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29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由下列物质制成:农家粪、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菌渣、红薯叶、苜蓿草、橘子皮、动物内脏下脚料、发酵剂、复合生物质碳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碳基肥的原料组成简单,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土质品质,预防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含量。

A carbon based fertilizer for improving soil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基肥料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
技术介绍
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植物、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或人为作用使得很多土壤出现盐碱化的趋势,从而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世界大约20%的灌溉农业用地受到盐碱化的影响,我国约有1亿hm2盐碱土壤,干旱、不合理耕作、落后的排水设备、设施栽培等因素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日益加重,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除了盐碱、干旱污染外,还有土壤饱受重金属等污染源污染,其多与工业废水排放有关,通常上述几种污染相互关联,对土壤造成的损伤较大。为了更好的恢复利用土壤资源,现在人们尝试用很多种办法来进行修复,如现有专利文件CN105062499A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的三步改良方法,具体公开了先制备甘蔗渣吸附剂和发酵物料,再向盐碱地中撒施磷石膏粉,然后再撒施甘蔗渣吸附剂、聚硅酸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和硅藻土,最后再撒施发酵物料,每次撒施后都进行旋耕,前后共需要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需要的时间较长,并且使用的甘蔗渣吸附剂只能进行简单的吸附,聚硅酸硫酸铁和聚合硅酸铝铁只是作为絮凝剂,效果一般。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想到在进行施肥改善土壤营养含量的同时进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附分解去除,常见的如在肥料中添加活性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品质,但其存在吸附能力一般、效率低、效果单一等问题,对于被多种污染源污染的土壤修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5~60份农家粪、10~15份小麦秸秆、5~10份玉米秸秆、3~5份菌渣、7~10份红薯叶、2~4份苜蓿草、1~2份橘子皮、8~10份动物内脏下脚料、1~3份发酵剂、9~12份复合生物质碳粉。优选的,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5份农家粪、13份小麦秸秆、8份玉米秸秆、4份菌渣、9份红薯叶、3份苜蓿草、1.5份橘子皮、9份动物内脏下脚料、2份发酵剂、11份复合生物质碳粉。进一步的,所述的农家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菌渣为香菇菌渣、蘑菇菌渣、木耳菌渣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剂为微生物发酵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生物质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岭土、砭石粉、稻壳共同投入到研磨机内,然后再向研磨机内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不断研磨处理4~5h后取出过滤,再经焙烧处理后得混合粉Ⅰ备用;b.将步骤a所得的混合粉Ⅰ浸入到80~85℃的水中不断搅拌处理2~3h,然后再向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调节至中性,最后再经过滤后得混合粉Ⅱ备用;c.将步骤b所得的混合粉Ⅱ、明胶、壳聚糖、淀粉、水共同投入到搅拌罐内,搅拌处理5~7h后取出,再经真空干燥处理后粉碎过200目即可。进一步的,步骤a所述的高岭土、砭石粉、稻壳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8~10:2~3:30~35;所述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4~5mol/L,氢氧化钾溶液的加入量是高岭土、砭石粉、稻壳总质量的5~5.5倍;所述的焙烧处理时环境为氩气,温度为480~500℃。进一步的,步骤b所述的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3~4mol/L。进一步的,步骤c所述的步骤b所得的混合粉Ⅱ、明胶、壳聚糖、淀粉、水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25~30:6~9:5~8:3~5:95~100;所述的搅拌处理时控制搅拌的转速为700~750转/分钟;所述的真空干燥处理时控制干燥的温度为90~95℃。本专利技术对碳基肥进行了优化配制,其中以农家粪为主要成分,保证了肥料充分的有机质含量,利于改善土壤的品质,添加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菌渣、红薯叶、苜蓿草能够进一步的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纤维素类的成分存在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盐渍化、板结现象的发生,动物内脏下脚料的添加丰富了土壤的元素含量,并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为了进一步提升肥料的使用效果,又制备添加了一种复合生物质碳粉成分,此复合生物质碳粉与常规的生物质碳粉不同,具有吸附能力更强、活性更高、修复土壤能力更强的作用,其中添加的高岭土和砭石粉成分能降低整体的成本,同时与稻壳制成的生物碳粉混合后形成了孔洞更为复杂的混合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砭石粉因具有特殊的能量场效应,可促进微生物的复制生长,利于土壤土质的恢复,之后又将其共同与明胶、壳聚糖、淀粉共同混合制备,进一步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联固定更稳固、纵横交联网络更复杂的混合颗粒,其对多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能力明显提升,稳定保证了对土壤的修复效果。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碳基肥的原料组成简单,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土质品质,预防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含量,施用效果好、实用价值高。附图说明图1为各实施例对应的实验数据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5~60份农家粪、10~15份小麦秸秆、5~10份玉米秸秆、3~5份菌渣、7~10份红薯叶、2~4份苜蓿草、1~2份橘子皮、8~10份动物内脏下脚料、1~3份发酵剂、9~12份复合生物质碳粉。优选的,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55份农家粪、13份小麦秸秆、8份玉米秸秆、4份菌渣、9份红薯叶、3份苜蓿草、1.5份橘子皮、9份动物内脏下脚料、2份发酵剂、11份复合生物质碳粉。进一步的,所述的农家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菌渣为香菇菌渣、蘑菇菌渣、木耳菌渣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剂为微生物发酵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生物质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高岭土、砭石粉、稻壳共同投入到研磨机内,然后再向研磨机内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不断研磨处理4~5h后取出过滤,再经焙烧处理后得混合粉Ⅰ备用;b.将步骤a所得的混合粉Ⅰ浸入到80~85℃的水中不断搅拌处理2~3h,然后再向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调节至中性,最后再经过滤后得混合粉Ⅱ备用;c.将步骤b所得的混合粉Ⅱ、明胶、壳聚糖、淀粉、水共同投入到搅拌罐内,搅拌处理5~7h后取出,再经真空干燥处理后粉碎过200目即可。进一步的,步骤a所述的高岭土、砭石粉、稻壳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8~10:2~3:30~35;所述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4~5mol/L,氢氧化钾溶液的加入量是高岭土、砭石粉、稻壳总质量的5~5.5倍;所述的焙烧处理时环境为氩气,温度为480~500℃。进一步的,步骤b所述的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3~4mol/L。进一步的,步骤c所述的步骤b所得的混合粉Ⅱ、明胶、壳聚糖、淀粉、水共同混合时对应的重量比为25~30: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n55~60份农家粪、10~15份小麦秸秆、5~10份玉米秸秆、3~5份菌渣、7~10份红薯叶、2~4份苜蓿草、1~2份橘子皮、8~10份动物内脏下脚料、1~3份发酵剂、9~12份复合生物质碳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55~60份农家粪、10~15份小麦秸秆、5~10份玉米秸秆、3~5份菌渣、7~10份红薯叶、2~4份苜蓿草、1~2份橘子皮、8~10份动物内脏下脚料、1~3份发酵剂、9~12份复合生物质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55份农家粪、13份小麦秸秆、8份玉米秸秆、4份菌渣、9份红薯叶、3份苜蓿草、1.5份橘子皮、9份动物内脏下脚料、2份发酵剂、11份复合生物质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家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渣为香菇菌渣、蘑菇菌渣、木耳菌渣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剂为微生物发酵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土壤土质品质的碳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生物质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高岭土、砭石粉、稻壳共同投入到研磨机内,然后再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宗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