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76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包括成型件、第一冷却结构、第二冷却结构、以及第三冷却结构;所述第三冷却结构设置有随形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第二输液盘管,以及多个冷却棒,所述成型件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成型腔,多个所述冷却棒插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成型腔;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冷却装置,通过第一冷却结构、第二冷却结构及第三冷却结构的设置,能够对成型件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冷却,继而有效减少成型件在注塑过程中的变形量,进而有效提升成型件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速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射成型过程中,模具的温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型效率。模具温度过高不仅会延长冷却时间,降低生产效率,而且会使塑料熔体失去原有的性能,模具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熔体的流动性,使塑件翘曲变形等。为了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塑件,需要严格地控制模具的温度,而模具冷却固化时需要用到的冷却装置就格外重要。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容易变形的较大的注塑产品,由于模具中缺少较为合理的冷却装置,使得成型件变形量较大,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对成型件进行有效冷却,继而有效减少成型件的变形。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包括成型件、设置于所述成型件四周的第一冷却结构、与所述成型件顶部相配合的第二冷却结构、以及与所述成型件底部相配合的第三冷却结构;所述第三冷却结构设置有与成型件底部结构相适配的随形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输液盘管,以及径向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的多个冷却棒,所述成型件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成型腔,多个所述冷却棒插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出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进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出液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成型件前后两侧壁外侧的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管上方的第三冷却管、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贯通连接的第四冷却管、平行架设于所述第四冷却管上方与所述第三冷却管贯通连接的第五冷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却管垂直贯通连接的第六冷却管,所述第五冷却管和所述第六冷却管分别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成型件的左右两侧。其中,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其中,所述冷却棒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输液盘管且通过设置于上端的定位套与所述第二输液盘管紧固。其中,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由多个随形盘管单元并排组合而成。其中,所述随形盘管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并排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之间的多排所述随形盘管、以及分别竖直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分别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其中,所述随形盘管插设于所述成型件下底面的多个腔体。其中,所述随形盘管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U形管,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U形管之间用于相邻所述U形管贯通连接的连接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包括成型件、设置于所述成型件四周的第一冷却结构、与所述成型件顶部相配合的第二冷却结构、以及与所述成型件底部相配合的第三冷却结构;所述第三冷却结构设置有与成型件底部结构相适配的随形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输液盘管,以及径向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的多个冷却棒,所述成型件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成型腔,多个所述冷却棒插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出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进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出液端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冷却装置,通过第一冷却结构、第二冷却结构及第三冷却结构的设置,能够对成型件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冷却,继而有效减少成型件在注塑过程中的变形量,进而有效提升成型件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随形盘管单元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包括成型件1、设置于所述成型件1四周的第一冷却结构2、与所述成型件1顶部相配合的第二冷却结构3、以及与所述成型件1底部相配合的第三冷却结构4;所述第三冷却结构4设置有与成型件1底部结构相适配的随形盘管41;所述第二冷却结构3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输液盘管31,以及径向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31的多个冷却棒32,所述成型件1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成型腔,多个所述冷却棒32插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2、所述第二冷却结构3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4的出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2、所述第二冷却结构3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4的进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出液端相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结构2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成型件1前后两侧壁外侧的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管21上方的第三冷却管23、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21和第二冷却管22贯通连接的第四冷却管24、平行架设于所述第四冷却管24上方与所述第三冷却管23贯通连接的第五冷却管25、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却管22垂直贯通连接的第六冷却管26,所述第五冷却管25和所述第六冷却管26分别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冷却机构更好的围设于成型件1的外围,第四冷却管24和第五冷却管2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冷却管21和第三冷却管23的中部贯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与模具内部结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结构2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成型件1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由于成型件1的上表面均布有多个较深的成型腔,在成型过程中极易出现因冷却不到位而产生成型件1变形的问题,为了方便成型腔中的热量及时导出,本实施例将多个冷却棒32插入对应的成型腔内,之后通过对应的第二输液盘管31与冷却棒32的上端配合,以此使得成型腔中的热量通过冷却棒32与第二输液盘管31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为了方便冷却棒32的安装固定,本实施在冷却棒32径向穿设于第二输液盘管31的一外露端上螺纹连接有定位套33。为了便于布置冷却棒32,本实施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31并排架设,且每条第二输液盘管31的两端分别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受成型件1结构影响,本实施例在成型件1的下底面相邻成型腔之间产生较为狭长的缝隙,为了能够从成型腔的腔体壁的内外对成型腔进行降温,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冷却结构4由多个随形盘管单元并排组合而成,所述随形盘管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横管4242和第二横管43、并排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42和所述第二横管43之间的多排所述随形盘管41、以及分别竖直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横管42和第二横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件、设置于所述成型件四周的第一冷却结构、与所述成型件顶部相配合的第二冷却结构、以及与所述成型件底部相配合的第三冷却结构;所述第三冷却结构设置有与成型件底部结构相适配的随形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输液盘管,以及径向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的多个冷却棒,所述成型件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成型腔,多个所述冷却棒插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出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进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出液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件、设置于所述成型件四周的第一冷却结构、与所述成型件顶部相配合的第二冷却结构、以及与所述成型件底部相配合的第三冷却结构;所述第三冷却结构设置有与成型件底部结构相适配的随形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二输液盘管,以及径向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二输液盘管的多个冷却棒,所述成型件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成型腔,多个所述冷却棒插设于对应的多个所述成型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出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及所述第三冷却结构的进液口与外部制冷机的出液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成型件前后两侧壁外侧的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管上方的第三冷却管、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贯通连接的第四冷却管、平行架设于所述第四冷却管上方与所述第三冷却管贯通连接的第五冷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冷却管垂直贯通连接的第六冷却管,所述第五冷却管和所述第六冷却管分别与外部制冷机的进液端和出液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深孔成型件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设置为两个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华罗红波佘志军杨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柏明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