从而实现相邻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的串联;多个并联电池单元通过金属片分别连接从而将多个并联电池单元之间的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池箱组件包括第一阵列组和第二阵列组,第一阵列组与第二阵列组相对设置,第一阵列组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端部并联电池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黄树人易志威陈亚东曾健萧嘉浩顾天平李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