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包括与手机充电接口连接的连接端和与连接端配合的充电端;连接端包括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连接的接头和与接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接头之间通过线缆连接;充电端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充电插头,第二连接部和充电插头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手机充电接口通过FPC柔性软排线连接手机充电接口,然后将另一充电接头通过粘胶固定在手机或者手机壳背面,避免手机充电接口经常插拔容易造成损坏、维修困难、费用高的问题。
Multi function mobile phone charging interface protection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口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上进行充电或者设备连接接口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手机充电接口在使用时由于经常性的插拔或者边充电边玩时会拉扯数据线,或者经常性在灰尘较多的环境中实用手机时会造成手机充电接口的损坏或者充电接触不良,造成充电慢或者无法充电的问题,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而维修时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很高,且需要拆卸手机,对手机内部有损坏。且更换新的充电口时,充电口焊接焊盘的部位容易再次脱落造成接触不良,使得维修一次使用时间不长。而有些手机的充电接口比较复杂,需要先拆卸屏幕才能拆处充电口,对于维修来说,风险较大,当维修人员技术不高时,会造成手机本身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充电接口连接的连接端和与连接端配合的充电端;所述连接端包括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连接的接头和与接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接头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充电端包括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充电插头,第二连接部和充电插头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点状触点或由多个同心环组成的环形触点,点状触点或环形触点通过线缆与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点状触点相配合进行充电的插孔或者与环形触点相配合进行充电的触点,点状触点或环形触点通过线缆与充电插头连接。所述充电插头为与适配器连接的通用插头或者与插孔连接的适配器或者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相同的插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第二连接部固定在第二底座上,第一底座为磁铁或含铁金属,第二底座为能够与第一底座吸合在一起的磁铁或者含铁金属。所述第一底座与便携式设备的保护壳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底座下部设置固定装置,第一底座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便携式设备的背部或者便携式设备的保护壳外部。所述第一底座具有中空的结构,第一连接部的点状触点或环形触点位于中空结构中,且点状触点或环形触点的顶部不高于第一底座的上平面;所述第二底座具有能够插入到第一底座的中空处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内设置与点状触点相配合进行充电的插孔或者与环形触点相配合进行充电的触点。所述点状触点或者环装触点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下部,固定座下部固定第四底座,第四底座下部固定第五底座,第五底座下部设置胶粘层;充电线从固定座下方进入固定座后,连接上部的点状触点或环形触点,然后通过第五底座对下部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座外部固定设置固定环,第一底座和第四底座均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固定环与固定座之间具有连通孔,连通孔处连接备用充电接口,备用充电接口与充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四底座的边缘部分形成环形轨道,环形轨道内具有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拉环;滑块的侧部设置开口。所述第二底座后部设置第三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具有能够缠绕线缆的立柱;所述第三底座为含铁金属材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第三底座连接在固定座本体上;所述固定座本体为手机支架或者充电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手机充电接口通过FPC柔性软排线连接手机充电接口,然后将另一充电接头通过粘胶固定在手机或者手机壳背面,避免手机充电接口经常插拔容易造成损坏、维修困难、费用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端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充电端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端的示意图二。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端的示意图三。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充电端的示意图二。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固定座的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的固定座的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连接端的示意图四。图12为本技术的充电端的示意图三。图13为本技术连接端的剖面图。图14为图13的A-A视图一。图15为图13的A-A-视图二。图16为充电端的剖面图。图17为吸附底座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线缆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该装置能够对便携式设备的充电接口进行保护,防止插拔次数过多造成的接口损坏。其应用场景可以为现有的手机、平板等便携式设备。本技术的装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连接端1连接便携式设备的充电接口,另一部分作为充电端2,充电端2和连接端1配合使用。如图1所示,连接端1包括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连接的接头11和第一连接部12,接头11和第一连接部12之间通过线缆13连接。如图2所示,充电端包括与第一连接部12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通过线缆23与充电插头21连接。充电插头21可为能够插接在适配器上的通用插头,也可为能够直接插接在插孔中的适配器,也可以为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相同的插口,用于连接耳机、电脑等设备。上述的线缆13可选择现有的软排线,例如FPC软排线,线缆23可选择现有的软导线;由于数据线缆接头在使用时容易弯折损坏,因此,该线缆23的一端插入到原装的充电适配器中后,由于线缆23柔软且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能够将充电适配器的充电接口的一部分受力转移至线缆23上,而线缆23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不易损坏。上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与之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2可以作为充电装置应用于现有的便携式设备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为方便使用,第一连接部12的后部可设置能够粘在便携式设备或者手机外部上的胶体,该胶体作为胶粘层,能够粘贴在便携式设备的后部,其应用时类似现有使用的手机粘贴式支架,手机非充电情况下可作为手机支架使用,避免在手机上增加过多其它设备。为防止正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连接端的线缆13对使用者造成影响,线缆13的一侧面上可设置能够粘贴在手机或者手机壳背面的胶体,直接将线缆粘贴在手机或者手机壳背面,如需更换连接端1时,再撕掉第一连接部12和线缆进行更换。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部12具有触点形式的接头,触点通过线缆13与便携式设备的充电接口的接头11连接,使触点作为日常充电时插拔的接头,当触点式的连接部损坏时,更换方便,代价低。而与第一连接部12的触点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2具有与触点对应的凹陷触头,当需要对便携式设备进行充电时,将第一连接部12的触点插入到第二连接部22的凹陷触头中,再将充电插头21插在电源上,即可进行充电。如图2和图11所示,第一连接部12的触点可以为点状触点14或者环状触点31,而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2上的触点为与之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充电接口连接的连接端(1)和与连接端(1)配合的充电端(2);/n所述连接端(1)包括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连接的接头(11)和与接头(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接头(1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n所述充电端(2)包括与第一连接部(12)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和充电插头(21),第二连接部(22)和充电插头(2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充电接口连接的连接端(1)和与连接端(1)配合的充电端(2);
所述连接端(1)包括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连接的接头(11)和与接头(1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接头(1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
所述充电端(2)包括与第一连接部(12)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和充电插头(21),第二连接部(22)和充电插头(21)之间通过线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12)包括点状触点(14)或由多个同心环组成的环形触点(31),点状触点(14)或环形触点(31)通过线缆(13)与接头(11)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22)包括与点状触点(14)相配合进行充电的插孔(24)或者与环形触点(31)相配合进行充电的触点(32),点状触点(14)或环形触点(31)通过线缆与充电插头(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插头(21)为与适配器连接的通用插头或者与插孔连接的适配器或者与便携式设备的尾插口相同的插口;
所述第一连接部(12)固定在第一底座(15)上,第二连接部(22)固定在第二底座(25)上,第一底座(15)为磁铁或含铁金属,第二底座(25)为能够与第一底座(15)吸合在一起的磁铁或者含铁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座(15)与便携式设备的保护壳为一体结构;
或者
所述第一底座(15)下部设置固定装置,第一底座(15)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便携式设备的背部或者便携式设备的保护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充电接口保护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座(15)具有中空的结构,第一连接部(12)的点状触点或环形触点位于中空结构中,且点状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超,
申请(专利权)人:黄广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