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23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阀,适用于大流量机器;包括阀体端和调压端;所述调压端与所述阀体端共轴,所述调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端上侧;所述阀体端还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盖,导套,进液口,溢液口;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方,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配合形成阀体中空腔体;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溢液口成直角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进液口自所述阀体的一侧外壁贯通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溢液口自所述阀体的底侧外壁贯通于所述阀体中空腔体;所述导套,阀芯,阀座自上至下依次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通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直通阀。
技术介绍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以液体作为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液压传动的诸多优点现已被各行业认可和采纳。已公开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7314141A,专利名称:直通阀及直通阀控制水压的方法,申请日:20170616,其公开了一种直通阀及直通阀控制水压的方法,涉及流体控制
,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在直通阀内设置感应控制组件,使直通阀既可以控制水的压力又可以控制水的流量。其中直通阀的主要技术方案为:直通阀主体,其包括进水口,流水管路和出水口;感应控制组件,其包括控制盖,第一密封件,感应件和弹性件,控制盖设置在直通阀主体内,控制盖为T字型结构,T字型结构的头部顶端内设有一个凹槽,第一密封件设置在凹槽内,并与流水管路连接,T字型结构的头部的中间部设有一个环形凹槽,感应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弹性件设置在T字型结构的突出部上,限位件,其设置在直通阀主体内,并位于控制盖和所述出水口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阀,适用于大流量机器。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通阀,包括阀体端和调压端;所述调压端与所述阀体端共轴,所述调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端上侧;所述阀体端还包括阀体3,阀座4,阀芯5,阀盖8,导套9,进液口20,溢液口21;所述阀盖8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方,所述阀盖8与所述阀体3配合形成阀体中空腔体;所述进液口20与所述溢液口21成直角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所述进液口20自所述阀体3的一侧外壁贯通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溢液口21自所述阀体3的底侧外壁贯通于所述阀体中空腔体;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自上至下依次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溢液口21共轴;所述调压端还包括芯轴14,弹簧15,调整螺套17,手柄18,弹簧筒19;所述弹簧筒19的下端固定套接在所述阀盖8上,所述弹簧筒19的上端与所述调整螺套17固定连接形成弹簧中空腔体;所述手柄18固定在所述调整螺套17上;所述弹簧15套接在所述芯轴14上;所述芯轴14与所述阀芯5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15的两端还各设置有一个衬垫13。优选的,所述调整螺套17与所述弹簧筒19还通过圆螺母16固定连接;所述圆螺母16径向固定所述弹簧筒19与所述圆螺母16。优选的,还包括挡圈和密封圈;所述挡圈和密封圈配合设置有三组;第一组挡圈和密封圈1设置在所述阀座4与所述阀体3之间;第二组挡圈和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导套9与所述阀体3之间;第三组挡圈和密封圈11设置在所述导套9与所述阀芯5之间。优选的,所述阀体端还包括螺钉10,所述阀盖8与所述阀体3通过所述螺钉10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阀芯5靠近所述进液口20的一侧还设置向中心轴弯曲的弧面。优选的,所述溢液口21的直径小于所述阀芯5与阀座4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接受示意图;图中,1.第一组挡圈和密封圈;3.阀体;4.阀座;5.阀芯;6.第二组挡圈和密封圈;8.阀盖;9.导套;10.螺钉;11.第三组挡圈和密封圈;14.芯轴;15.弹簧;16.圆螺母;17.调整螺套;18.手柄;19.弹簧筒;20.进液口;21.