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国专利>正文

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912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包括前后过渡段和中部转弯段,所述前后过渡段包括支腿、长纵梁、短纵梁、上托辊组、V型托辊组;所述中部转弯段可以由若干转弯段组成,每个转弯段包括门型架、U型托辊组、上型钢纵梁、V型托辊组和伸缩圆管纵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转弯半径到最小;对于U型托辊组,能根据输送物料多少在30°内自动调节上行胶带和U型托辊组转弯内弧和外弧的旋转抬高角度;对于V型托辊组,在门型架两侧各增设一长立辊,使空载下行胶带向内弧侧边爬上到长立辊;转弯内弧和外弧能随时互相转换,能在狭小空间场地或其他转弯半径不一样的场地灵活使用,可当做直线或环形皮带机使用。

Belt conveyor minimum radius S-type two-way tu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
本技术属于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
,转弯内弧和外弧能随时互相转换,实现S型双向转弯,最小转弯半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转弯角度范围为0°-360°。能实现皮带机多个连续S弯连续双向转弯(单向转弯装置不能连续S型转弯)。三类胶带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最小转弯半径。
技术介绍
皮带机又称胶带输送机,胶带缠绕在头尾滚筒上呈闭环运行,通常上行胶带承载运料、下行胶带空载回程,皮带机广泛应用于煤矿、钢铁、港口、水泥、电力等各行各业。目前通用固定皮带机转弯半径大于300米,单向小半径转弯装置内外弧不能互相转换,不能S型转弯,很多狭小且地形复杂的场地不能应用,需要另外增设搭接皮带机,前后皮带机搭接处增设转运站,建设成本高,维护费用大。而且通用固定皮带机转弯半径不能改变,不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通用固定皮带机大半径转弯的使用缺点,也克服了内外弧不能互相转换的单向小半径转弯装置,本技术提供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对于U型托辊组,能根据输送物料多少自动调节上行胶带和U型托辊组在转弯内弧和外弧的旋转抬高角度,抬高角度在0°-30°范围自动调节,实现最小半径转弯;对于V型托辊组,在门型架两侧各增设一长立辊,使空载下行胶带向内弧侧边爬上到长立辊,实现最小半径转弯;转弯内弧和外弧能随时互相转换,实现S型双向转弯;能在狭小空间场地或其他转弯半径不一样的场地灵活使用,可以当做直线皮带机使用,也可作为环形皮带机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包括前后过渡段和中部转弯段。所述前后过渡段包括支腿、长纵梁、短纵梁、上托辊组、V型托辊组;所述支腿包括短立柱,所述短立柱间设有两个横梁,所述短立柱中段设有长立辊,长立辊用插销固定在短立柱上,短立柱顶端设有管座;所述短立柱中部设有短纵梁,短纵梁间设有V型托辊组;所述V型托辊组包括2个辊子,辊子两端设有铰链板片,辊子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另一端连接耙子钩,耙子钩用弹性圆柱销连接在短纵梁上;所述短立柱上端的管座上安放长纵梁,长纵梁上设有上托辊组;上托辊组包括3个辊子,辊子两端设有铰链板片,辊子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另一端连接耙子钩,耙子钩用弹性圆柱销连接在长纵梁上;长纵梁的另一端安放在中部转弯段的门型架上。