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46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斗车,包括底盘、翻斗、车轮和装载物,所述翻斗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装载物放入到所述翻斗中,所述翻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翻斗车还包括锁定件和解锁按键;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用于将所述翻斗锁定;所述解锁按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解锁按键与所述锁定件接触并能够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后与所述第一卡扣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定件将翻斗与底盘锁定使翻斗保持在基本水平的状态,然后通过按压解锁按键使锁定件与翻斗之间解锁,实现翻斗的翻转将装载物弹出或者甩出,增加了翻斗车的可玩性。

Dumper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斗车
本技术涉及玩具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翻斗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翻斗车大多为手动打开翻斗,且翻斗内的装载物靠自身重力倒出翻斗车,可玩性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通过控制打开翻斗、可玩性高的翻斗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打开翻斗、可玩性高的翻斗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翻斗车,包括底盘、翻斗、车轮和装载物,所述翻斗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装载物放入到所述翻斗中,所述翻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翻斗车还包括锁定件和解锁按键;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用于将所述翻斗锁定;所述解锁按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解锁按键与所述锁定件接触并能够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后与所述第一卡扣解锁。进一步地,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一卡扣解锁时,所述翻斗绕所述转轴翻转,并将所述装载物弹出或者甩出。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斜坡部,所述解锁按键朝向所述斜坡部延伸出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斜坡部的斜坡面接触;当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第一柱体推动所述斜坡面,并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后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斜坡部还包括止挡面,当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时,所述止挡面与所述第一卡扣的一侧面抵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柱体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松开解锁按键时,带动所述解锁按键复位。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上设有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带动所述锁定件回复到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所述锁定件解锁时,带动所述翻斗翻转。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包括上盖和底壳,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上盖的底面,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插入孔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进一步地,所述装载物为六面体石头状塑胶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锁定件将翻斗与底盘锁定使翻斗保持在基本水平的状态,然后通过按压解锁按键使锁定件与翻斗之间解锁,实现翻斗的翻转将装载物弹出或者甩出,增加了翻斗车的可玩性。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斗车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斗车的翻斗、锁定件和解锁按键的底部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斗车的锁定件与解锁按键配合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斗车省略了翻斗和装载物后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翻斗车的翻斗、上盖、锁定件和解锁按键的底部立体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底盘2-翻斗3-车轮4-装载物5-锁定件6-解锁按键11-上盖12-底壳21-转轴22-第一卡扣51-第二卡扣52-斜坡部53-第二柱体61-第一柱体111-插入孔112-转轴槽521-斜坡面522-止挡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翻斗车,包括底盘1、翻斗2、车轮3和装载物4,翻斗2上设有转轴21,转轴21与底盘1枢接,车轮3安装在底盘1的下方,装载物4放入到翻斗2中,翻斗2上设有第一卡扣22,翻斗车还包括锁定件5和解锁按键6;锁定件5安装在底盘1上,并与第一卡扣22卡接用于将翻斗2锁定;解锁按键6安装在底盘1上,解锁按键6与锁定件5接触并能够推动锁定件5滑动后与第一卡扣22解锁。图1为翻斗车锁定状态的立体图,此时锁定件5与第一卡扣22卡接,使得翻斗2保持在大致水平的状态,装载物4放置在翻斗2内。当需要将装载物4卸载时,手动按动解锁按键6,解锁按键6推动锁定件5,使得锁定件5与第一卡扣22分离实现翻斗2与锁定件5的解锁,翻斗2能够绕转轴21向后翻转,并将装载物4弹出或者甩出,装载物4沿抛物线路径飞出翻斗2,相比与现有的通过手动翻转翻斗,并且装载物靠自身重力倒出翻斗的玩法,增加了翻斗车的可玩性。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锁定件5包括第二卡扣51,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51卡接。具体为,锁定件5位于翻斗2的下方,第一卡扣22从翻斗2的底部向下朝向锁定件5延伸。解锁按键6安装在底盘1的侧面。当按动解锁按键6时,解锁按键6沿翻斗车的左右方向移动,并推动锁定件5沿翻斗车的后方移动,使得第二卡扣51与第一卡扣22分离。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锁定件5还包括斜坡部52,解锁按键6朝向斜坡部52延伸出第一柱体61,第一柱体61与斜坡部52的斜坡面521接触;当按压解锁按键6时,第一柱体61推动斜坡面521,从而推动锁定件5滑动后使得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51分离。当按压解锁按键6时,第一柱体61沿左右方向推动锁定件5的斜坡面521,斜坡面521被第一柱体61推挤,使得锁定件5向后滑动,第二卡扣51与第一卡扣22分离。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斜坡部52还包括止挡面522,当第一卡扣22与第二卡扣51卡接时,止挡面522与第一卡扣22的一侧面抵触。第二卡扣51与第二卡扣22卡合,使得翻斗2在翻斗车的上下方向的运动被锁定,止挡面522与第一卡扣22的抵触,使得翻斗2在左右方向的运动被限制,减少翻斗2的晃动。另外,当第一柱体61沿左右方向推挤斜坡面521时,止挡面522与第一卡扣22的抵触,使得锁定件5只能朝向翻斗车的后方移动,不能沿左右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第一柱体61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图未示),第一复位弹簧用于松开解锁按键6时,带动解锁按键6复位。进一步地,锁定件5上设有第二柱体53,第二柱体53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图未示),第二复位弹簧用于带动锁定件5回复到与第一卡扣22卡接的位置。进一步地,转轴21处设有扭簧(图未示),扭簧用于锁定件5解锁时,带动翻斗2翻转。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底盘1包括上盖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斗车,包括底盘、翻斗、车轮和装载物,所述翻斗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装载物放入到所述翻斗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翻斗车还包括锁定件和解锁按键;/n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用于将所述翻斗锁定;/n所述解锁按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解锁按键与所述锁定件接触并能够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后与所述第一卡扣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斗车,包括底盘、翻斗、车轮和装载物,所述翻斗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下方,所述装载物放入到所述翻斗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翻斗车还包括锁定件和解锁按键;
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用于将所述翻斗锁定;
所述解锁按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解锁按键与所述锁定件接触并能够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后与所述第一卡扣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一卡扣解锁时,所述翻斗绕所述转轴翻转,并将所述装载物弹出或者甩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还包括斜坡部,所述解锁按键朝向所述斜坡部延伸出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斜坡部的斜坡面接触;
当按压所述解锁按键时,所述第一柱体推动所述斜坡面,并推动所述锁定件滑动后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才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