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80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建模,结构参数分组,选择一个参数组的结构参数取离散值,其余参数组任意取单一值,根据出光均匀度得到选择的参数组中结构参数的优化取值范围,选择另一参数组,其结构参数取离散值,其余参数组任意取单一值,已优化取值范围的参数组在该范围内取单一值,重复迭代得到各个结构参数的优化取值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计算量小,优化速度快。

Optimization method of microsphere structure of side light polygon light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结构优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液晶显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已十分常见。近年来可穿戴式设备流行了起来,它们形状单一,外观与常规手表没有太大差别。由于多边形背光模组照度不均匀等问题,不规则形状的可穿戴式设备发展缓慢。侧光式多边形背光模组由于其边数较多,夹角位置的照度分布不是特别理想,设计相较常规的矩形背光模组来说更为困难。由于多边形背光模组出光面边缘照度分布不均匀以及侧入式背光模组区域调光难以实现,所以多边形导光板使用率并不高。现阶段的导光板设计是以工程师的个人工作经验为主体,由工程师对导光板进行设计,微结构分布随机性不强,后期优化调整步骤过多,时间成本高,人力资源浪费严重,而多边形的导光板的设计对微结构分布的随机性要求较高,要获得较为均匀的照度分布需要更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以快速优化导光板微球结构参数使导光板出光面照度均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Lighttools软件建立导光板模型并在导光板的一个侧边建立照向所述导光板的面光源,所述导光板模型的出光面表面设有矩阵式布置的若干球型凸起微结构;S2、选择所述球型凸起微结构的若干结构参数,将不同的两个所述结构参数归为一个参数组,所述若干结构参数归为若干参数组;S3、每个所述结构参数设置取值初始范围,在若干参数组中选择一个参数组,选择的所述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S4、以步骤S3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所述步骤S3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并以所述可接收离散取值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区间端点确定所述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S5、在若干未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再选择一个参数组,选择的所述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已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优化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S6、以步骤S5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所述步骤S5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并以所述可接收离散取值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区间端点确定所述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S7、重复步骤S5、S6直至所有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都得到取值优化范围;S8、以各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作为各个结构参数的取值初始范围,重复步骤S3至S8直至以步骤S3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得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均在可接收范围内时结束迭代,得到各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每个结构参数的离散值数量不少于15个。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离散值数量相等。优选地,所述步骤S3和步骤S5中所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时以等间隔方式取值。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球型凸起微结构的若干结构参数包括微结构半径、微结构凸起高度、X轴向间距、Y轴向间距、X轴向偏移量、Y轴向偏移量。优选地,所述微结构半径和微结构凸起高度构成第一参数组,所述X轴向间距和Y轴向间距构成第二参数组,所述X轴向偏移量和Y轴向偏移量构成第三参数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两个结构参数为一个参数组,每次以一个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为优化对象,寻找结构参数取值优化范围并对各个参数组循环优化,能够快速缩小每个参数组中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并最终确定结构参数的取值,能大幅减小计算量,缩短优化处理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初步优化微结构半径和微结构凸起高度的取值优化范围得到的出光均匀度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初步优化X轴向间距和Y轴向间距的取值优化范围得到的出光均匀度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初步优化X轴向偏移量和Y轴向偏移量的取值优化范围得到的出光均匀度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Lighttools软件建立导光板模型并在导光板的一个侧边建立照向导光板的面光源,在导光板模型的出光面表面设有矩阵式布置的若干球型凸起微结构;S2、球型凸起微结构的结构参数包括微结构半径、微结构凸起高度、X轴向间距、Y轴向间距、X轴向偏移量、Y轴向偏移量,微结构半径和微结构凸起高度为第一参数组,X轴向间距和Y轴向间距为第二参数组,X轴向偏移量和Y轴向偏移量为第三参数组;S3、设微结构半径取值初始范围为[A1,A2],微结构凸起高度取值初始范围为[B1,B2]、X轴向间距取值初始范围为[C1,C2],Y轴向间距取值初始范围为[D1,D2],X轴向偏移量取值初始范围为[E1,E2],Y轴向偏移量取值初始范围为[F1,F2],选择第一参数组作为优化对象,则微结构半径取值从小到大排列可以是a11,a12,a13,…,a1n,a1n∈[A1,A2],n≥15,微结构凸起高度取值从小到大排列可以是b11,b12,b13,…,b1n,b1n∈[B1,B2],n≥15,X轴向间距取值为c1,c1∈[C1,C2],Y轴向间距取值d1,d1∈[D1,D2],X轴向偏移量取值e1,e1∈[E1,E2],Y轴向偏移量取值f1,f1∈[F1,F2];S4、以步骤S3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步骤S3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例如微结构半径的可接收离散取值为a12,a13,a14,…a117,微结构凸起高度的可接收离散取值为b15,b16,b17,…,b110,则微结构半径的取值优化范围为[a12,a117],微结构凸起高度的取值优化范围为[b15,b110];S5、在若干未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再选择一个参数组,例如在第二参数组和第三参数组选择第二参数组作为优化对象,X轴向间距取值从小到大排列可以是c11,c12,c13,…,c1n,c1n∈[C1,C2],n≥15,Y轴向间距取值从小到大排列可以是d11,d12,d13,…,d1n,d1n∈[D1,D2],n≥15;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利用Lighttools软件建立导光板模型并在导光板的一个侧边建立照向所述导光板的面光源,所述导光板模型的出光面表面设有矩阵式布置的若干球型凸起微结构;/nS2、选择所述球型凸起微结构的若干结构参数,将不同的两个所述结构参数归为一个参数组,所述若干结构参数归为若干参数组;/nS3、每个所述结构参数设置取值初始范围,在若干参数组中选择一个参数组,选择的所述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nS4、以步骤S3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所述步骤S3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并以所述可接收离散取值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区间端点确定所述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nS5、在若干未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再选择一个参数组,选择的所述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已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优化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nS6、以步骤S5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所述步骤S5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并以所述可接收离散取值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区间端点确定所述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nS7、重复步骤S5、S6直至所有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都得到取值优化范围;/nS8、以各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作为各个结构参数的取值初始范围,重复步骤S3至S8直至以步骤S3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得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均在可接收范围内时结束迭代,得到各个结构参数的取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光式多边形导光板微球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利用Lighttools软件建立导光板模型并在导光板的一个侧边建立照向所述导光板的面光源,所述导光板模型的出光面表面设有矩阵式布置的若干球型凸起微结构;
S2、选择所述球型凸起微结构的若干结构参数,将不同的两个所述结构参数归为一个参数组,所述若干结构参数归为若干参数组;
S3、每个所述结构参数设置取值初始范围,在若干参数组中选择一个参数组,选择的所述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
S4、以步骤S3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所述步骤S3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并以所述可接收离散取值中最小值和最大值为区间端点确定所述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
S5、在若干未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再选择一个参数组,选择的所述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取若干个离散值,未选择的参数组中的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初始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已取得结构参数的取值优化范围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在各自的取值优化范围内任意取一个值;
S6、以步骤S5取得的各个结构参数的值计算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均匀度,确定出光均匀度在可接收范围内时,所述步骤S5中选择的参数组中的两个结构参数的各自可接收离散取值,并以所述可接收离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希峰王水银梅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