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书海专利>正文

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08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厨房集成用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包括水槽体、集水容器、花洒、泡沫发生器、净水器及热水器,其中水槽体的上部设有水槽,水槽上部为沥水板,下部为容置箱,泡沫发生器、净水器和热水器设置于容置箱内、且均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水槽的内壁上设有花洒和泡沫发生器出口,花洒和泡沫发生器出口通过两支管路分别与热水器泡沫发生器连接,集水容器设置于水槽体的一侧、且通过导水管与所述净水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洗涤泡沫发生口和用水花洒安置在水池内壁,有效的减少卫生死角,便于整个台面的清洁,水槽体高度可以调节适合身高不同的人使用。

Integrated water system of multi-functional wat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水槽,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厨房用水槽,一般都配有水龙头、洗涤瓶及净水系统,其中传统的水龙头出水位置较高,容易造成水溅到台面和地上及使用者身上,并且水龙头和洗涤瓶根部容易形成卫生死角很难清理。在洗涤厨房用具的过程中,传统洗涤方法为先冲洗然后再打洗涤剂最后再冲洗干净,过程过于繁琐,浪费水资源。普通水槽在使用过程中高度不可调,不能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要,从而容易造成腰部疲劳。传统净水系统出水口较小,接水需要等待很久,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以解决传统的水龙头出水位置较高,容易造成水溅到台面及使用者身上,洗涤过程过于复杂,并且水龙头和洗涤瓶根部容易形成卫生死角很难清理,统净水系统出水口较小,接水需要等待很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包括水槽体、集水容器、花洒、净水器、泡沫发生器及热水器,其中水槽体的上部设有水槽,下部为容置箱,所述净水器、泡沫发生器和热水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箱内、且均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有花洒和泡沫发生器出口,所述花洒和泡沫发生器出口通过两支管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和泡沫发生器连接,所述集水容器设置于所述水槽体的一侧、且通过导水管与所述净水器连接。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还设有花洒开关和泡沫发生器开关,所述花洒开关设置于所述花洒与所述热水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泡沫发生器开关设置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与所述泡沫发生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净水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水容器的上方,所述导水管上设有控制阀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压力阀和第二压力阀,其中第一压力阀上设有可触发第一压力阀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压力板,所述第一压力板设置于所述集水容器的背面,通过集水容器的推拉触发所述第一压力板,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压力阀的打开或闭合动作;所述第二压力阀上设有可触发第二压力阀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压力板,所述第二压力板设置于所述集水容器的下方,所述集水容器内水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后,可触发所述第二压力板,从而实现第二压力阀的打开或闭合动作。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电子感应开关和重力感应开关,所述电子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导水管上、且位于所述集水容器的背面,所述电子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导水管供水或停止供水,通过所述集水容器的推拉触发电子感应开关,实现所述导水管的关闭和打开;所述重力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导水管上、且位于所述集水容器的底部,所述集水容器内水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可触发所述重力感应开关,从而实现所述导水管的关闭和打开。所述水槽体的一侧设有周向及背部封闭的容置槽,所述集水容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可沿前后方向推拉。所述容置槽的端部槽口上方设有柔性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密封所述容置槽的槽口与所述集水容器之间的缝隙。所述水槽体的上端设有磁吸式沥水板,所述磁吸式沥水板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后侧上方、且倾斜设置。所述水槽体的底部设有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水槽体升降,所述水槽体的背部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与外部墙体上设有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水槽的内壁上设有位于花洒和泡沫发生器出口下方的防溢口,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把用水花洒安置在水池内壁,有效的减少卫生死角,便于整个台面的清洁。2.本技术水槽内壁安置洗涤泡沫发生器,可以很好地起到清洁蔬菜厨具餐具的作用,且在台面上没有卫生死角。3.本技术在水槽下部集中安置用水加热系统、洗涤泡沫发生系统、纯净水处理系统,更有效的利用了空间。4.本技术有专用的纯净水收集桶,使用时可以做到随用随取不用等待。5.本技术水槽高度可以升降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6.