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志胤专利>正文

一种自紧螺母、自紧螺栓或螺柱、螺母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1565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02
一种自紧螺母,所述自紧螺母2包括:螺母主体201、螺母通孔202、内螺纹结构203;所述螺母通孔202设置于所述螺母主体201上;所述内螺纹结构203设置于所述螺母通孔202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203一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203另一端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203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另一端的D6逐渐变小过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案,能够通过在螺母内径的变化,使得螺母在旋入螺栓或螺栓之后,使螺母持续受到趋向自紧方向的力,从而达到在振动过程中,螺母的自紧效果,提高紧固装置的耐用度。

A self tightening nut, bolt, stud and nut fast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紧螺母、自紧螺栓或螺柱、螺母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紧螺母、自紧螺栓或螺柱、螺母紧固装置,属于通用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机械装置的蓬勃发展,很多机械装置中的机械机构的需要采用可更换的形式进行装配。而螺栓、螺母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可拆卸紧固装置。可拆卸紧固装置的应用能够极大降低机械装置的生产难度,提高机械装置的修复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螺栓、螺母紧固装置的使用场景存在很多高频振动的工况,普通的螺栓、螺母装置在高频振动的工况下,特别是在高速铁路的高铁车体上的应用,会出现松脱的情况。其对生产施工造成极大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螺栓、螺母紧固装置进行自锁。如:螺栓螺纹螺距缩短、双螺母配合自锁、弹簧垫片顶紧、螺母焊死、破坏螺母旋出螺纹等。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螺栓螺纹螺距缩短、双螺母配合自锁、弹簧垫片顶紧,的确具有一定的锁紧功效,但当遇到振动频率高和工期长的工况时,螺栓螺母必将产生松动。而螺母焊死、破坏螺母旋出螺纹等方案,在遇到要拆卸机械装置时,需要先将螺母切去,再松脱螺栓,会极大影响工作效率,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螺栓螺母紧固装置或自紧螺柱、螺母紧固装置,其在高频振动工况下,越振动越紧固,从而达到防止松动的效果。是现有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螺栓或螺柱拧紧部上的外翘体,使得螺母在旋入螺栓或螺柱之后,持续受到沿螺母装配入螺栓或螺柱方向的力,从而达到在振动过程中,螺母越来越紧的自紧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或自紧螺柱、螺母紧固装置,该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包括:螺栓、螺母。螺栓包括:螺栓主体、螺栓头、拧紧部。该自紧螺柱、螺母紧固装置包括:螺柱、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螺柱装配;所述螺柱包括:螺柱主体、拧紧部、外螺纹结构;拧紧部包括:外翘体、形变预张力缝。拧紧部由形变预张力缝分出多个外翘体。外翘体上带有外螺纹。外翘体靠近螺栓头一端的部分相互紧贴。外翘体远离螺栓头一端的部分相互分离。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自紧螺母。一种自紧螺母,所述自紧螺母包括:螺母主体、螺母通孔、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母通孔设置于所述螺母主体上;所述内螺纹结构设置于所述螺母通孔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一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另一端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另一端的D6逐渐变小过度;其中:螺母最大内径D5与最小内径D6差为0.00001mm-50cm。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结构两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中间段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中部的D6逐渐变小过度,再由中部的D6向另一端的D5逐渐变大过度。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一种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该装置包括:螺栓、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螺栓装配;所述螺栓包括:螺栓主体、螺栓头、拧紧部、外螺纹结构;所述螺栓头设置于所述螺栓主体的一端;所述拧紧部设置于所述螺栓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外螺纹结构设置于拧紧部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母包括:螺母主体、螺母通孔、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母通孔设置于所述螺母主体上;所述内螺纹结构设置于所述螺母通孔的内壁上;所述拧紧部包括:外翘体、形变预张力缝;所述拧紧部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分出多个所述外翘体;所述外翘体的外周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外翘体靠近所述螺栓头一端的部分相互紧贴;所述外翘体远离所述螺栓头一端的部分相互分离;所述外翘体上靠近所述螺栓头一端的外螺纹结构的直径为D1,所述外翘体上远离所述螺栓头一端的外螺纹结构的直径为D2;D2>D1;所述外翘体上的外螺纹结构的直径大小由一端的D1向另一端的D2逐渐变大过度。