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32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10‑20份、聚醚二醇20‑30份、聚酯二醇20‑30份、端羟基有机硅5‑15份、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4‑8份、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10‑15份、催化剂2‑3份、抗菌剂1‑3份、防变色剂0.5‑2.5份。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有机硅引入聚氨酯的分子链上,提高有机硅与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使产品外观透明、光泽度高,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持久的抗菌特征,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耐候性。

A synthetic method of polyurethane resin for synthetic lea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树脂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皮革由于具有优良的天然特性被人们广泛用于生产日用品和工业品,但随着人类对皮革的需求倍增,数量有限的天然皮革早已不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人们开始了使用不同的化学原料和方法制造天然皮革代用品的研究。聚氨酯树脂(PolyurethaneResin)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聚氨酯合成革的外观和内在结构与天然革比较接近,其物理性能也都接近甚至优于天然革的指标,聚氨酯合成革日渐成为主要的合成革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体育等行业。普通的聚氨酯革的防水性能主要由质密的面层提供,面层薄了,耐水压低,防水性能差,面层厚了,原材料的耗用增加,手感变差。然而近年来,由于加工过程、使用方法或放置贮存条件等原因,各种聚氨酯合成革制品在使用不久后,出现材料表面霉变、龟裂现象,以至无法使用而失去价值。究其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霉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在聚氨酯表面上大量繁殖,且其分泌物引起高聚物的生物降解,使得聚氨酯皮膜出现裂纹。同时,由于聚氨酯革面滋生大量细菌、霉菌,加剧了各类疾病的扩散和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有机硅引入聚氨酯的分子链上,提高有机硅与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使产品外观透明、光泽度高,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持久的抗菌特征,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耐候性。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10-20份、聚醚二醇20-30份、聚酯二醇20-30份、端羟基有机硅5-15份、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4-8份、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10-15份、催化剂2-3份、抗菌剂1-3份、防变色剂0.5-2.5份。进一步,所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聚醚二醇及聚酯二醇化合物在90-110℃下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备用;(2)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二异氰酸酯、催化剂及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充分搅拌,在70-8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生成分子量较低的预聚体;(3)加入端羟基有机硅和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在70-80℃下继续反应2-3h;(4)降温到30-40℃,加入抗菌剂、防变色剂,搅拌均匀;(5)缓慢加入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及催化剂,形成最终的高分子量的聚氨酯树脂,当体系粘度达到300-400Pa.s时,停止扩链反应;(6)降温至40-50℃,保温搅拌0.5小时,得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进一步,所述有机抗菌剂为双三氯甲砜、大蒜素、双苯甲酰二硫、卤代吡啶甲硫醚、巯基吡啶、五氯硫酚和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组份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所述防变色剂为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硅酸钠、硅酸钾、水玻璃组份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溶剂为下述化合物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丁酮、丙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制备简单,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将有机硅引入聚氨酯的分子链上,提高有机硅与聚氨酯树脂的相容性,使产品外观透明、光泽度高,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持久的抗菌特征,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耐候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10份、聚醚二醇20份、聚酯二醇20份、端羟基有机硅5份、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4份、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10份、催化剂2份、抗菌剂1份、防变色剂0.5份。所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聚醚二醇及聚酯二醇化合物在90-110℃下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备用;(2)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二异氰酸酯、催化剂及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充分搅拌,在70-8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生成分子量较低的预聚体;(3)加入端羟基有机硅和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在70-80℃下继续反应2-3h;(4)降温到30-40℃,加入抗菌剂、防变色剂,搅拌均匀;(5)缓慢加入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及催化剂,形成最终的高分子量的聚氨酯树脂,当体系粘度达到300-400Pa.s时,停止扩链反应;(6)降温至40-50℃,保温搅拌0.5小时,得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所述有机抗菌剂为双三氯甲砜、大蒜素、双苯甲酰二硫、卤代吡啶甲硫醚、巯基吡啶、五氯硫酚和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组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变色剂为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硅酸钠、硅酸钾、水玻璃组份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下述化合物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丁酮、丙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实施例2: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15份、聚醚二醇25份、聚酯二醇25份、端羟基有机硅10份、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6份、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12份、催化剂2.5份、抗菌剂2份、防变色剂1.5份。所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聚醚二醇及聚酯二醇化合物在90-110℃下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备用;(2)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二异氰酸酯、催化剂及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充分搅拌,在70-8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生成分子量较低的预聚体;(3)加入端羟基有机硅和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在70-80℃下继续反应2-3h;(4)降温到30-40℃,加入抗菌剂、防变色剂,搅拌均匀;(5)缓慢加入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及催化剂,形成最终的高分子量的聚氨酯树脂,当体系粘度达到300-400Pa.s时,停止扩链反应;(6)降温至40-50℃,保温搅拌0.5小时,得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所述有机抗菌剂为双三氯甲砜、大蒜素、双苯甲酰二硫、卤代吡啶甲硫醚、巯基吡啶、五氯硫酚和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组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变色剂为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硅酸钠、硅酸钾、水玻璃组份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下述化合物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丁酮、丙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实施例3: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20份、聚醚二醇30份、聚酯二醇3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10-20份、聚醚二醇20-30份、聚酯二醇20-30份、端羟基有机硅5-15份、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4-8份、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10-15份、催化剂2-3份、抗菌剂1-3份、防变色剂0.5-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合成:二异氰酸酯10-20份、聚醚二醇20-30份、聚酯二醇20-30份、端羟基有机硅5-15份、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4-8份、小分子多元胺扩链剂10-15份、催化剂2-3份、抗菌剂1-3份、防变色剂0.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聚醚二醇及聚酯二醇化合物在90-110℃下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备用;
(2)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二异氰酸酯、催化剂及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充分搅拌,在70-8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生成分子量较低的预聚体;
(3)加入端羟基有机硅和小分子多元醇扩链剂,在70-80℃下继续反应2-3h;
(4)降温到30-40℃,加入抗菌剂、防变色剂,搅拌均匀;
(5)缓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