所述中部转弯段可以由若干转弯段组成,每个转弯段由门型架、U型托辊组、上型钢纵梁、V型托辊组和伸缩圆管纵梁组成;所述门型架包括长立柱,长立柱上设有上横梁与下横梁,所述长立柱中段设有长立辊,长立辊用插销固定在长立柱上,长立辊下方设有固定栓;所述上横梁中段设有销孔,上型钢纵梁用插销固定在上横梁上;所述上型钢纵梁上设有垂直销,通过垂直销连接U型托辊组;所述U型托辊组包括横梁,横梁中部设有插销板片,插销板片通过插销连接上型钢纵梁,横梁两端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分别用插销连接U形架两端,所述U形架正面设有两个边辊、反面设有两个底辊、边辊与底辊部分重合布置,所述U形架两端设有挡偏辊;所述伸缩圆管纵梁由一圆管公纵梁和一圆管母纵梁套接组成,圆管母纵梁较粗一端套在门型架的固定栓上,较细一端套入圆管公纵梁内,圆管公纵梁另一端套在另一门型架的固定栓上,圆管公、母纵梁相套,长度伸缩可调,并能用定位螺钉固定长度。所述伸缩圆管纵梁上未套接部分设有销孔,通过弹性圆柱销与V型托辊组连接。所述门型架在需要与前后过渡段连接时,可在连接方向立柱对应高度增设支撑管座,再用弹性圆柱销将前后过渡段的长纵梁固定在支撑管座上。所述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类型胶带分别对应不同的最小转弯半径;使用分层帆布、尼龙、聚酯胶带对应的最小转弯半径为R=46米,使用PVC、PVG尼龙整芯胶带、叠层带对应的最小转弯半径为R=60米,使用钢绳芯胶带对应的最小转弯半径为R=150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转弯半径到最小,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类型胶带分别对应不同的最小转弯半径;使用分层帆布、尼龙、聚酯胶带对应的最小转弯半径为R=46米,使用PVC、PVG尼龙整芯胶带、叠层带对应的最小转弯半径为R=60米,使用钢绳芯胶带对应的最小转弯半径为R=150米。U型托辊组,能根据输送物料多少自动调节上行胶带和U型托辊组在转弯内弧和外弧的旋转抬高角度,抬高角度在0°-30°范围自动调节;实现最小半径转弯;所有装置均对称设计布置,转弯内弧和外弧能随时互相转换,上行胶带和U型托辊组对称双向旋转抬高设计,下行胶带和V型托辊组对称双向爬高设计,实现S型双向转弯;U形托辊组向上开口两侧上方与横梁设调节螺杆连接,随时调节运行中上行胶带与U型托辊组的正压力,压力大小决定胶带与托辊组旋转抬高的同步性及抬高角度准确性。U形托辊组上辊子组为正面设两个边辊,反面设两个底辊,边辊与底辊部分重合布置,避免夹撕胶带或磨损胶带。U形托辊组上设有挡偏辊,可有效防止转弯运行中胶带脱离轨道。伸缩圆管纵梁为一圆管公纵梁和一圆管母纵梁套接,长度机动可调,并能用定位螺钉随时定紧,转弯半径安装时能随时改变伸缩圆管纵梁长度,能适应复杂地形及半径变化。本技术增大了带式输送机转弯角度至360°,可以当做直线皮带机使用,也可作为环形皮带机使用。本技术能实现皮带机多个连续S弯连续双向转弯(单向转弯装置不能连续S型转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转弯状态俯视图。图3是前后过渡段主视图。图4是前后过渡段侧视图。图5是中部转弯段主视图。图6是中部转弯段俯视图。图7是中部转弯段侧视图。图8是门型架结构图。图9是上型钢纵梁结构图。图10是上托辊组结构图。图11是V型托辊组结构图。图12是U型托辊组结构图。图13是伸缩圆管纵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包括前后过渡段A和中部转弯段B。