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结构一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另一端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另一端的D6逐渐变小过度。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结构两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中间段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中部的D6逐渐变小过度,再由中部的D6向另一端的D5逐渐变大过度。作为优选,所述拧紧部还包括:安装引导头,所述安装引导头设置于拧紧部的端面上;安装引导头与拧紧部同轴;安装引导头与所连接的外翘体一起由形变预张力缝分开;安装引导头分开后的直径为D7;D7≤D1。作为优选,所述拧紧部还包括:扭力限位柱;扭力限位柱设置在拧紧部的中央位置,形变预张力缝设置在外翘体和扭力限位柱之间;所述外翘体聚拢后与扭力限位柱紧贴。作为优选,所述扭力限位柱为多边形棱柱;更优选为正多边形棱柱。作为优选,所述外翘体的轴线与拧紧部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作为优选,所述外翘体绕拧紧部的中轴线呈螺旋形设置,外翘体的螺旋方向与外螺纹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结构和/或安装引导头的端部设有倒角;作为优选,所述螺母通孔的两端设有倒角。作为优选,所述螺母还包括密封防尘盖,密封防尘盖与螺母主体的一端连接,螺母主体为凹形结构或“U”形结构。作为优选,形变预张力缝为直线或曲线,形变预张力缝的宽度为0.01-50mm,优选为0.02-30mm,更优选为0.03-20mm;形变预张力缝的宽度由靠近所述螺栓头一端向远离所述螺栓头一端逐渐变宽。作为优选,拧紧部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分出2-10个所述外翘体,优选为3-8个所述外翘体,更优选为4-6个所述外翘体。作为优选,所述拧紧部采用弹性钢材料;作为优选,所述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均均采用弹性钢材料。在第二种实施方案中,螺栓和螺母通过螺纹结构装配配合。螺栓拧紧部上设置有外翘体。外翘体沿垂直螺栓中轴线截面圆的径向向外翘起。即外翘体的外端部相互分离,外翘体的内端部与螺栓主体连接。即D2>D1。螺母和螺栓装配好后,外翘体在螺母的作用下,向螺栓中轴线收拢,且外翘体仍处在翘起状态。同时,外翘体由于有恢复原形的运动趋势,即向外翘起的运动趋势。外翘体对螺母的作用力包括:沿垂直螺栓中轴线截面圆径向向外的分力和沿螺母装入螺栓方向的力。在该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螺母所受到的沿垂直螺栓中轴线截面圆径向向外的分力将增加螺栓外螺纹结构和螺母内螺纹结构的压紧力,从而提高阻碍螺母和螺栓之间相对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起到了防止松脱的作用。在该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在振动过程中,螺母所受到的沿螺母装入螺栓方向的力将使得螺母继续向装入螺栓的方向运动。即该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在振动工况下,螺母和螺栓越来越紧,从而起到了自紧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外翘体的外端部即为外翘体远离螺栓头一端的部分,外翘体的内端部即为外翘体靠近螺栓头一端的部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外翘体向外翘起一定角度,不影响螺母的装配。当螺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紧螺母,所述自紧螺母(2)包括:螺母主体(201)、螺母通孔(202)、内螺纹结构(203);所述螺母通孔(202)设置于所述螺母主体(201)上;所述内螺纹结构(203)设置于所述螺母通孔(202)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203)一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203)另一端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203)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另一端的D6逐渐变小过度;/n其中:螺母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差为0.00001mm-50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紧螺母,所述自紧螺母(2)包括:螺母主体(201)、螺母通孔(202)、内螺纹结构(203);所述螺母通孔(202)设置于所述螺母主体(201)上;所述内螺纹结构(203)设置于所述螺母通孔(202)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203)一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203)另一端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203)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另一端的D6逐渐变小过度;
其中:螺母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差为0.00001mm-50cm。


