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33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炒锅、锅盖、转轴、翻炒叶片、放置箱、佐料放置桶、永磁铁、固定塞、滑动塞、T形滑动轴、塑料弹簧、连通管、转动单元,转动单元用于驱动多个佐料放置桶交替与安装槽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多个佐料放置桶,将多种调料、佐料放置到佐料放置桶内,通过转动单元上的旋转柱转动,驱动佐料放置桶交替转动至放置箱上安装槽处,佐料放置桶上滑动塞受到永磁铁的吸引,克服塑料弹簧的阻力,往永磁铁侧滑动,使佐料放置桶内的调料、佐料由固定塞上进料孔、滑动塞上过度孔、永磁铁上漏料孔、流通管、转轴上缺口进入炒锅内,从而避免了锅盖揭开时,油烟对人员的呛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菜锅
本技术涉及食材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炒菜锅。
技术介绍
大型餐饮企业在进行食材加工时,会对食材进行炒制,以往只能通过人工进行炒制,随着科技水平发展,自动炒菜锅随之诞生,自动炒菜锅的出线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食材加工的效率。现有的自动炒菜锅在炒制食材时,需要反复揭开锅盖,将佐料、调料(油、醋、黄酒等)等添加到炒锅内,反复地开闭锅盖,容易造成热量流失,使得炒制效率降低,另外,炒制时产生的油烟在揭开锅盖时,容易呛伤作业人员,给作业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炒菜锅,它可以实现提供方便佐料的添加。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炒锅、锅盖、转轴、翻炒叶片,所述锅盖设于炒锅上,所述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锅盖上且延伸至炒锅内,其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翻炒叶片设于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有盲孔,其周面上设有连通至所述盲孔的缺口,还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通过安装立柱设于锅盖上;佐料放置桶,所述佐料放置桶设有多个,且设于所述放置箱内;永磁铁,所述永磁铁设于放置箱底部,对应的所述放置箱上设有供永磁铁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永磁铁上设有通孔形式的漏料孔;固定塞,所述固定塞设于佐料放置桶内,对应的所述佐料放置桶上设有供固定塞卡合的卡槽,所述固定塞上设有通孔形式的进料孔;滑动塞,所述滑动塞设于卡槽内,且能在所述卡槽内竖直自由滑动,其上设有与所述进料孔错开分布的过度孔,其由导磁材质制成;T形滑动轴,所述T形滑动轴竖直穿透固定塞且其下端固接在所述滑动塞上,其在所述固定塞上能自由滑动;塑料弹簧,所述塑料弹簧套装在T形滑动轴穿出固定塞一端上,其一端固接在所述T形滑动轴水平段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塞上,其在自然状态下,驱动所述滑动塞往固定塞侧滑动至滑动塞抵靠固定塞表面,且接触处密封;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通漏料孔,其另一端与所述盲孔连通;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用于驱动多个所述佐料放置桶交替与安装槽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旋转柱、连接板,所述旋转柱竖直穿出放置箱且与放置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设有多个,其一端固接在所述旋转柱上,其另一端分别固接在所述佐料放置桶上,所述连接板沿旋转柱轴向阵列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旋转柱转动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固定座、滑动座、滑动块、弹簧,所述固定座设于放置箱内,所述滑动座设有多个,其水平固接在所述旋转柱上且与连接板相对应,所述滑动块设于滑动座内,对应的所述滑动座上设有供滑动块自由滑动的滑动槽,所述弹簧设于滑动槽内,其一端固接在所述旋转柱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滑动块穿出滑动座的一端进行卡合的凹槽。优选地,所述滑动块穿出滑动座一端为球头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多个佐料放置桶,将多种调料、佐料放置到佐料放置桶内,通过转动单元上的旋转柱转动,驱动佐料放置桶交替转动至放置箱上安装槽处,佐料放置桶上滑动塞受到永磁铁的吸引,克服塑料弹簧的阻力,往永磁铁侧滑动,使佐料放置桶内的调料、佐料由固定塞上进料孔、滑动塞上过度孔、永磁铁上漏料孔、流通管、转轴上缺口进入炒锅内,从而避免了锅盖揭开时,油烟对人员的呛伤,通过预先将佐料、调料放置到佐料放置桶内,再转动佐料放置桶,实现方便佐料、调料的添加,另外通过将佐料、调料定量放置到佐料放置桶内,实现佐料、调料的定量投放,方便快捷,操作简单,设置定位单元,通过滑动块卡合到凹槽内,即停止转动旋转柱,此时与滑动块相对应的佐料放置桶处于与安装槽对应状态,具有防呆作用,且提高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炒锅,2-锅盖,3-转轴,4-翻炒叶片,5-放置箱,6-佐料放置桶,7-永磁铁,8-安装槽,9-漏料孔,10-固定塞,11-卡槽,12-进料孔,13-滑动塞,14-过度孔,15-T形滑动轴,16-塑料弹簧,17-连通管,18-盲孔,19-缺口,20-旋转柱,21-连接板,22-固定座,23-滑动座,24-滑动块,25-弹簧,26-滑动槽,2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