本技术在水槽上部安装一块沥水板,具有磁吸功能,洗完的厨具可以吸在上面沥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供水管路的连接框图;图3为本技术中集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中集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中水槽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磁吸式沥水板,2为水槽体,3为挡板,4为集水容器,5为地脚,6为花洒开关,7为花洒,8为泡沫发生器开关,9为泡沫发生器出口,10为净水器,11为泡沫发生器,12为热水器,13为第一压力阀,14为第一压力板,15为导水管,16为第二压力板,17为第二压力阀,18为感应开关,19为重力感应开关,20为水槽,21为容置箱,22为升降支撑装置,23为升降轨道,24为防溢口,25为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包括水槽体2、集水容器4、花洒7、净水器10、泡沫发生器11及热水器12,其中水槽体2的上部设有水槽20,下部为容置箱21,净水器10、泡沫发生器11和热水器12设置于容置箱21内、且均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水槽20的内壁上设有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通过两路管路分别与热水器12和泡沫发生器11连接,集水容器4设置于水槽体2的一侧、且通过导水管15与净水器10连接。水槽20的内壁上还设有花洒开关6和泡沫发生器开关8,花洒开关6设置于花洒7与热水器12之间的管路上,泡沫发生器开关8设置于泡沫发生器出口9与泡沫发生器11之间的管路上。花洒7的长度可伸缩调节。水槽体2的一侧设有周向及背部封闭的容置槽,集水容器4容置于容置槽内、且可沿前后方向推拉。容置槽的端部槽口上方设有柔性挡板3,挡板3用于密封容置槽的槽口与集水容器4之间的缝隙。水槽20的内壁上设有位于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下方的防溢口24,水槽2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25,防溢口24和排水口25均与排水管路连接。导水管15的一端与净水器1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集水容器4的上方,导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可采用机械控制模式或感应模式。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控制阀组件采用机械模式,包括第一压力阀13和第二压力阀17,其中第一压力阀13上设有可触发第一压力阀13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压力板14,第一压力板14设置于集水容器4的背面,通过集水容器4的推拉触发第一压力板14,从而实现第一压力阀13的打开或闭合动作。第二压力阀17上设有可触发第二压力阀17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压力板16,第二压力板16设置于集水容器4的下方,集水容器4内水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可触发第二压力板16,从而实现第二压力阀17的打开或闭合动作。当将空的集水容器4推进水槽体2一侧的容置槽内,此时第二压力阀17为常开状态;集水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体(2)、集水容器(4)、花洒(7)、净水器(10)、泡沫发生器(11)及热水器(12),其中水槽体(2)的上部设有水槽(20),下部为容置箱(21),所述净水器(10)、泡沫发生器(11)和热水器(12)设置于所述容置箱(21)内、且均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所述水槽(20)的内壁上设有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所述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通过两支管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12)和泡沫发生器(11)连接,所述集水容器(4)设置于所述水槽体(2)的一侧、且通过导水管(15)与所述净水器(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体(2)、集水容器(4)、花洒(7)、净水器(10)、泡沫发生器(11)及热水器(12),其中水槽体(2)的上部设有水槽(20),下部为容置箱(21),所述净水器(10)、泡沫发生器(11)和热水器(12)设置于所述容置箱(21)内、且均与自来水管路连接,所述水槽(20)的内壁上设有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所述花洒(7)和泡沫发生器出口(9)通过两支管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12)和泡沫发生器(11)连接,所述集水容器(4)设置于所述水槽体(2)的一侧、且通过导水管(15)与所述净水器(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20)的内壁上还设有花洒开关(6)和泡沫发生器开关(8),所述花洒开关(6)设置于所述花洒(7)与所述热水器(12)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泡沫发生器开关(8)设置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9)与所述泡沫发生器(11)之间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5)的一端与所述净水器(1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水容器(4)的上方,所述导水管(15)上设有控制阀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水槽集成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压力阀(13)和第二压力阀(17),其中第一压力阀(13)上设有可触发第一压力阀(13)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压力板(14),所述第一压力板(14)设置于所述集水容器(4)的背面,通过集水容器(4)的推拉触发所述第一压力板(14),从而实现所述第一压力阀(13)的打开或闭合动作;所述第二压力阀(17)上设有可触发第二压力阀(17)打开或关闭的第二压力板(16),所述第二压力板(16)设置于所述集水容器(4)的下方,所述集水容器(4)内水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后,可触发所述第二压力板(16),从而实现第二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海
申请(专利权)人:黄书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