2.一种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该装置包括:螺栓(1)、螺母(2);所述螺母(2)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螺栓(1)装配;所述螺栓(1)包括:螺栓主体(101)、螺栓头(102)、拧紧部(4)、外螺纹结构(5);所述螺栓头(102)设置于所述螺栓主体(101)的一端;所述拧紧部(4)设置于所述螺栓主体(101)的另一端;所述外螺纹结构(5)设置于拧紧部(4)的外表面上;所述螺母(2)包括:螺母主体(201)、螺母通孔(202)、内螺纹结构(203);所述螺母通孔(202)设置于所述螺母主体(201)上;所述内螺纹结构(203)设置于所述螺母通孔(202)的内壁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部(4)包括:外翘体(401)、形变预张力缝(402);所述拧紧部(4)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402)分出多个所述外翘体(401);所述外翘体(401)的外周设有外螺纹结构(5);所述外翘体(401)靠近所述螺栓头(102)一端的部分相互紧贴;所述外翘体(401)远离所述螺栓头(102)一端的部分相互分离;所述外翘体(401)上靠近所述螺栓头(102)一端的外螺纹结构(5)的直径为D1,所述外翘体(401)上远离所述螺栓头(102)一端的外螺纹结构(5)的直径为D2;D2>D1;所述外翘体(401)上的外螺纹结构(5)的直径大小由一端的D1向另一端的D2逐渐变大过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结构(203)两端的内径为D5,所述内螺纹结构(203)中间段的内径为D6;且D5>D6;内螺纹结构(203)的内径大小由一端的D5向中部的D6逐渐变小过度,再由中部的D6向另一端的D5逐渐变大过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部(4)还包括:安装引导头(403),所述安装引导头(403)设置于拧紧部(4)的端面上;安装引导头(403)与拧紧部(4)同轴;安装引导头(403)与所连接的外翘体(401)一起由形变预张力缝(402)分开;安装引导头(403)分开后的直径为D7;D7≤D1或D7≤D3。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部(4)还包括:扭力限位柱(404);扭力限位柱(404)设置在拧紧部(4)的中央位置,形变预张力缝(402)设置在外翘体(401)和扭力限位柱(404)之间;所述外翘体(401)聚拢后与扭力限位柱(404)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部(4)还包括:扭力限位柱(404);扭力限位柱(404)设置在拧紧部(4)的中央位置,形变预张力缝(402)设置在外翘体(401)和扭力限位柱(404)之间;所述外翘体(401)聚拢后与扭力限位柱(404)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限位柱(404)为多边形棱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限位柱(404)为多边形棱柱。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限位柱(404)为正多边形棱柱。


10.根据权利要求2-3、6-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翘体(401)的轴线与拧紧部(4)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或者
所述外翘体(401)绕拧紧部(4)的中轴线呈螺旋形设置,外翘体(401)的螺旋方向与外螺纹结构(5)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翘体(401)的轴线与拧紧部(4)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或者
所述外翘体(401)绕拧紧部(4)的中轴线呈螺旋形设置,外翘体(401)的螺旋方向与外螺纹结构(5)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2-3、6-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结构(5)和/或安装引导头(403)的端部设有倒角;和/或
所述螺母(2)还包括密封防尘盖(204),密封防尘盖(204)与螺母主体(201)的一端连接,螺母主体(201)为凹形结构或“U”形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结构(5)和/或安装引导头(403)的端部设有倒角;和/或
所述螺母(2)还包括密封防尘盖(204),密封防尘盖(204)与螺母主体(201)的一端连接,螺母主体(201)为凹形结构或“U”形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通孔(202)的两端设有倒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通孔(202)的两端设有倒角。


16.根据权利要求6-8、11、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形变预张力缝(402)为直线或曲线,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为0.01-50mm;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由靠近所述螺栓头(102)一端向远离所述螺栓头(102)一端逐渐变宽。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形变预张力缝(402)为直线或曲线,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为0.01-50mm;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由靠近所述螺栓头(102)一端向远离所述螺栓头(102)一端逐渐变宽。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为0.02-30mm。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为0.02-30mm。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形变预张力缝(402)的宽度为0.03-20mm。


21.根据权利要求2-3、6-8、11、13-15、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拧紧部(4)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402)分出2-10个所述外翘体(401);和/或
所述拧紧部(4)采用弹性钢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拧紧部(4)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402)分出2-10个所述外翘体(401);和/或
所述拧紧部(4)采用弹性钢材料。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拧紧部(4)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402)分出3-8个所述外翘体(401);和/或
所述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均采用弹性钢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紧螺栓、螺母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拧紧部(4)由所述形变预张力缝(402)分出3-8个所述外翘体(401);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武朱志胤
申请(专利权)人:朱志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