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7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以竖直姿态相对设置于底座两侧的两个气缸、通过气缸支撑在底座上方的支撑架、吊装在支撑架上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轨道,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推车,所述推车的表面沿滑轨所在方向包括用于放置至少两个墨桶的区域,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组件,其于推车的侧面对推车进行锁定,当推车被锁定后,放置于推车上的其中一个墨桶位于柱塞泵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方便、快速对更换墨桶,减轻了劳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供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使得书籍得以普及到普通群众当中,相比人工抄写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印刷制品已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印刷机印刷过程中,需要供墨装置向印刷机连续供墨。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一般采用柱塞泵,柱塞泵的压盘伸入墨桶中,将墨桶中的油墨连续输送至印刷机的墨盒中,但是,一旦墨桶中的墨水用完时,则需要更换新的墨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搬运至柱塞泵的下方,然后打开墨桶盖,使得压盘逐渐进入到墨桶内,从而完成新旧墨桶的更换。由于一桶油墨用完后,压盘需要暴露在空气中,一般暴露时间过长,压盘容易干燥,产生墨皮,不但会污染新的油墨,而且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和影响泵的正常使用,因此尽量需要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对墨桶进行更换,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油墨桶重量较重,仅仅依靠人力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长,无法实现较为快速地墨桶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中供墨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对更换墨桶,减轻了劳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底座、以竖直姿态相对设置于底座两侧的两个气缸、通过气缸支撑在底座上方的支撑架、吊装在支撑架上的柱塞泵,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轨道,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推车,所述推车的表面沿轨道所在方向包括用于放置至少两个墨桶的区域,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组件,其于推车的侧面对推车进行锁定,当推车被锁定后,放置于推车上的其中一个墨桶位于柱塞泵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柱塞泵的下方设置滑轨和推车,方便对墨桶的安装和拆卸;推车上可以同时放置两个墨桶,当其中一个墨桶处于供墨状态时,另一个墨桶可以作为备用墨桶,当一个墨桶供墨完毕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待柱塞泵的压盘离开时,快速推动推车,将处于备用状态的墨桶推送至压盘的下方,轻松、省力,耗费时间短,而此时被推走的完成供墨的墨桶,工作人员可以将其取下,并在其位置上放置新的墨桶,等待下一次墨桶的更换,这样的设计,能够对墨桶进行提前准备,使得更换墨桶效率高,且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锁定锁定组件相对地设置在轨道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锁定组件能够实现对推车的稳定限制,保证墨桶在工作状态时,推车不会产生移动,提高了供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车的一个侧面各自设置有两个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分别对应两个墨桶,所述锁定组件呈水平姿态与所述限位孔插接配合从而限制推车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墨桶到达工作位置处,锁定组件能够插入推车的限位孔中,从而完成对推车的限位,保证墨桶在工作时,推车不会发生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推拉式电磁铁,所述推拉式电磁铁通过通电或者断电控制其推杆呈水平姿态伸出或者缩回,以对推车进行限位或者解除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推拉式电磁铁,能够快速反应,提高了自动化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墨桶处于供墨状态时,墨桶底部的圆心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相对设置在推车两侧的两个限位孔的连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的设置位置,能够保证一旦推车被限制,墨桶正对压盘,省掉了压盘与墨桶对准的过程,降低了更换墨桶的更换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车上设置有两个被支离推车表面的半圆形的限位卡箍,两个限位卡箍的开口彼此背离,所述限位卡箍的圆心与所述柱塞泵的压盘的圆心同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卡箍,能够保证墨桶的放置位置,能够在推车被限位时位于压盘的正下方;另外,限位卡箍能够在移动推车时,对墨桶进行限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车上设