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玟荪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81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血液采集技术领域,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采血针连接到全血收集外管上;使用采血针进行穿刺,通过按压推压组件进行全血采集,共采集3ml—5ml全血到全血收集外管中;手持全血采集外管左右摇晃20s—40s,使内部全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将全血收集外管放置在放置架上静置4min—6min,使用推压组件对全血进行加压过滤,并使过滤得到的血浆收集到血浆采集管中;将血浆采集管取下,然后密封待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流程简单,便于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血浆的采集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

A plasma col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采集
,具体为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机构用于临床检验的血液标本一般通过采集人体静脉、动脉或末梢(手指指端、足跟或耳垂)血液获得,血液标本的类型分为全血、血清和血浆。血浆是血液离体后经抗凝处理自然沉淀或离心后的不含血液有形成分的淡黄色液体。血浆标本在临床实验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用来测定人体血液的生物化学成分、免疫学指标、凝血机能及基因分析等等。传统的血浆采集多是通过全集全血,然后经离心沉淀得到血浆。由于离心机较为沉重,所以只能将采集的全血保存,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血浆采集,因此耗费的时间较长,容易延误临床的疾病治疗,随着对临床治疗要求的提高,离心方法采集全血的越来越不适应POCT(即时检验)的检验要求。同时,在采集多人的血浆样本时,如采用离心法采集,则需要先逐个采集全血,待全血样本完全采集后再进行离心采集血浆,同样使血浆的采集效率降低,而且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采集血浆方法耗时、效力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采血针连接到全血收集外管上;使用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通过按压推压组件进行全血采集,共采集3ml—5ml全血到全血收集外管中;手持全血采集外管左右摇晃20s—40s,使内部全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将全血收集外管静置4min—6min,使用推压组件对全血进行加压过滤,并使过滤得到的血浆收集到血浆采集管中;将血浆采集管取下,然后密封待用。进一步地,所述抗凝剂为预装入全血收集外管中,无需再使用前添加,更大程度的简化了采集血浆的操作流程,也避免了造成外界对全血的污染。进一步地,所述推压组件安装在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内部,通过按压所述推压组件可以使全血进入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内,释放后所述推压组件可以自动对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加压,从而可以在加压过滤阶段彻底解放医护人员的双手,使其可以操作其他工作,既大大缩短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进一步地,所述血浆采集管和所述全血收集外管通过鲁尔接头连接,连接更紧密,可以防止泄露。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装置,包括全血收集外管和推压组件,所述推压组件位于所述全血收集外管的内部,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前端设置有抽血口,所述抽血口内侧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前端还设置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内放置有滤血膜,所述过滤口外部安装有血浆采集管,所述推压组件包括密封垫、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通过按压所述第二推杆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反向运动,从而所述第一推杆可以带动密封垫运动使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内形成负压,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之间还设置有复压装置,所述复压装置可以在取消按压所述第二推杆时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向初始位置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杆一端内侧设置有齿轮,其另一端设置有按压片,所述第一推杆表面设置有和所述齿轮向对应的齿条,且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可通过齿轮和齿轮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第二推杆和第一推杆的反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复压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杆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外侧设置有夹持部,方便在操作时用手指进行夹持。进一步地,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用于放置全血采集外管,下支架用于放置血浆采集管。进一步地,所述血浆采集管包括管体以及管塞,方便进行密封保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采集方法通过将全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再通过加压方式过滤方式采集血浆,采集方式简单,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采集装置通过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配合,可以单手快速完成全血采集,然后依靠复压装置可以自动完成全血的加压过滤,可以有效简化采集血浆的流程并节省采集血浆的时间,有效减少了病患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而且在大范围取样时可以有效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放置状态主视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血浆采集管示意图。图中:1全血收集外管、11过滤口、12抽血口、13单向阀、2血浆采集管、21管体、22管塞、3推压组件、31密封垫、32第一推杆、33齿轮、34第二推杆、35按压片、4夹持部、5滤血膜、6弹簧、7放置架、71上支架、72下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第一”及“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而不表示特定的次序关系或先后顺序;此外,术语“一端”、“另一端”、“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采血针连接到全血收集外管1上;S2、使用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通过按压推压组件3进行全血采集,共采集3ml—5ml全血到全血收集外管1中,保证血浆检验用量充足;S3、手持全血采集外管1左右摇晃20s—40s,使内部全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S4、将全血收集外管1放置在放置架7上静置4min—6min,使用推压组件3对全血进行加压过滤,并使过滤得到的血浆收集到血浆采集管2中;S5、将血浆采集管2取下,然后密封待用。其中,抗凝剂为提前预装入全血收集外管1中,而无需再单独加入。而推压组件3是安装在全血收集外管1内部,通过按压推压组件3即可使全血收集外管1内部形成负压,使全血进入,在释放推压组件3后,推压组件3可以自动复位,在此过程中会完成对全血加压过滤,使过滤后的血浆进入血浆采集管2中。其中,血浆采集管2通过鲁尔接头和全血收集外管1连接,摘取方便。参照图2-5,根据以上采集方法得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装置,包括全血收集外管1和推压组件3,其中推压组件3位于全血收集外管1的内部,全血收集外管1前端设置有抽血口12,抽血口12内侧安装有单向阀13,单向阀13可以全血进入全血收集外管1内部,全血收集外管1前端还设置有过滤口11,过滤口11内放置有滤血膜5,滤血膜5用于过滤全血中的红细胞等物质,过滤口11外部安装有血浆采集管2,推压组件3包括密封垫31、第一推杆32和第二推杆34,在第二推杆34一端内侧设置有齿轮33,在其另一端设置有按压片35,在第一推杆32表面设置有和齿轮33向对应的齿条,且齿轮33和齿条啮合,通过按压第二推杆34,可以使齿轮33带动齿条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推杆32反向运动,使第一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采血针连接到全血收集外管上;/n使用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通过按压推压组件进行全血采集,共采集3ml—5ml全血到全血收集外管中;/n手持全血采集外管左右摇晃20s—40s,使内部全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n将全血收集外管静置4min—6min,使用推压组件对全血进行加压过滤,并使过滤得到的血浆收集到血浆采集管中;/n将血浆采集管取下,然后密封待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血针连接到全血收集外管上;
使用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通过按压推压组件进行全血采集,共采集3ml—5ml全血到全血收集外管中;
手持全血采集外管左右摇晃20s—40s,使内部全血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将全血收集外管静置4min—6min,使用推压组件对全血进行加压过滤,并使过滤得到的血浆收集到血浆采集管中;
将血浆采集管取下,然后密封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剂为预装入全血收集外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组件安装在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内部,通过按压所述推压组件可以使全血进入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内,释放后所述推压组件可以自动对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加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采集管和所述全血收集外管通过鲁尔接头连接。


5.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全血收集外管和推压组件,所述推压组件位于所述全血收集外管的内部,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前端设置有抽血口,所述抽血口内侧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全血收集外管前端还设置有过滤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玟荪
申请(专利权)人:陈玟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