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321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效成分化学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猴头菇孢子粉进行破壁处理,获得破壁猴头菇孢子粉;S2.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按照料液比1g∶(60‑88)mL与甘露醇溶液混合,加热处理45‑70min,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S3.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内通入氮气,在1‑1.3MPa压力条件下,保持12min至半小时,再迅速降压至标准大气压,获得多糖粗提液;S4.将所述多糖提取液醇沉分离、浓缩、干燥,得到多糖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多糖提取得率高,且多糖的重均分子量高,对设备要求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Hericium erinaceus spore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效成分化学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
技术介绍
猴头菇孢子粉是猴头菇生长成熟时弹放出的粉状物,属有性孢子,类似植物花粉,猴头菇孢子粉有与猴头菇同等的营养成分,在防病治病方面效果毫不逊于猴头菇子实体或猴头菇菌丝体,但是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的去利用猴头菇孢子粉,对猴头菇孢子粉的利用并不充分。猴头菇孢子粉中含有同样存在于猴头菇实质体中的多糖,利用现有技术中猴头菇多糖的提取方式,如利用热水提取法、酸或碱提取法、发酵提取法等,但是前者提取率低,而且耗时长,后者是利用化学方法破坏细胞结构提取多糖的方法,在破坏细胞壁等结构的同时,也会破坏多糖的结构,导致多糖的功能受损。申请人前期对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920754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其采在酶法提取之前采用磨浆的方式对猴头菇进行破碎,在经过发酵法,结合超声波处理,获得猴头菇多糖,所得多糖破坏程度高,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低,导致所得多糖的功效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多糖提取得率高,且多糖的重均分子量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猴头菇孢子粉进行破壁处理,获得破壁猴头菇孢子粉;S2.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按照料液比1g∶(60-88)mL与甘露醇溶液混合,加热处理45-70min,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S3.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内通入氮气,在1-1.3MPa压力条件下,保持12min至半小时,再迅速降压至标准大气压,获得多糖粗提液;S4.将所述多糖提取液醇沉分离、浓缩、干燥,得到多糖提取物。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高压通入氮气,而随之迅速降压,借助压力差,涨破细胞;而这种处理方式对多糖中的葡聚糖结构破坏小,能保持其活性。在此之前采用甘露醇处理,所需要的高压远远低于不使用甘露醇所需要的压力,降低对设备的要求。申请人通过实验验证,使用甘露醇的前提下,压力采用1-1.3MPa所达到的效果,在不使用甘露醇时,需要5MPa以上压力。作为优选,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为12-28%。进一步优选,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为15-25%。更进一步,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为25%。作为优选,步骤S2中加热的温度为45℃~50℃。作为优选,步骤S1破壁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S-11.向孢子粉中加入前处理液,搅拌均匀,在温度为28℃~42℃下保温45min以上,得到前处理物;所述前处理液为水和甘油的混合物;S-12.所述前处理物在超低温条件下处理1.2~2h,之后在温度为72℃~100℃下中热激45-60min,得到初级处理物;S-13.对初级处理物进行梯度烘干、粉碎,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上述技术方案中,猴头菇孢子壁的导热系数极低、热量传递慢的特点,将猴头菇孢子粉在常压液氮中进行冷冻、热激交替处理,先增加孢子壁的脆性,再通过壁内外的温差而产生热应力导致破壁现象发生。水和甘油的混合物形成油包水微团,前处理液进入孢子内壁,在超低温条件下,水成冰,而油包水微团不会成冰状,前处理液处于半结冰状态,在进行S-12步骤时,在控制的时间内,更易于破壁。作为优选,所述前处理液中水与甘油的体积比为1:3.5-6.8。水与甘油的体积比决定前处理液的效果,甘油量过少或过多,导致冷冻、热激的处理效果差。作为优选,步骤S-11中,孢子粉的加入量为每升前处理液中加入280-320g。作为优选,步骤S-13重复2-3次。作为优选,醇沉分离步骤为:在步骤S3所述的多糖粗提液中按体积比1:4缓缓加入体积浓度90-95%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沉淀6-24小时后,吸去上清液,收集下部液体。作为优选,梯度烘干是指依次在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下进行处理,第一温度为112-120℃、第二温度为78-90℃、第三温度为34-48℃。作为优选,梯度烘干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之间的温差不超过40℃。作为优选,粉碎方式采用高压匀质粉碎。作为优选,高压匀质粉碎的压力为135-145MPa。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多糖提取得率高,且多糖的重均分子量高,对设备要求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以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优化,这些改进和优化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以下内容中所涉及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如未特别说明则为市售品。实施例1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猴头菇孢子粉进行气流粉碎,获得破壁猴头菇孢子粉;S2.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按照料液比1g∶60mL与质量浓度为28%的甘露醇溶液混合,加热至45℃处理70min,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S3.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内通入氮气,在1MPa压力条件下,保持12min,再迅速降压至标准大气压,获得多糖粗提液;S4.在步骤S3所述的多糖粗提液中按体积比1:4缓缓加入体积浓度95%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沉淀12小时后,吸去上清液,下部液体进行浓缩、离心分离,沉淀干燥即为多糖提取物。经测定,猴头菇孢子粉的破壁率为55.4%,多糖得率为16.6%。实施例2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猴头菇孢子粉进行破壁粉碎,获得破壁猴头菇孢子粉;具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S-11.向孢子粉中加入前处理液,加入量按照每升前处理液中加入290±10g孢子粉,搅拌均匀,在温度为42℃下保温45min,得到前处理物;所述前处理液为纯净水和甘油的混合物,其中,水与甘油的体积比为1:3.5;S-12.所述前处理物在零下二十五摄氏度条件下处理70-75min,之后在温度为75±2℃下中热激60min,得到初级处理物;S-13.对初级处理物依次在115℃、第二温度为80℃、第三温度为45℃温度下烘干,再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S2.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按照料液比1g∶88mL与质量浓度为12%的甘露醇溶液混合,加热至50℃处理45min,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S3.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内通入氮气,在1.1MPa压力条件下,保持30min,再迅速降压至标准大气压,获得多糖粗提液;S4.在步骤S3所述的多糖粗提液中按体积比1:4缓缓加入体积浓度90%乙醇,搅拌均匀,静置沉淀24小时后,吸去上清液,下部液体进行浓缩、离心分离,沉淀干燥即为多糖提取物。经测定,猴头菇孢子粉的破壁率为95.4%,多糖得率为20.7%。实施例3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猴头菇孢子粉进行破壁处理,获得破壁猴头菇孢子粉;/nS2.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按照料液比1g∶(60~88)mL与甘露醇溶液混合,加热处理45-70min,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nS3.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内通入氮气,在1~1.3MPa压力条件下,保持12min至半小时,再迅速降压至标准大气压,获得多糖粗提液;/nS4.将所述多糖提取液醇沉分离、浓缩、干燥,得到多糖提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猴头菇孢子粉进行破壁处理,获得破壁猴头菇孢子粉;
S2.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按照料液比1g∶(60~88)mL与甘露醇溶液混合,加热处理45-70min,得到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
S3.破壁猴头菇孢子粉溶液内通入氮气,在1~1.3MPa压力条件下,保持12min至半小时,再迅速降压至标准大气压,获得多糖粗提液;
S4.将所述多糖提取液醇沉分离、浓缩、干燥,得到多糖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为12~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加热的温度为45℃~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甘露醇的质量浓度为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猴头菇孢子粉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破壁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S-11.向孢子粉中加入前处理液,搅拌均匀,在温度为28℃~42℃下保温45min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勇方丽金郑秋芳叶艳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