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13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锁芯壳体、锁芯拨头、门外连接杆、门外旋钮、门内连接杆以及门内旋钮,门外连接杆与锁芯拨头通过单向环连接,门外旋钮上设置有识别模块,门外连接杆与门内连接杆之间间隔设置,门内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门外连接杆内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滑孔,方形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由磁性材料制成,滑动杆靠近门内连接杆的一端具有与门内连接杆相适配的咬合面,滑动杆远离门内连接杆的一端与方形滑孔的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动杆向方形滑孔内滑移的复位弹性件。该电子锁芯能够直接与机械锁芯相替换,锁芯更换过程简单,且该电子锁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门锁与原有机械门锁面板、锁体无法兼容。若需将机械门锁改装为智能门锁,必须将门内面板、门外面板、锁体全部换装,换装过程繁琐,通常需要专业安装人员上门安装服务。目前,公告号为CN2045908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芯,它包括门外旋钮、门外连接杆、锁芯壳体、单向环、锁芯拨头、门内连接杆以及电机等,这种电子锁芯能够直接与机械锁芯相替换,锁芯更换过程简单,当是这种电子锁芯内需要安装微型电机,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该电子锁芯能够直接与机械锁芯相替换,锁芯更换过程简单,且该电子锁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包括锁芯壳体、设置于锁芯壳体上的锁芯拨头、门外连接杆、门外旋钮、门内连接杆以及门内旋钮,所述门外连接杆一端穿过锁芯壳体与锁芯拨头通过单向环连接,另一端与门外旋钮可拆卸连接,所述门内连接杆的一端穿过锁芯壳体与锁芯拨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门内旋钮固定连接,所述门外旋钮上设置有识别模块,所述门外连接杆与门内连接杆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门内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门外连接杆内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滑孔,所述方形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滑动杆靠近门内连接杆的一端延伸出方形滑孔外且具有与门内连接杆相适配的咬合面,所述滑动杆远离门内连接杆的一端与方形滑孔的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动杆向方形滑孔内滑移的复位弹性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形滑孔的各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均与滑动杆侧壁相抵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外连接杆通过一方形杆与门外旋钮可拆卸连接,所述方形杆的一端与门外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门外旋钮上设置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轮廓与方形杆的外轮廓相适配,所述方形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松弛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部分伸出于第一滑槽外,所述方形孔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供第一滑块滑入的嵌槽,所述第一滑块面向嵌槽一侧设置为便于方形杆插入到方形孔内的斜面,所述第一滑块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方形杆内还设置有于通电状态下驱动第一滑块向第一滑槽内滑移的第二电磁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弹性件以及嵌槽均沿方形杆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状态下同步驱动两个第一滑块滑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侧壁上设置有供第二滑块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制第二滑块滑动的挡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该电子锁芯的壳体与机械锁芯的壳体一致,因此当住户需要将机械锁芯更换为电子锁芯时,只需要将原有的机械锁芯拆下,将连接在一起的锁芯壳体、门外连接杆、门内连接杆以及门内旋钮从门内插入到安装锁芯的孔内,接着通过螺栓将锁芯壳体固定于门上,最后将门外旋钮安装到门外连接杆上即可完成该电子锁芯的安装,该电子锁芯更换简单;当住户正反向转动门内旋钮时,门内旋钮均能够通过门内连接杆带动锁芯拨头正反向旋转,使得门锁打开或反锁,因此门内的住户随时能够开门或反锁;当识别模块识别住户时,第一电磁铁通电,此时滑动杆向第一电磁铁一侧滑动至其与门内连接杆抵触,此时滑动杆的端面与门内连接杆的端面啮合,住户正反向旋转门外旋钮时,门外旋钮带动门外连接杆旋转,门外连接杆通过门内连接杆带动锁芯拨头正反向旋转,使得门锁打开或反锁,此时门外的住户能够开门或反锁;当识别模块未识别到住户时,第一电磁铁保持断电状态,此时滑动杆与门内连接杆分离,住户沿反锁方向旋转门外旋钮时,门外旋钮带动门外连接杆旋转,门外连接杆通过单向环带动锁芯拨头旋转,使得门锁反锁,此时门外的住户能够反锁,住户沿开门方向旋转门外旋钮时,门外旋钮带动门外连接杆空转,此时住户无法开门;因此门外的人只有被识别模块识别后才能够开门,保证了电子锁的安全性,且该电子锁芯结构简单,不需要使用到微型电机,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锁芯壳体;2、锁芯拨头;3、门外连接杆;31、方形滑孔;32、滑动杆;33、复位弹性件;34、滚珠;35、方形杆;351、第一滑槽;3511、第二滑槽;352、第一滑块;3521、斜面;3522、第二滑块;353、第一弹性件;354、第二电磁铁;4、门外旋钮;41、识别模块;42、方形孔;421、嵌槽;5、门内连接杆;51、第一电磁铁;6、门内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包括锁芯壳体1、设置于锁芯壳