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60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12
随着生活用水的多样化,家居内的水路管道也随之增多,给装修中的水管埋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过多的管线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也不易优化其力学结构,而对于外露的软管,如果水管较为细长且在同一设备上连接多个细长软管,如喷淋清洁设备等,也易使软管间彼此缠绕,既不美观,也不易清理。此双通道软管装置,冷热水同时进入淋浴装置,内管一直流通热水,外管一直流通冷水,使用者(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在淋浴过程中接触到此装置,永远不存在烫伤的风险。

A double channel hos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特别是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用水的多样化,家居内的水路管道也随之增多,给装修中的水管埋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过多的管线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也不易优化其力学结构,而对于外露的软管,如果水管较为细长且在同一设备上连接多个细长软管,如喷淋清洁设备等,也易使软管间彼此缠绕,既不美观,也不易清理,且由于外露,当里面通热水时,还有被烫伤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不易产生缠绕,能够节约空间且防烫的软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冷热水同时进入淋浴装置,内管一直流通热水,外管一直流通冷水,使用者(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在淋浴过程中接触到此装置,永远不存在烫伤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管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内管连接头,外管连接头,连接件,外壳连接件,外管连接螺母,所述内管一端套装在所述内管连接头上,所述内管连接头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外管一端套装在所述外管连接头上,所述外管连接头与所述外壳连接件通过外管连接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外壳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内外管连接头,外管连接螺母,出水端连接螺母,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上,所述内外管连接头与所述出水端连接螺母通过外管连接螺母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中间设置一中间通道,在中间通道周边设置外围通道,所述中间通道与所述内管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内外管连接头固定设置一小管和一大管,所述小管与大管之间设置外管通道,所述小管为通孔构成内管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内管夹紧件和外管夹紧件,所述内管夹紧件将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内管连接头夹紧,将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夹紧;所述外管夹紧件将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管连接头夹紧,将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夹紧。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垫片,在第一连接组件中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外管连接头的上端面A与外壳连接件的下端面A之间,并通过所述外管连接螺母旋紧密封;在第二连接组件中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内外管连接头下端面B与所述出水端连接螺母上端面B之间,并通过所述外管连接螺母旋紧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内管通热水,外管通冷水,可以防烫。2、节省空间,不会缠绕,美观容易清理。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双通道软管装置立体结构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双通道软管装置立体爆炸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双通道软管装置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双通道软管装置安装顺序图。图中:100-内管;200-外管;300-第一连接组件;310-内管连接头;320-连接件;321-中间通道;322-外围通道;330-外壳连接件;331-下端面A;340-内管夹紧件;350-外管连接螺母;360-垫片;370-外管夹紧件;380-外管连接头;381-上端面A;400-第二连接组件;410-内外管连接头;411-小管;412-大管;413-内管通道;414-外管通道;415-下端面B;420-出水端连接螺母;421-上端面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包括内管100,外管200,第一连接组件300,第二连接组件400,所述内管100设置于所述外管200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0固定连接所述内管100与所述外管20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00固定连接所述内管100与所述外管200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0包括内管连接头310,外管连接头380,连接件320,外壳连接件330,外管连接螺母350,所述内管100一端套装在所述内管连接头310上,所述内管连接头310与所述连接件320螺纹连接,所述外管200一端套装在所述外管连接头380上,所述外管连接头380与所述外壳连接件330通过外管连接螺母35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连接件330与所述连接件320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00包括内外管连接头380,外管连接螺母350,出水端连接螺母420,所述内管100与所述外管200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380上,所述内外管连接头380与所述出水端连接螺母420通过外管连接螺母35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20中间设置一中间通道321,在中间通道321周边设置外围通道322,所述中间通道321与所述内管连接头310螺纹连接;所述内外管连接头410固定设置一小管411和一大管412,所述小管411和大管412之间设置外管通道414,所述小管411内孔构成内管通道41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0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00还包括内管夹紧件340和外管夹紧件370,所述内管夹紧件340将所述内管100的一端与所述内管连接头310夹紧,将所述内管100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410夹紧;所述外管夹紧件370将所述外管200的一端与所述外管连接头380夹紧,将所述外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410夹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0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400还包括垫片360,在第一连接组件300中所述垫片360设置在所述外管连接头380的上端面A381与外壳连接件330的下端面A331之间,并通过所述外管连接螺母350旋紧密封;在第二连接组件400中所述垫片360设置在所述内外管连接头410下端面B415与所述出水端连接螺母420上端面B421之间,并通过所述外管连接螺母350旋紧密封。本实施例中,安装顺序为:1.内管100与内外管连接头410的小管411连接;2.内管夹紧件340将内管100与小管411夹紧;3.外管200与内外管连接头410的大管412连接;4.外管夹紧件370将外管200与大管412夹紧;5.外管连接螺母350将内外管连接头410穿上垫片360与出水端连接螺母420旋紧固定;6.外管200与外管连接头380固定连接;7.外管夹紧件370将外管200与外管连接头380夹紧;8.内管100与内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管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与外管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内管连接头,外管连接头,连接件,外壳连接件,外管连接螺母,所述内管一端套装在所述内管连接头上,所述内管连接头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外管一端套装在所述外管连接头上,所述外管连接头与所述外壳连接件通过外管连接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外壳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内外管连接头,外管连接螺母,出水端连接螺母,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外管连接头上,所述内外管连接头与所述出水端连接螺母通过外管连接螺母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中间设置一中间通道,在中间通道周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陈志柄吴成峰蔡增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一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