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16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包括:机翼、机翼前梁接头、机翼后梁接头、机翼翼梢肋板、机身前接头和机身后接头;其中,所述机翼翼梢肋板与所述机翼相连接;所述机翼前梁接头和所述机翼后梁接头分别与所述机翼翼梢肋板相连接;所述机身前接头设置有机身前接头衬套,所述机身后接头设置有机身后接头衬套,所述机翼前梁接头设置有机翼前梁接头衬套,所述机翼后梁接头设置有机翼后梁接头衬套;所述机身前接头与所述机翼前梁接头相连接;所述机身后接头与所述机翼后梁接头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方便将机翼接头插进机身接头,并且插进过程不容易卡滞的装置,节约人力与时间。

A connecting device of UAV wing and fusel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中高空无人机是我国急需发展的重大军事装备项目。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是中高空固定翼无人机的关键结构部件;机翼与机身的连接也是无人机装配的重要工序。现有的连接装置存在的问题为:机翼前梁和后梁接头分别与机身接头的间距很小,较难插接进机身接头,当机翼重量较大,此问题更被凸显;机翼接头插接进机身接头后,较难判断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是否对正,即使对正后,在机身中部连接机身接头与机翼接头仍然存在操作空间狭小与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能方便将机翼接头插进机身接头,并且插进过程不容易卡滞的装置,节约人力与时间。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包括:机翼、机翼前梁接头、机翼后梁接头、机翼翼梢肋板、机身前接头和机身后接头;其中,所述机翼翼梢肋板与所述机翼相连接;所述机翼前梁接头和所述机翼后梁接头分别与所述机翼翼梢肋板相连接;所述机身前接头设置有机身前接头衬套,所述机身后接头设置有机身后接头衬套,所述机翼前梁接头设置有机翼前梁接头衬套,所述机翼后梁接头设置有机翼后梁接头衬套;所述机身前接头与所述机翼前梁接头相连接;所述机身后接头与所述机翼后梁接头相连接。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前梁接头包括第一插接端头,所述机身前接头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机翼前梁接头的插接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一U型槽内。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前梁接头的第一插接端头包括第一安装侧面和第二安装侧面,所述机身前接头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包括第三安装侧面和第四安装侧面,所述第一安装侧面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面为内拔模,所述第三安装侧面和所述第四安装侧面为外拔模,所述第一安装侧面、所述第二安装侧面、所述第三安装侧面和所述第四安装侧面的拔模斜度均相等。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后梁接头包括第二插接端头,所述机身后接头设置有第二U型槽,所述机翼后梁接头的第二插接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二U型槽内。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后梁接头的第二插接端头包括第四安装侧面和第五安装侧面,所述第二U型槽包括第六安装侧面和第七安装侧面,所述第四安装侧面和第五安装侧面为内拔模,所述第六安装侧面和第七安装侧面为外拔模,所述第四安装侧面、所述第五安装侧面、所述第六安装侧面和所述第七安装侧面的拔模斜度均相等。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还包括:机翼前梁接头衬套和机身前接头衬套;其中,所述机翼前梁接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机身前接头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机翼前梁接头衬套设置于第一安装孔,所述机身前接头衬套设置于第二安装孔,螺钉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螺母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机翼前梁接头和所述机身前接头相连接。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还包括:机翼后梁接头衬套和机身后接头衬套;其中,所述机翼后梁接头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机身后接头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机翼后梁接头衬套设置于第三安装孔,所述机身后接头衬套设置于第四安装孔,螺钉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与螺母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机翼后梁接头和所述机身后接头相连接。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身前接头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其中,第一限位凸台使得机翼前梁接头的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轴线和机身前接头的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后梁接头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其中,第二限位凸台使得机翼后梁接头的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轴线和机身后接头的第四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前梁接头开设有第三U型槽,所述机身前接头包括第三插接端头,所述第三插接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三U型槽内。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第三U型槽包括第九安装侧面和第十安装侧面,所述第三插接端头包括第十一安装侧面和第十二安装侧面,第九安装侧面和第十安装侧面为外拔模,第十一安装侧面和第十二安装侧面为内拔模,第九安装侧面、第十安装侧面、第十一安装侧面和第十二安装侧面的拔模斜度均相等。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机翼后梁接头开设有第四U型槽,所述机身后接头包括第四插接端头,所述第四插接端头插设于所述第四U型槽内。上述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中,所述第四U型槽包括第十三安装侧面和第十四安装侧面,所述第四插接端头包括第十五安装侧面和第十六安装侧面,所述第十三安装侧面和第十四安装侧面为外拔模,所述第十五安装侧面和第十六安装侧面为内拔模,所述第十三安装侧面、所述第十四安装侧面、所述第十五安装侧面和所述第十六安装侧面的拔模斜度均相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机翼与机身接头均采用拔模结构形式,大大降低了将机翼前梁接头与机翼后梁接头分别同时插入机身前接头与机身后接头的难度,减少了反复工作,提高了装配速度。(2)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形式,降低了人为判断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安装孔分别对正的难度,可节省人力和时间。(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式简单,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分解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分解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机身前接头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机翼及机身装配主视图;图5为图4的A-A面截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的轴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机翼与机身框的轴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分解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分解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装配主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装配侧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机翼接头与机身接头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包括机翼1、机翼前梁接头2、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1)、机翼前梁接头(2)、机翼后梁接头(3)、机翼翼梢肋板(10)、机身前接头(4)和机身后接头(5);其中,/n所述机翼翼梢肋板(10)与所述机翼(1)相连接;/n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和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分别与所述机翼翼梢肋板(10)相连接;/n所述机身前接头(4)设置有机身前接头衬套(20),所述机身后接头(5)设置有机身后接头衬套(22),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设置有机翼前梁接头衬套(19),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设置有机翼后梁接头衬套(21);/n所述机身前接头(4)与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相连接;/n所述机身后接头(5)与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1)、机翼前梁接头(2)、机翼后梁接头(3)、机翼翼梢肋板(10)、机身前接头(4)和机身后接头(5);其中,
所述机翼翼梢肋板(10)与所述机翼(1)相连接;
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和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分别与所述机翼翼梢肋板(10)相连接;
所述机身前接头(4)设置有机身前接头衬套(20),所述机身后接头(5)设置有机身后接头衬套(22),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设置有机翼前梁接头衬套(19),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设置有机翼后梁接头衬套(21);
所述机身前接头(4)与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相连接;
所述机身后接头(5)与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包括第一插接端头,所述机身前接头(4)设置有第一U型槽(23),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的插接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一U型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前梁接头(2)的第一插接端头包括第一安装侧面(11)和第二安装侧面(12),所述机身前接头(4)设置有第一U型槽(23),第一U型槽(23)包括第三安装侧面(13)和第四安装侧面(14),所述第一安装侧面(11)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面(12)为内拔模,所述第三安装侧面(13)和所述第四安装侧面(14)为外拔模,所述第一安装侧面(11)、所述第二安装侧面(12)、所述第三安装侧面(13)和所述第四安装侧面(14)的拔模斜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包括第二插接端头,所述机身后接头(5)设置有第二U型槽(24),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的第二插接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二U型槽(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后梁接头(3)的第二插接端头包括第四安装侧面(15)和第五安装侧面(16),所述第二U型槽(24)包括第六安装侧面(17)和第七安装侧面(18),所述第四安装侧面(15)和第五安装侧面(16)为内拔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文博甘发金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