体1上的锁芯拨头2、门外连接杆3、门外旋钮4、门内连接杆5以及门内旋钮6,门外连接杆3一端穿过锁芯壳体1与锁芯拨头2通过单向环连接,另一端与门外旋钮4可拆卸连接,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穿过锁芯壳体1与锁芯拨头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门内旋钮6固定连接,门外旋钮4上设置有识别模块41,门外连接杆3与门内连接杆5之间间隔设置,门内连接杆5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51,门外连接杆3内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滑孔31,方形滑孔3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2,滑动杆32由磁性材料制成,滑动杆32靠近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延伸出方形滑孔31外且具有与门内连接杆5相适配的咬合面,滑动杆32远离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与方形滑孔31的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动杆32向方形滑孔31内滑移的复位弹性件33。识别模块41可为蓝牙、指纹、人脸识别、密码盘、NFC读卡器等;滑动杆32可由铁、钴、镍及其合金制成;复位弹性件33可采用弹簧。由于该电子锁芯的壳体与机械锁芯的壳体一致,因此当住户需要将机械锁芯更换为电子锁芯时,只需要将原有的机械锁芯拆下,将连接在一起的锁芯壳体1、门外连接杆3、门内连接杆5以及门内旋钮6从门内插入到安装锁芯的孔内,接着通过螺栓将锁芯壳体1固定于门上,最后将门外旋钮4安装到门外连接杆3上即可完成该电子锁芯的安装,该电子锁芯更换简单;当住户正反向转动门内旋钮6时,门内旋钮6均能够通过门内连接杆5带动锁芯拨头2正反向旋转,使得门锁打开或反锁,因此门内的住户随时能够开门或反锁;当识别模块41识别住户时,第一电磁铁51通电,此时滑动杆32向第一电磁铁51一侧滑动至其与门内连接杆5抵触,此时滑动杆32的端面与门内连接杆5的端面啮合,住户正反向旋转门外旋钮4时,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包括锁芯壳体(1)、设置于锁芯壳体(1)上的锁芯拨头(2)、门外连接杆(3)、门外旋钮(4)、门内连接杆(5)以及门内旋钮(6),所述门外连接杆(3)一端穿过锁芯壳体(1)与锁芯拨头(2)通过单向环连接,另一端与门外旋钮(4)可拆卸连接,所述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穿过锁芯壳体(1)与锁芯拨头(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门内旋钮(6)固定连接,所述门外旋钮(4)上设置有识别模块(4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外连接杆(3)与门内连接杆(5)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门内连接杆(5)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51),所述门外连接杆(3)内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滑孔(31),所述方形滑孔(3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2),所述滑动杆(32)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滑动杆(32)靠近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延伸出方形滑孔(31)外且具有与门内连接杆(5)相适配的咬合面,所述滑动杆(32)远离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与方形滑孔(31)的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动杆(32)向方形滑孔(31)内滑移的复位弹性件(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包括锁芯壳体(1)、设置于锁芯壳体(1)上的锁芯拨头(2)、门外连接杆(3)、门外旋钮(4)、门内连接杆(5)以及门内旋钮(6),所述门外连接杆(3)一端穿过锁芯壳体(1)与锁芯拨头(2)通过单向环连接,另一端与门外旋钮(4)可拆卸连接,所述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穿过锁芯壳体(1)与锁芯拨头(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门内旋钮(6)固定连接,所述门外旋钮(4)上设置有识别模块(4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外连接杆(3)与门内连接杆(5)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门内连接杆(5)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铁(51),所述门外连接杆(3)内沿轴向设置有方形滑孔(31),所述方形滑孔(3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2),所述滑动杆(32)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滑动杆(32)靠近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延伸出方形滑孔(31)外且具有与门内连接杆(5)相适配的咬合面,所述滑动杆(32)远离门内连接杆(5)的一端与方形滑孔(31)的孔底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动杆(32)向方形滑孔(31)内滑移的复位弹性件(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滑孔(31)的各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滚珠(34),所述滚珠(34)均与滑动杆(32)侧壁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锁体配合的电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外连接杆(3)通过一方形杆(35)与门外旋钮(4)可拆卸连接,所述方形杆(35)的一端与门外连接杆(3)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德锐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