置有托盘,所述墨桶设置于托盘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墨桶的重量较重,人工将墨桶搬运至推车上,耗时耗力,通过设置的托盘,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叉车对托盘进行叉取,提高了墨桶的上车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墨桶槽,所述墨桶放置在墨桶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墨桶槽能够限制墨桶的放置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车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两个把手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在一侧推动把手架,从而驱动推车在轨道上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车包括一矩形车板和四个支撑轮,所述矩形车板的下面开设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四个支撑轮支撑在底座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车一方面能够按照轨道进行直线移动,四个支撑轮支撑在底座上,一方面方便推车滑动,在推动推车上更加省力,另一方面,其能够对推车进行进一步地支撑,提高推车在底座上移动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轨道和推车,推动墨桶更加省力,推车上同时放置两个墨桶,可以相互作为主备用,在更换墨桶时,不需要对墨桶进行搬运,提高了墨桶的更换速度;2.通过在推车上设置的用于承载墨桶的托盘,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利用叉车对墨桶进行搬运,搬运省力、安全;3.在推车的上表面设置的限位卡箍,能够对墨桶进行限位,避免墨桶在推车上移动;4.通过设置的锁定组件,能够对推车进行锁定,保证墨桶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发生晃动,提高了供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气缸、柱塞泵及限位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座上隐藏柱塞泵、气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叉车、托盘向推车上搬运墨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轨道;2、墨桶;3、气缸;31、支撑架;32、吊杆;4、柱塞泵;41、压盘;42、供墨管;5、推车;51、矩形车板;52、滑槽;53、支撑轮;6、限位卡箍、61、支架;7、锁定组件;71、竖板;72、推拉式电磁铁;721、推杆;73、限位孔;8、托盘;81、墨桶槽;9、叉车;10、把手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对称安装两个气缸3,两个气缸3呈竖直姿态,两个气缸3的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1,支撑架31上竖直设置有两个吊杆32,吊杆32上吊装有柱塞泵4,底座1上滑动连接有推车5,推车5上设置有墨桶2,柱塞泵4的压盘41伸入墨桶2内,将墨水通过供墨管42供应到印刷机的墨盒中。参考图3,具体的,底座1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轨道11,推车5包括一个矩形车板51,矩形车板51的底面上开设有两条与轨道11相对应的滑槽52,推车通过滑槽52卡合在底座1的轨道11上,使推车5能够沿轨道11在底座上1前后移动。推车5底部还设置有四个支撑轮53,四个支撑轮53支撑在底座1的表面。参考图1和图3,矩形车板51上沿推车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底座(1)、以竖直姿态相对设置于底座(1)两侧的两个气缸(3)、通过气缸(3)支撑在底座(1)上方的支撑架(31)、吊装在支撑架(31)上的柱塞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轨道(11),轨道(11)上滑动连接有推车(5),所述推车(5)的表面沿轨道(11)所在方向包括用于放置至少两个墨桶(2)的区域,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组件(7),其于推车(5)的侧面对推车(5)进行锁定,当推车(5)被锁定后,放置于推车(5)上的其中一个墨桶(2)位于柱塞泵(4)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底座(1)、以竖直姿态相对设置于底座(1)两侧的两个气缸(3)、通过气缸(3)支撑在底座(1)上方的支撑架(31)、吊装在支撑架(31)上的柱塞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轨道(11),轨道(11)上滑动连接有推车(5),所述推车(5)的表面沿轨道(11)所在方向包括用于放置至少两个墨桶(2)的区域,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组件(7),其于推车(5)的侧面对推车(5)进行锁定,当推车(5)被锁定后,放置于推车(5)上的其中一个墨桶(2)位于柱塞泵(4)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7)设置有两组,两组锁定锁定组件(7)相对地设置在轨道(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位于:所述推车(5)的一个侧面各自设置有两个限位孔(73),两个限位孔(73)分别对应两个墨桶(2),所述锁定组件(7)呈水平姿态与所述限位孔(73)插接配合从而限制推车(5)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7)包括推拉式电磁铁(72),所述推拉式电磁铁(72)通过通电或者断电控制其推杆(721)呈水平姿态伸出或者缩回,以对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贞强何明旗任廷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白帆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