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8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包括上关节体、中关节体、下关节体,上关节体通过定位轴与中关节体连接,中关节体通过旋转轴与下关节体旋转的连接在一起;中关节体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下关节体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二级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液压缸包括柱塞杆和排气结构,柱塞杆的中部设置有增压缸,述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孔和油气分离孔。本产品通过一级缓冲机构和双液压缸结构的设置,强制使关节从摆动期刚结束到支撑期刚开始的过程变得慢缓和,从而减轻对残肢的冲击,使患者在使用中的摆动期更为接近原始步态,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
本技术涉及人造关节
,具体涉及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下肢假肢取代了拐杖,这不仅在外观和功能上弥补了肢体缺陷带来的不足,而且使截肢者双手能够自由地参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扩大了截肢者参与社会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体膝关节在步态行走中表现了二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安全的屈膝步行,二是变速行走能力。现有产品膝关节中体,材质抗拉强度低整体使用寿命低造成反复承重开锁失灵。单向回流阀结构复杂,造成膝关节体积过大。液压缸密封容易液体泄漏,寿命短,摩擦系数高造成异响。以上问题,均容易加重对残肢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者的活动范围和功能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开发一款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通过一级缓冲机构和双液压缸结构的设置,强制使关节从摆动期刚结束到支撑期刚开始的过程变得慢缓和,从而减轻对残肢的冲击,使患者在使用中的摆动期更为接近原始步态,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包括上关节体、中关节体、下关节体,所述上关节体通过定位轴与中关节体连接,所述中关节体通过旋转轴与下关节体旋转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中关节体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所述一级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关节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下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关节体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中关节体;所述下关节体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所述二级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柱塞杆和排气结构,所述柱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中关节体连接;其中,在所述柱塞杆的中部设置有增压缸,所述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孔和油气分离孔。具体的,所述增压缸用于液压缸排气时增大液压缸内部压强,使液压缸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更彻底,从而使二级缓冲效果更好。具体的,所述排气孔用于液压缸排气,所述油气分离孔用于液压缸的油气分离后排出气体;关节运动的时候液压缸产生的气体及油气分离后的气体分别经排气孔和油气分离孔自动排出,使液压缸长久处于充盈状态,同时避免了液压缸油气混合造成的油变质,加速液压缸损伤的问题。具体的,所述液压缸柱塞杆(1)的表面粗糙度不小于0.06μm,极大地降低了摩擦系数,消除摆动器异响,延长产品使用寿命2-3年。本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膝关节通过在液压缸的柱塞杆内部设置增压缸,形成双液压缸结构,液压缸排气时通过增压缸作用后使得液压缸内部压强增大,液压缸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更彻底,从而使二级缓冲效果更好;使用时,当关节从摆动期刚结束到支撑期刚开始的阶段,上关节体和下关节体马上处于闭合状态时,本产品一级缓冲机构和二级缓冲机构的设置强制让这个过程变得慢缓和,从而减轻对残肢的冲击,使患者在使用中的摆动期更为接近原始步态,增加患者的舒适度。2.本技术膝关节运动过程产生的气体经增压缸作用后,能更彻底地由排气结构排出,使液压缸长久处于充盈状态,同时油气分离孔的设置避免了油气混合造成的油变质,加速液压缸损伤的问题,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膝关节设计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对关节零件的加工精度进行提高,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件名称和序号:1-上关节体,2-中关节体,3-下关节体,4-第二缓冲装置,5-第一缓冲装置,6-定位轴,7-旋转轴,8-液压缸,9-增压缸,10-柱塞杆,11-油气分离孔,12-排气孔,13-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包括上关节体1、中关节体2、下关节体3,上关节体1通过定位轴6与中关节体2连接,中关节体2通过旋转轴7与下关节体3旋转的连接在一起;中关节体2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一级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装置5和第二缓冲装置4,第一缓冲装置5的上端与上关节体1连接,第一缓冲装置5的下端与旋转轴7连接,第二缓冲装置4的上端与上关节体1连接,第二缓冲装置4的下端固定于中关节体2;下关节体3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二级缓冲机构包括连杆13和液压缸9,液压缸9包括柱塞杆10和排气结构,柱塞杆10通过连杆13与中关节体2连接;其中,柱塞杆10的中部设置有增压缸9,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孔12和油气分离孔11。增压缸9用于液压缸8排气时增大液压缸8内部压强,使液压缸8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更彻底,从而使二级缓冲效果更好。排气孔12用于液压缸8排气,油气分离孔11用于液压缸8的油气分离后排出气体;关节运动的时候液压缸8产生的气体及油气分离后的气体分别经排气孔12和油气分离孔11自动排出,使液压缸8长久处于充盈状态,同时避免了液压缸8油气混合造成的油变质,加速液压缸8损伤的问题。优选的,柱塞杆10的表面粗糙度不小于0.06μm,极大地降低了摩擦系数,消除摆动器异响,延长产品使用寿命2-3年。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解释:当关节从摆动期刚结束到支撑期刚开始的阶段,上关节体1和下关节体3马上处于闭合状态时,二级缓冲机构中的液压缸8在此过程随着膝关节的受力做往复运动,产生的气体通过增压缸9作用后使得液压缸8内部压强增大,强制让上述摆动期刚结束到支撑期刚开始的阶段过程变得慢缓和,此时,下关节体3也通过连杆13带动中关节体2的一级缓冲机构一起作用,从而达到减轻对残肢的冲击的目的,使患者在使用中的摆动期更为接近原始步态,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且,液压缸8运动过程产生的气体通过增压缸9作用后使得液压缸8内部压强增大,气体能更彻底地由排气结构排出,使液压缸长久处于充盈状态,缓冲效果更好;而油气分离孔的设置避免了油气混合造成的油变质,加速液压缸损伤的问题,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包括上关节体、中关节体、下关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关节体通过定位轴与中关节体连接,所述中关节体通过旋转轴与下关节体旋转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中关节体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所述一级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关节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下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关节体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中关节体;所述下关节体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所述二级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柱塞杆和排气结构,所述柱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中关节体连接;其中,在所述柱塞杆的中部设置有增压缸,所述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孔和油气分离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自锁液压膝关节,包括上关节体、中关节体、下关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关节体通过定位轴与中关节体连接,所述中关节体通过旋转轴与下关节体旋转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中关节体设置有一级缓冲机构,所述一级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关节体连接,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下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关节体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中关节体;所述下关节体设置有二级缓冲机构,所述二级缓冲机构包括连杆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柱塞杆和排气结构,所述柱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康复辅具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