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84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包括车面体,所述车面体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为三面开口结构,并且凹槽的三面开口处设置有凸块结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右侧块,且右侧块的一侧设置有左侧块,所述左侧块和右侧块内设置有空槽结构,且右侧块和左侧块内的空槽结构内设有前侧块,所述前侧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挡件。该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采用车面体上的凹槽内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内卡块,且内卡块内设置有左侧块和右侧块,这样通过将左侧块和右侧块向外侧进行拉伸,这样车面体的前后两侧就得到有效的延展,而车面体的左侧需要进行延伸时,可将左侧块和右侧块空槽结构内的前侧块进行抽出,这样车面体的左端就得到有效的延伸。

An extension structure for logistics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
,具体为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
技术介绍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而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则是上述物流中用到的一种推车。现在市场上的物流推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车面面积不够大的情况,从而使运输人员造成大量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物流推车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车面面积不够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包括车面体,所述车面体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为三面开口结构,并且凹槽的三面开口处设置有凸块结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右侧块,且右侧块的一侧设置有左侧块,所述左侧块和右侧块内设置有空槽结构,且右侧块和左侧块内的空槽结构内设有前侧块,所述前侧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挡件,且第二挡件与凹槽左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所述左侧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且第一挡件与凹槽前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所述右侧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且第一挡件与凹槽后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卡块,且内卡块为橡胶材质,并且内卡块与右侧块和左侧块呈间隙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右侧块和左侧块的内腔结构与凹槽的内腔结构相同,且右侧块和左侧块内壁上的内卡块与前侧块呈间隙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车面体的右侧设置有推杆,且推杆和车面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车面体的下端设置有滚轮,且滚轮和车面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采用车面体上的凹槽内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内卡块,且内卡块内设置有左侧块和右侧块,这样通过将左侧块和右侧块向外侧进行拉伸,这样车面体的前后两侧就得到有效的延展,而车面体的左侧需要进行延伸时,可将左侧块和右侧块空槽结构内的前侧块进行抽出,这样车面体的左端就得到有效的延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车面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前侧块、右侧块和左侧块侧视图。图中:1、前侧块,2、凹槽,3、右侧块,4、车面体,5、推杆,6、滚轮,7、第一挡件,8、第二挡件,9、左侧块,10、内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包括车面体4,车面体4上设置有凹槽2,车面体4的右侧设置有推杆5,且推杆5和车面体4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在进行物流推车使用时,可用手抓住推杆5,接着将推杆5进行推动,这样推杆5就可将下端的车面体4进行推动,然后车面体4在滚轮6的作用下进行移动,车面体4的下端设置有滚轮6,且滚轮6和车面体4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车面体4通过下端的滚轮6可进行移动,车面体4上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卡块10,凹槽2的内壁与内卡块10通过热熔粘连,且内卡块10为橡胶材质,并且内卡块10与右侧块3和左侧块9呈间隙配合连接,此结构使得在进行物流推车使用时,需要将物流推车的车面体4进行延伸时,可将右侧块3和左侧块9分别抓住,接着将右侧块3向后侧进行拉动,然后右侧块3在凹槽2内向外进行移动,接着右侧块3两侧的第一挡件7与凹槽2后侧的内壁上的凸块相重合,这样右侧块3就得到有效的延伸了,同时左侧块9也按照右侧块3进行拉动,这样左侧块9就得到有效的延伸,且凹槽2为三面开口结构,并且凹槽2的三面开口处设置有凸块结构,凹槽2的内壁与凸块结构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凹槽2内设置有右侧块3,右侧块3和左侧块9的内腔结构与凹槽2的内腔结构相同,且右侧块3和左侧块9内壁上的内卡块10与前侧块1呈间隙配合连接,此结构使得将左侧块9和右侧块3向两侧进行拉动,通过左侧块9和右侧块3与内卡块10进行卡合,这样就可将车面体4就得到有效的延展了,且右侧块3的一侧设置有左侧块9,左侧块9和右侧块3内设置有空槽结构,左侧块9和右侧块3内开设有空槽结构,且右侧块3和左侧块9内的空槽结构内设有前侧块1,前侧块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挡件8,前侧块1和第二挡件8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第二挡件8与凹槽2左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左侧块9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7,左侧块9和第一挡件7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第一挡件7与凹槽2前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右侧块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7,右侧块3和第一挡件7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第一挡件7与凹槽2后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此结构使得该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采用车面体4上的凹槽2内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内卡块10,且内卡块10内设置有左侧块9和右侧块3,这样通过将左侧块9和右侧块3向外侧进行拉伸,这样车面体4的前后两侧就得到有效的延展,而车面体4的左侧需要进行延伸时,可将左侧块9和右侧块3空槽结构内的前侧块1进行抽出,这样车面体4的左端就得到有效的延伸。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在进行物流推车使用时,可将准备好的货物放置到车面体4上,接着用手抓住推杆5,接着将推杆5进行推动,然后推杆5可将车面体4进行推动,接着车面体4下端的滚轮6就可带动车面体4进行移动,然后车面体4上的货物就会随着车面体4一起进行移动,而当货物放不下时,可将车面体4两侧的右侧块3和左侧块9分别进行抓住,接着右侧块3可从凹槽2内拉出,然后右侧块3和凹槽2的内腔进行间隙配合连接,接着右侧块3两侧的第一挡件7与凹槽2后侧的内壁上的凸块相重合,从而右侧块3就可将车面体4得到有效的延伸,而右侧块3和左侧块9之间的结构相同,接着左侧块9可根据右侧块3进行拉动,这样车面体4的另一侧也得到有效的延伸了,接着可用手抓住前侧块1,接着将前侧块1向外侧进行拉动,然后前侧块1可在右侧块3和左侧块9内进行移动,同时前侧块1两侧的第二挡件8与右侧块3和左侧块9空槽结构的内壁上的凸块相重合,这样前侧块1就在空槽结构进行得到有效的固定,这样车面体4的三侧就得到有效的延伸了,这就是该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面体(4),所述车面体(4)上设置有凹槽(2),且凹槽(2)为三面开口结构,并且凹槽(2)的三面开口处设置有凸块结构,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右侧块(3),且右侧块(3)的一侧设置有左侧块(9),所述左侧块(9)和右侧块(3)内设置有空槽结构,且右侧块(3)和左侧块(9)内的空槽结构内设有前侧块(1),所述前侧块(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挡件(8),且第二挡件(8)与凹槽(2)左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所述左侧块(9)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7),且第一挡件(7)与凹槽(2)前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所述右侧块(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7),且第一挡件(7)与凹槽(2)后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面体(4),所述车面体(4)上设置有凹槽(2),且凹槽(2)为三面开口结构,并且凹槽(2)的三面开口处设置有凸块结构,所述凹槽(2)内设置有右侧块(3),且右侧块(3)的一侧设置有左侧块(9),所述左侧块(9)和右侧块(3)内设置有空槽结构,且右侧块(3)和左侧块(9)内的空槽结构内设有前侧块(1),所述前侧块(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挡件(8),且第二挡件(8)与凹槽(2)左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所述左侧块(9)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7),且第一挡件(7)与凹槽(2)前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所述右侧块(3)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挡件(7),且第一挡件(7)与凹槽(2)后侧开口处的凸块结构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推车用延伸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龙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