溢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通阀,包括阀体端和调压端;所述调压端与所述阀体端共轴,所述调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端上侧;所述阀体端还包括阀体3,阀座4,阀芯5,阀盖8,导套9,进液口20,溢液口21;所述阀盖8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方,所述阀盖8与所述阀体3配合形成阀体中空腔体;所述进液口20与所述溢液口21成直角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所述进液口20自所述阀体3的一侧外壁贯通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溢液口21自所述阀体3的底侧外壁贯通于所述阀体中空腔体;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自上至下依次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溢液口21共轴;所述调压端还包括芯轴14,弹簧15,调整螺套17,手柄18,弹簧筒19;所述弹簧筒19的下端固定套接在所述阀盖8上,所述弹簧筒19的上端与所述调整螺套17固定连接形成弹簧中空腔体;所述手柄18固定在所述调整螺套17上,用于调节弹簧压力,从而调节整个直通阀的压力;所述弹簧15套接在所述芯轴14上;所述芯轴14与所述阀芯5固定连接。所述导套9底部内侧边缘还设置有楔面,液体自进液口20进入,通过导套9底部楔面处的空隙,将阀芯5向上顶,此时调压端的弹簧受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弹簧15的两端还各设置有一个衬垫13。所述衬垫13用于减少弹簧15两端对于调整螺套17和阀盖8的磨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调整螺套17与所述弹簧筒19还通过圆螺母16固定连接;所述圆螺母16径向固定所述弹簧筒19与所述圆螺母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挡圈和密封圈;所述挡圈和密封圈配合设置有三组;第一组挡圈和密封圈1设置在所述阀座4与所述阀体3之间;第二组挡圈和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导套9与所述阀体3之间;第三组挡圈和密封圈11设置在所述导套9与所述阀芯5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阀体端还包括螺钉10,所述阀盖8与所述阀体3通过所述螺钉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阀芯5靠近所述进液口20的一侧还设置向中心轴弯曲的弧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溢液口21的直径小于所述阀芯5与阀座4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通阀,包括阀体端和调压端;所述调压端与所述阀体端共轴,所述调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端上侧;/n其特征在于,/n所述阀体端还包括阀体(3),阀座(4),阀芯(5),阀盖(8),导套(9),进液口(20),溢液口(21);/n所述阀盖(8)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方,所述阀盖(8)与所述阀体(3)配合形成阀体中空腔体;/n所述进液口(20)与所述溢液口(21)成直角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所述进液口(20)自所述阀体(3)的一侧外壁贯通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溢液口(21)自所述阀体(3)的底侧外壁贯通于所述阀体中空腔体;/n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自上至下依次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溢液口(21)共轴;/n所述调压端还包括芯轴(14),弹簧(15),调整螺套(17),手柄(18),弹簧筒(19);/n所述弹簧筒(19)的下端固定套接在所述阀盖(8)上,所述弹簧筒(19)的上端与所述调整螺套(17)固定连接形成弹簧中空腔体;所述手柄(18)固定在所述调整螺套(17)上;/n所述弹簧(15)套接在所述芯轴(14)上;所述芯轴(14)与所述阀芯(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阀,包括阀体端和调压端;所述调压端与所述阀体端共轴,所述调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端上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端还包括阀体(3),阀座(4),阀芯(5),阀盖(8),导套(9),进液口(20),溢液口(21);
所述阀盖(8)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方,所述阀盖(8)与所述阀体(3)配合形成阀体中空腔体;
所述进液口(20)与所述溢液口(21)成直角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所述进液口(20)自所述阀体(3)的一侧外壁贯通于所述中空腔体;所述溢液口(21)自所述阀体(3)的底侧外壁贯通于所述阀体中空腔体;
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自上至下依次置在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导套(9),阀芯(5),阀座(4),溢液口(21)共轴;
所述调压端还包括芯轴(14),弹簧(15),调整螺套(17),手柄(18),弹簧筒(19);
所述弹簧筒(19)的下端固定套接在所述阀盖(8)上,所述弹簧筒(19)的上端与所述调整螺套(17)固定连接形成弹簧中空腔体;所述手柄(18)固定在所述调整螺套(17)上;
所述弹簧(15)套接在所述芯轴(14)上;所述芯轴(14)与所述阀芯(5)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灵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