炒锅1、锅盖2、转轴3、翻炒叶片4,所述锅盖2设于炒锅1上,所述转轴3竖直转动连接在锅盖2上且延伸至炒锅1内,其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翻炒叶片4设于转轴3上,所述转轴3上设有盲孔18,其周面上设有连通至所述盲孔18的缺口19,还包括:放置箱5,所述放置箱5通过安装立柱设于锅盖2上;佐料放置桶6,所述佐料放置桶6设有多个,且设于所述放置箱5内;永磁铁7,所述永磁铁7设于放置箱5底部,对应的所述放置箱5上设有供永磁铁7安装的安装槽8,所述永磁铁7上设有通孔形式的漏料孔9;固定塞10,所述固定塞10设于佐料放置桶6内,对应的所述佐料放置桶6上设有供固定塞10卡合的卡槽11,所述固定塞10上设有通孔形式的进料孔12;滑动塞13,所述滑动塞13设于卡槽11内,且能在所述卡槽11内竖直自由滑动,其上设有与所述进料孔12错开分布的过度孔14,其由导磁材质制成;T形滑动轴15,所述T形滑动轴15竖直穿透固定塞10且其下端固接在所述滑动塞13上,其在所述固定塞10上能自由滑动;塑料弹簧16,所述塑料弹簧16套装在T形滑动轴15穿出固定塞10一端上,其一端固接在所述T形滑动轴15水平段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塞10上,其在自然状态下,驱动所述滑动塞13往固定塞10侧滑动至滑动塞13抵靠固定塞10表面,且接触处密封;连通管17,所述连通管17一端连通漏料孔9,其另一端与所述盲孔18连通;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用于驱动多个所述佐料放置桶6交替与安装槽8对应。所述转动单元包括旋转柱20、连接板21,所述旋转柱20竖直穿出放置箱5且与放置箱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1设有多个,其一端固接在所述旋转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炒锅(1)、锅盖(2)、转轴(3)、翻炒叶片(4),所述锅盖(2)设于炒锅(1)上,所述转轴(3)竖直转动连接在锅盖(2)上且延伸至炒锅(1)内,其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翻炒叶片(4)设于转轴(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上设有盲孔(18),其周面上设有连通至所述盲孔(18)的缺口(19),还包括:/n放置箱(5),所述放置箱(5)通过安装立柱设于锅盖(2)上;/n佐料放置桶(6),所述佐料放置桶(6)设有多个,且设于所述放置箱(5)内;/n永磁铁(7),所述永磁铁(7)设于放置箱(5)底部,对应的所述放置箱(5)上设有供永磁铁(7)安装的安装槽(8),所述永磁铁(7)上设有通孔形式的漏料孔(9);/n固定塞(10),所述固定塞(10)设于佐料放置桶(6)内,对应的所述佐料放置桶(6)上设有供固定塞(10)卡合的卡槽(11),所述固定塞(10)上设有通孔形式的进料孔(12);/n滑动塞(13),所述滑动塞(13)设于卡槽(11)内,且能在所述卡槽(11)内竖直自由滑动,其上设有与所述进料孔(12)错开分布的过度孔(14),其由导磁材质制成;/nT形滑动轴(15),所述T形滑动轴(15)竖直穿透固定塞(10)且其下端固接在所述滑动塞(13)上,其在所述固定塞(10)上能自由滑动;/n塑料弹簧(16),所述塑料弹簧(16)套装在T形滑动轴(15)穿出固定塞(10)一端上,其一端固接在所述T形滑动轴(15)水平段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塞(10)上,其在自然状态下,驱动所述滑动塞(13)往固定塞(10)侧滑动至滑动塞(13)抵靠固定塞(10)表面,且接触处密封;/n连通管(17),所述连通管(17)一端连通漏料孔(9),其另一端与所述盲孔(18)连通;/n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用于驱动多个所述佐料放置桶(6)交替与安装槽(8)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炒锅(1)、锅盖(2)、转轴(3)、翻炒叶片(4),所述锅盖(2)设于炒锅(1)上,所述转轴(3)竖直转动连接在锅盖(2)上且延伸至炒锅(1)内,其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翻炒叶片(4)设于转轴(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上设有盲孔(18),其周面上设有连通至所述盲孔(18)的缺口(19),还包括:
放置箱(5),所述放置箱(5)通过安装立柱设于锅盖(2)上;
佐料放置桶(6),所述佐料放置桶(6)设有多个,且设于所述放置箱(5)内;
永磁铁(7),所述永磁铁(7)设于放置箱(5)底部,对应的所述放置箱(5)上设有供永磁铁(7)安装的安装槽(8),所述永磁铁(7)上设有通孔形式的漏料孔(9);
固定塞(10),所述固定塞(10)设于佐料放置桶(6)内,对应的所述佐料放置桶(6)上设有供固定塞(10)卡合的卡槽(11),所述固定塞(10)上设有通孔形式的进料孔(12);
滑动塞(13),所述滑动塞(13)设于卡槽(11)内,且能在所述卡槽(11)内竖直自由滑动,其上设有与所述进料孔(12)错开分布的过度孔(14),其由导磁材质制成;
T形滑动轴(15),所述T形滑动轴(15)竖直穿透固定塞(10)且其下端固接在所述滑动塞(13)上,其在所述固定塞(10)上能自由滑动;
塑料弹簧(16),所述塑料弹簧(16)套装在T形滑动轴(15)穿出固定塞(10)一端上,其一端固接在所述T形滑动轴(15)水平段上,其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固定塞(10)上,其在自然状态下,驱动所述滑动塞(13)往固定塞(10)侧滑动至滑动塞(13)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武卓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蒸小皖餐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