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96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7
一种涉及门式起重机技术领域的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含小车本体、卷扬机本体和支撑座;所述小车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本体,小车本体对应卷扬机本体设有卷筒的一侧设有支撑座,且该支撑座的上端向远离卷扬机本体的方向倾斜15~25°设置;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定滑轮,且定滑轮轴线高于卷筒的轴线;所述卷筒与定滑轮中间位置的下方通过钢丝绳安装有动滑轮组,该动滑轮组底部安装有吊钩;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动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后与卷筒筒身一侧对应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门式起重机起升高度受限的问题。

A ne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lifting pu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门式起重机,又称龙门起重机,是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撑在地面轨道上的桥架型起重机,在结构上由门架、大车运行机构、小车、卷扬机和电气部分等组成,有的门式起重机只在一侧有支腿,另一侧支撑在厂房或栈桥上运行,称作半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主要有门架、桥架、支腿、下横梁等部分构成,为了扩大起重机作业范围,主梁可以向一侧或两侧伸出支腿以外,形成悬臂,也可采用带臂架的起重小车,通过臂架的俯仰和旋转扩大起重机作业范围;现有技术中门式起重机的卷扬机大多设置在小车的下方,为了增大功率,在卷扬机的下方设置定滑轮,但此种安装形式严重限制了起重机的起升高度,特别是在厂房高度受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客户对起升高度极限的需求,此种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包含小车本体、卷扬机本体和支撑座;所述小车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本体,小车本体对应卷扬机本体设有卷筒的一侧设有支撑座,且该支撑座的上端向远离卷扬机本体的方向倾斜15~25°设置;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定滑轮,且定滑轮轴线高于卷筒的轴线;所述卷筒与定滑轮的下方通过钢丝绳吊装有动滑轮组,该动滑轮组底部安装有吊钩;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动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后与卷筒筒身一侧对应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动滑轮组极限上升位置的重锤限位器。优选的,所述卷筒的收绳点位于卷筒靠近定滑轮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倾斜20°设置。优选的,所述定滑轮与支撑座对应铰接。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生产成本较低,所述小车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本体,通过支撑座提高了定滑轮的安装位置,有效提高了吊钩的起升极限,能够在厂房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大起升高度;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动滑轮组极限上升位置的重锤限位器,有效避免动滑轮组上升过高与定滑轮发生碰撞,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支撑座倾斜20°设置,有效增加了动滑轮组轴线两侧钢丝绳的夹角,有效避免了动滑轮组轴线两侧的钢丝绳发生缠绕;所述定滑轮与支撑座对应铰接,即当动滑轮组轴线两侧钢丝绳的夹角发生改变时,定滑轮能够随之发生一定的倾斜,避免钢丝绳脱离定滑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小车本体;2、卷扬机本体;3、卷筒;4、支撑座;5、定滑轮;6、重锤限位器;7、钢丝绳;8、动滑轮组;9、吊钩。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包含小车本体1、卷扬机本体2和支撑座4;所述小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本体2,小车本体1对应卷扬机本体2设有卷筒3的一侧设有支撑座4,且该支撑座4的上端向远离卷扬机本体2的方向倾斜15~25°设置;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定滑轮5,且定滑轮5轴线高于卷筒3的轴线;所述卷筒3与定滑轮5的下方通过钢丝绳7吊装有动滑轮组8,该动滑轮组8底部安装有吊钩9;所述钢丝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2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动滑轮组8、定滑轮5和动滑轮组8后与卷筒3筒身一侧对应紧固连接,即钢丝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2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后,钢丝绳7的另一端先缠绕动滑轮组8,然后缠绕定滑轮5,然后再次反回缠绕动滑轮组8,然后与卷筒3筒身一侧对应紧固连接,即通过定滑轮5与动滑轮组8的配合增大卷扬机本体2的功率;根据需要,所述卷筒3的收绳点位于卷筒3靠近定滑轮5的一侧,有效减小了定滑轮5的倾斜度;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动滑轮组8极限上升位置的重锤限位器6,有效避免动滑轮组8上升过高与定滑轮5发生碰撞,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支撑座4倾斜20°设置,有效增加了动滑轮组8轴线两侧钢丝绳7的夹角,有效避免了动滑轮组8轴线两侧的钢丝绳7发生缠绕;所述定滑轮5与支撑座4对应铰接,即当动滑轮组8轴线两侧钢丝绳7的夹角发生改变时,定滑轮5能够随之发生一定的倾斜,避免钢丝绳7脱离定滑轮5。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使用时使钢丝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2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动滑轮组8、定滑轮5和动滑轮组8后与卷筒3筒身一侧对应紧固连接,且使卷筒3的收绳和放绳与吊钩9位于卷筒3轴线的同一侧,即可进行起吊作业;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动滑轮组8极限上升位置的重锤限位器6,有效避免动滑轮组8上升过高与定滑轮5发生碰撞,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支撑座4倾斜20°设置,有效增加了动滑轮组8轴线两侧钢丝绳7的夹角,有效避免了动滑轮组8轴线两侧的钢丝绳7发生缠绕;所述定滑轮5与支撑座4对应铰接,即当动滑轮组8轴线两侧钢丝绳7的夹角发生改变时,定滑轮5能够随之发生一定的倾斜,避免钢丝绳7脱离定滑轮5。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含小车本体(1)、卷扬机本体(2)和支撑座(4);所述小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本体(2),小车本体(1)对应卷扬机本体(2)设有卷筒(3)的一侧设有支撑座(4),且该支撑座(4)的上端向远离卷扬机本体(2)的方向倾斜15~25°设置;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定滑轮(5),且定滑轮(5)轴线高于卷筒(3)的轴线;所述卷筒(3)与定滑轮(5)的下方通过钢丝绳(7)吊装有动滑轮组(8),该动滑轮组(8)底部安装有吊钩(9);所述钢丝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2)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动滑轮组(8)、定滑轮(5)和动滑轮组(8)后与卷筒(3)筒身一侧对应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的起升滑轮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含小车本体(1)、卷扬机本体(2)和支撑座(4);所述小车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本体(2),小车本体(1)对应卷扬机本体(2)设有卷筒(3)的一侧设有支撑座(4),且该支撑座(4)的上端向远离卷扬机本体(2)的方向倾斜15~25°设置;所述支撑座(4)的顶部设有定滑轮(5),且定滑轮(5)轴线高于卷筒(3)的轴线;所述卷筒(3)与定滑轮(5)的下方通过钢丝绳(7)吊装有动滑轮组(8),该动滑轮组(8)底部安装有吊钩(9);所述钢丝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本体(2)的机架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依次缠绕动滑轮组(8)、定滑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利王玉金任路路杨雪朵杨欣蔡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