所述前后过渡段A包括支腿1、长纵梁2、短纵梁3、上托辊组4、V型托辊组5;所述支腿1包括短立柱1-1,所述短立柱1-1间设有两个横梁1-2,所述短立柱1-1中段设有长立辊1-3,长立辊1-3用插销固定在短立柱1-1上,短立柱1-1顶端设有管座1-4;所述短立柱1-1中部设有短纵梁3,短纵梁3间设有V型托辊组5;所述V型托辊组5包括2个辊子5-1,辊子5-1两端设有铰链板片5-2,辊子5-1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5-1另一端连接耙子钩5-3,耙子钩5-3用弹性圆柱销5-4连接在短纵梁3上;所述短立柱1-1上端的管座1-4上安放长纵梁2,长纵梁2上设有上托辊组4;上托辊组4包括3个辊子5-1,辊子5-1两端设有铰链板片5-2,辊子5-1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5-1另一端连接耙子钩5-3,耙子钩5-3用弹性圆柱销5-4连接在长纵梁2上;长纵梁2的另一端安放在中部转弯段B的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过渡段和中部转弯段;所述前后过渡段包括支腿、长纵梁、短纵梁、上托辊组、V型托辊组;所述支腿包括短立柱,所述短立柱间设有两个横梁,所述短立柱中段设有长立辊,长立辊用插销固定在短立柱上,短立柱顶端设有管座;所述短立柱中部设有短纵梁,短纵梁间设有V型托辊组;所述V型托辊组包括2个辊子,辊子两端设有铰链板片,辊子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另一端连接耙子钩,耙子钩用弹性圆柱销连接在短纵梁上;所述短立柱上端的管座上安放长纵梁,长纵梁上设有上托辊组;上托辊组包括3个辊子,辊子两端设有铰链板片,辊子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另一端连接耙子钩,耙子钩用弹性圆柱销连接在长纵梁上;长纵梁的另一端安放在中部转弯段的门型架上;所述中部转弯段可以由若干转弯段组成,每个转弯段由门型架、U型托辊组、上型钢纵梁、V型托辊组和伸缩圆管纵梁组成;所述门型架包括长立柱,长立柱上设有上横梁与下横梁,所述长立柱中段设有长立辊,长立辊用插销固定在长立柱上,长立辊下方设有固定栓;所述上横梁中段设有销孔,上型钢纵梁用插销固定在上横梁上;所述上型钢纵梁上设有垂直销,通过垂直销连接U型托辊组;所述U型托辊组包括横梁,横梁中部设有插销板片,插销板片通过插销连接上型钢纵梁,横梁两端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分别用插销连接U形架两端,所述U形架正面设有两个边辊、反面设有两个底辊、边辊与底辊部分重合布置,所述U形架两端设有挡偏辊;所述伸缩圆管纵梁为一圆管公纵梁和一圆管母纵梁套接组成,圆管母纵梁较粗一端套在门型架的固定栓上,较细一端套入圆管公纵梁内,圆管公纵梁另一端套在另一门型架的固定栓上,圆管公、母纵梁相套,长度伸缩可调,并能用定位螺钉固定长度;所述伸缩圆管纵梁上未套接部分设有销孔,通过弹性圆柱销与V型托辊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皮带机最小半径S型双向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过渡段和中部转弯段;所述前后过渡段包括支腿、长纵梁、短纵梁、上托辊组、V型托辊组;所述支腿包括短立柱,所述短立柱间设有两个横梁,所述短立柱中段设有长立辊,长立辊用插销固定在短立柱上,短立柱顶端设有管座;所述短立柱中部设有短纵梁,短纵梁间设有V型托辊组;所述V型托辊组包括2个辊子,辊子两端设有铰链板片,辊子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另一端连接耙子钩,耙子钩用弹性圆柱销连接在短纵梁上;所述短立柱上端的管座上安放长纵梁,长纵梁上设有上托辊组;上托辊组包括3个辊子,辊子两端设有铰链板片,辊子间通过插销连接,辊子另一端连接耙子钩,耙子钩用弹性圆柱销连接在长纵梁上;长纵梁的另一端安放在中部转弯段的门型架上;所述中部转弯段可以由若干转弯段组成,每个转弯段由门型架、U型托辊组、上型钢纵梁、V型托辊组和伸缩圆管纵梁组成;所述门型架包括长立柱,长立柱上设有上横梁与下横梁,所述长立柱中段设有长立辊,长立辊用插销固定在长立柱上,长立辊下方设有固定栓;所述上横梁中段设有销孔,上型钢纵梁用插销固定在上横梁上;所述上型钢纵梁上设有垂直销,通过垂直销连接U型托辊组;所述U型托辊组包括横梁,横梁中部设有插销板片,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