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09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从阴角向外依次设有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和抹弧层之间设有若干丝网,所述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所述防水结构贴近水平层面的一边还设有流水槽。多层的防水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阴角渗水;所示丝网的设置,增强的层间的强度,各层之间不会轻易脱落;所示流水槽可以及时的排水,减少阴角被水泡的时间,减低阴角渗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到墙面阴角防水
,具体涉及到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屋面作为建筑物的一个重要部位,出现渗漏会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随着建筑防水工程的进步和“防排结合、刚柔并用、多道设防、节点密封”设计理念的全面普及。在防水技术方面,已由过去的单一材料防水向现在的卷材与涂膜复合防水或刚性与柔性结合防水转变,在防水材料方面,也基本实现了由过去的沥青油毡向现在的聚酯胎或玻纤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转变。由于受到防水材料、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等方面不足的影响,建筑工程中屋面漏水的现象,仍然是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其中墙面阴阳角出现渗水的情况,时有发生。阴阳角是建筑构造之一,指两个面相交形成的角,阴角指凹进去的墙角,如地面或顶面与四周墙壁的夹角;阳角指凸出来的墙角,如走道转弯处两堵墙形成的夹角。墙面阴角防水做不好的话,容易导致建筑物的防渗、防水效果变差。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3080704U)在2013年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阴角防水用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相邻两侧边上分别无缝连接有上伸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相交处也无缝连接,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板形成与建筑物的阴角相配合的形状。建筑物表面铺设防水材料时,先将本技术放置在建筑物的阴角,使左右侧板分别与墙面接触,然后再铺设防水材料,最后将本技术焊接在建筑物的阴角,并将防水材料焊接在本技术上,从而完成建筑物的防渗、防水。但是所述防水用构件需要焊接在建筑物的阴角,操作不方便,而且有些建筑物的阴角不适合焊接。另外,通过做阴角防水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水通过阴角处层面接缝向室内渗透,而实际生活中,常会出现拖地时、洗漱时、或者无意中将水洒在了墙角,不及时清理会出现阴角有积水的情况,阴角结构经常被水泡,长时间后,会导致阴角结构损坏,从而影响阴角防水结构整体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从阴角向外依次设有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和抹弧层之间设有若干丝网,所述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所述防水结构贴近垂直或水平层面的一边还设有流水槽,所述土坡层中设有挡水板。所述防水结构的防水层和防水附加层可以有效防止阴角渗水或漏水,流水槽可以及时将墙面和地面的积水排出。具体的,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均为弧形,所述弧形与阴角垂直面和水平面相切。弧形的结构有利于防水材料的涂覆,有利于渗水沿弧面下流,而且使层面的阴角更加美观。具体的,所述土坡层为混凝土,所述泥浆找平层为砂浆,所述丝网在浇注所述土坡层时填入并向外留出一截,所述丝网留出的一截贯穿所述泥浆找平层。使用混凝土做土坡层,使阴角结构强度较高,而且与墙面和层面结合紧密,所述丝网为一排排钢丝或网格布沿弧面径向方向填入混凝土中,并向外漏出一截;待所述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抹一层砂浆找平。具体的,所述挡水板为弧形,弧形内侧正对阴角设置,所述挡水板两端有圆形的导水环,所述层面上水平的设有若干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导水环相连。在铺设砂浆时,将所述挡水板正对阴角安置,水平面上预留导水槽,可以为预铺的导水管,然后继续铺设砂浆;所述挡水板可以第一时间将从阴角缝隙中渗出的水挡住并引流,从导水槽中流出。具体的,所述抹弧层为聚氨酯涂料层或改性沥青涂料层,厚度为2-4mm,涂覆在所述泥浆找平层和所述丝网上。所述抹弧层起到初步防水的作用,防止水从阴角往外渗出;所述丝网起到增强层间径向强度的作用,使所述泥浆找平层和抹弧层不易脱落。具体的,所述防水层为聚氨酯泡沫板或防水卷材,所述丝网的端部嵌入所述防水层底部,所述防水层通过防水胶铺设在所述抹弧层上,或者所述防水层为水泥基防水砂浆,所述水泥基防水砂浆浇灌铺设在所述抹弧层上,厚度为3-5mm。所述防水层起主要防水作用,弧面的结构有利于防水卷材的铺设,在铺设时,用力将聚氨酯泡沫板或防水卷材底部扎在漏出的钢丝端部上,然后通过防水胶将聚氨酯泡沫板或防水卷材粘合所述抹弧层上。具体的,所述防水附加层为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粘在所述防水层上,能够阻止水汽的上升和渗出。具体的,所述表面层为与所述水平层面相搭配的瓷砖或地板或水泥面。所述表面层可以保护下面的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被破坏。具体的,所述导水槽和所述流水槽连通至下水管道。所述表面层为水泥面时,也可以在所述表面层上设置若干流水槽。当层面之上有积水,或是生活中不小心将水撒到阴角处,所述流水槽可以及时的排水,降低阴角被水泡的时间,减少阴角渗水。具体的,层面阴角防水结构也可用于墙面与天花板处阴角的防水,从阴角向外依次设有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和抹弧层之间设有若干丝网,所述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所述防水结构贴近垂直层面的一边还设有流水槽,所述土坡层中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所述流水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多层的防水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阴角渗水;2、丝网的设置,增强的层间的强度,各层之间不会轻易脱落;3、弧形的防水结构,不仅利于排水,而且美观;4、流水槽可以及时的排水,减少阴角被水泡的时间,降低阴角渗水的风险;5、防水透气膜可以让内部的水汽向外排出、同时阻止外部的水汽向内渗透;6、挡水板可以第一时间将从阴角缝隙中渗出的水挡住并引流,从导水槽中流出;7、本技术的防水结构也可用于墙面与天花板处阴角的防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示意图;图中:1-土坡层、2-泥浆找平层、3-抹弧层、4-防水层、5-防水附加层、6-表面层、7-丝网、8-流水槽、9-挡水板、10-导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从阴角向外依次设有土坡层1、泥浆找平层2、抹弧层3、防水层4、防水附加层5和表面层6,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2和抹弧层3之间设有若干丝网7,所述防水层4、防水附加层5和表面层6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所述防水结构贴近水平层面的一边还设有流水槽8,所述土坡层中设有挡水板9。所述防水结构的防水层4和防水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从阴角向外依次设有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和抹弧层之间设有若干丝网,所述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所述防水结构贴近垂直或水平层面的一边还设有流水槽,所述土坡层中设有挡水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从阴角向外依次设有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和抹弧层之间设有若干丝网,所述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所述防水结构贴近垂直或水平层面的一边还设有流水槽,所述土坡层中设有挡水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坡层、泥浆找平层、抹弧层、防水层、防水附加层和表面层均为弧形,所述弧形与阴角垂直面和水平面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坡层为混凝土,所述泥浆找平层为砂浆,所述丝网在浇注所述土坡层时填入并向外留出一截,所述丝网留出的一截贯穿所述泥浆找平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面阴角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弧形,弧形内侧正对阴角设置,所述挡水板两端有圆形的导水环,所述层面上水平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肖本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