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97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包括电磁阀以及吸附塔体,所述吸附塔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吸附塔本体,所述上盖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电磁阀,上盖设置有调压阀,所述下盖设置有调压孔,所述调压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孔和排氮孔,所述出气孔的附近设置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连接有氧气罐,吸附塔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导流装置以及分子筛,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流管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导流管。其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制氧机的吸附塔中气体分布不均匀的缺点,使吸附塔中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吸附塔的使用效果,乃至整个制氧机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
本技术涉及制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
技术介绍
吸附塔是处理有机废气、臭味处理效果最好的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是有效的去除水的臭味、天然和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等的措施。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炔等能牢固地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空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净化工艺,经常用于废水的末级处理,也可用于长产用水、生活用水的纯化处理。当粉尘和颗粒物比较多时,活性炭吸附装置可同时和水帘机和水喷淋塔和UV等离子一起使用,达到废气净化达标排放。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因此,制氧机中的吸附塔对气体的均匀分布要求较高。而现有的一些吸附塔内部的气体均匀分布较差,影响了吸附塔的功效以及制氧机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制氧机的吸附塔中气体分布不均匀的缺点,使吸附塔中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吸附塔的使用效果,乃至整个制氧机的功效。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包括电磁阀以及吸附塔体,所述吸附塔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吸附塔本体,所述上盖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上盖设置有调压阀,所述下盖设置有调压孔,所述调压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孔和排氮孔,所述出气孔的附近设置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连接有氧气罐,所述吸附塔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导流装置以及分子筛,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流管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管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分子筛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子筛之间设置有储氧罐和输氮罐。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为继电器。优选地,所述电磁阀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电磁阀附近。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壳体、电源模块、单片机以及与所述单片机通讯连接的显示装置。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设置有光耦隔离模块。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市电。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圆形管或长方形管。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橡胶或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交错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制氧机的吸附塔中气体分布不均匀的缺点,使吸附塔中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吸附塔的使用效果,乃至整个制氧机的功效。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消音,节约成本,设计紧密合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如图1至图2所示,其包括电磁阀1以及吸附塔体2,所述吸附塔体2包括上盖21、下盖22以及吸附塔本体23,所述上盖2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电磁阀1,所述上盖设置有调压阀24,所述下盖22设置有调压孔25,所述调压孔2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孔26和排氮孔27,所述出气孔26的附近设置有出氧孔28,所述出氧孔28连接有氧气罐5,所述吸附塔2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41、导流装置42以及分子筛43,所述导流装置42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流管7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导流管,图3示出了第一导流管7的结构,第二导流管的结构与第一导流管的结构完全相同,仅仅是布置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导流管7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70,所述第一导流管7以及第二导流管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板71以及第二隔板72,所述第一隔板71以及第二隔板71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隔板71与所述第二隔板7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3。所述分子筛43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子筛之间设置有储氧罐和输氮罐。优选地,所述电磁阀1为继电器。优选地,所述电磁阀1连接有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设置在所述电磁阀1附近。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壳体61、电源模块62、单片机63以及与所述单片机63通讯连接的显示装置64。优选地,所述单片机63设置有光耦隔离模块。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62连接市电。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圆形管或长方形管。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橡胶或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交错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结构简单,能够解决制氧机的吸附塔中气体分布不均匀的缺点,使吸附塔中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吸附塔的使用效果,乃至整个制氧机的功效。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消音,节约成本,设计紧密合理,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性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磁阀以及吸附塔体,所述吸附塔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吸附塔本体,所述上盖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电磁阀,/n所述上盖设置有调压阀,所述下盖设置有调压孔,所述调压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孔和排氮孔,所述出气孔的附近设置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连接有氧气罐,/n所述吸附塔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导流装置以及分子筛,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流管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管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n所述分子筛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子筛之间设置有储氧罐和输氮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均布的真空变压制氧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磁阀以及吸附塔体,所述吸附塔体包括上盖、下盖以及吸附塔本体,所述上盖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所述上盖设置有调压阀,所述下盖设置有调压孔,所述调压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气孔和排氮孔,所述出气孔的附近设置有出氧孔,所述出氧孔连接有氧气罐,
所述吸附塔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导流装置以及分子筛,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导流管以及竖向设置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管以及第二导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分子筛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子筛之间设置有储氧罐和输氮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啟川窦群康闵文博鲁胜斌侯兵兵付喻李鸿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船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