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54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井泵,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深井泵的主轴容易轴向窜动,导致叶轮磨损的问题。本深井泵包括泵体,泵体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泵体内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叶片的叶轮组件且该叶轮组件中穿设有能带动叶片旋转的连接轴,叶轮组件中的连接轴和电机的主轴轴向连接,连接轴的上端和泵体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轴轴向窜动的自动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防止连接轴轴向窜动,叶片和叶轮套之间就不会有相对磨损,不会使叶片在叶轮套中出现卡死现象,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

Deep wel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井泵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深井泵。
技术介绍
深井泵一般是电机与泵体直联,水泵整机潜入水中工作的提水机具,深井泵一般适用于从深井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该深井泵还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原山区的人畜用水,亦可供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供排水使用。现有的深井泵的结构一般为: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120547036.3”所述的一种深井泵,其主要的结构包括电机、联轴器、电机控制器、叶轮及泵体,深井泵电机是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与深井泵的主轴通过所述联轴器相连接,电机控制器连接控制直流无刷电机,使深井泵能按编程受控的速度工作,对深井泵的流量和扬程进行控制。在上述的结构中,该深井泵的主轴在深井泵内并未设置轴向限位结构,该深井泵中的叶轮和深井泵的主轴固定连接,并由深井泵的主轴带动深井泵中的叶轮旋转,长时间使用时,该深井泵的主轴容易轴向窜动,导致叶轮上下浮动,当深井泵的主轴稍微轴向向上偏移,叶轮的上端面就会触碰到叶轮套上端盖内表面,当主轴旋转而叶轮和叶轮套两者相触碰时,就会使两者相对摩擦,导致卡叶轮或磨损,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防止连接轴轴向窜动的深井泵。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深井泵,包括泵体,所述的泵体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的泵体内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叶片的叶轮组件且该叶轮组件中穿设有能带动叶片旋转的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组件中的连接轴和电机的主轴轴向连接,所述的连接轴的上端和泵体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轴轴向窜动的自动调节装置。本深井泵主要在连接轴的上端和泵体之间设置有自动调节装置,并通过自动调节装置能对叶轮组件中的连接轴进行轴向弹性限位,防止连接轴轴向窜动,使用寿命长。在上述的深井泵中,所述的叶轮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叠加的叶轮套,所述的叶片对应活动置于每个叶轮套内,所述的连接轴穿过每个叶轮套中的叶片并能带动叶片在叶轮套内旋转。该叶轮套和叶片均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安装使用。在上述的深井泵中,所述的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压缩弹簧,所述的泵体的上端的内壁上固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内设置有限位座、与限位座轴向正对的调节座,所述的调节座内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连接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的限位座且轴向抵触在所述的弹簧座上,所述的压缩弹簧处于所述的调节座和弹簧座之间,且该压缩弹簧的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调节座上,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弹簧座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装配,能对连接轴进行轴向弹性限位。在上述的深井泵中,所述的弹簧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嵌设有平面轴承,所述的连接轴的上端轴向抵触在所述的平面轴承上。该平面轴承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可直接够买。在上述的深井泵中,所述的连接座内设置有减震环,所述的减震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卡位,所述的调节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的调节座通过环形卡槽对应连接在减震环的环形卡位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连接座和调节座的连接,拆卸方便。在上述的深井泵中,所述的连接座和限位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且该两者通过连接支架固连,所述的限位座内固设有限位套,所述的连接轴的上端穿过所述的限位座内的限位套轴向抵触在所述的平面轴承上。设置限位套的作用是防止连接轴径向窜动,保证连接轴的同轴度。在上述的深井泵中,在连接轴的下端固连有连轴套,在连轴套的内壁上设有花键,在上述电机的主轴的上端外周壁上设有键槽,所述的电机的主轴和连接轴通过上述的键槽和花键相配合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连接轴和主轴的轴向连接。在上述的深井泵中,所述的主轴过盈的穿设在电机的转子上,该电机的转子和电机的定子存在间隙。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电机的装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深井泵的优点为:结构简单、能防止连接轴轴向窜动,叶片和叶轮套之间就不会有相对磨损,不会使叶片在叶轮套中出现卡死现象,提高叶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深井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叶片;3、连接轴;4、主轴;5、叶轮套;6、压缩弹簧;7、连接座;8、限位座;9、调节座;10、弹簧座;11、平面轴承;12、减震环;13、环形卡槽;14、连接支架;15、限位套;16、连轴套;17、转子;18、定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深井泵主要由泵体1组成,泵体1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机,在实际使用时,该电机选用直流电机;泵体1内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叶片2的叶轮组件且该叶轮组件中穿设有能带动叶片2旋转的连接轴3,在实际制造时,该叶轮组件主要由七个相互叠加的叶轮套5组成,叶片2对应活动置于每个叶轮套5内,连接轴3穿过每个叶轮套5中的叶片2并能带动叶片2在叶轮套5内旋转。叶轮组件中的连接轴3和电机的主轴4轴向连接,连接轴3的上端和泵体1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轴3轴向窜动的自动调节装置。在实际制造时,该自动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压缩弹簧6组成,泵体1的上端的内壁上固设有连接座7,连接座7内设置有限位座8、与限位座8轴向正对的调节座9,调节座9内设置有弹簧座10,压缩弹簧6处于调节座9和弹簧座10之间,且该压缩弹簧6的一端弹性抵靠在调节座9上,压缩弹簧6的另一端弹性抵靠在弹簧座10上;弹簧座10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嵌设有平面轴承11,连接轴3的上端轴向抵触在平面轴承11上。在实际应用时,该连接座7和调节座9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连接座7内设置有减震环12,减震环1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卡位,调节座9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13,调节座9通过环形卡槽13对应连接在减震环12的环形卡位上。该连接座7和限位座8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连接座7和限位座8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14且该两者通过连接支架14固连,限位座8内固设有限位套15,连接轴3的上端从限位座8内的限位套15中轴向穿过,该限位套15的作用是防止连接轴3径向移位。在实际制造时,该连接轴3和主轴4轴向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在连接轴3的下端固连有连轴套16,在连轴套16的内壁上设有花键,在电机的主轴4的上端外周壁上设有键槽,电机的主轴4和连接轴3通过键槽和花键相配合连接。在实际制造时,该主轴4过盈的穿设在电机的转子17上,该电机的转子17和电机的定子18存在间隙。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井泵,包括泵体(1),所述的泵体(1)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的泵体(1)内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叶片(2)的叶轮组件且该叶轮组件中穿设有能带动叶片(2)旋转的连接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组件中的连接轴(3)和电机的主轴(4)轴向连接,所述的连接轴(3)的上端和泵体(1)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轴(3)轴向窜动的自动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泵,包括泵体(1),所述的泵体(1)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的泵体(1)内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叶片(2)的叶轮组件且该叶轮组件中穿设有能带动叶片(2)旋转的连接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组件中的连接轴(3)和电机的主轴(4)轴向连接,所述的连接轴(3)的上端和泵体(1)之间设置有防止连接轴(3)轴向窜动的自动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叠加的叶轮套(5),所述的叶片(2)对应活动置于每个叶轮套(5)内,所述的连接轴(3)穿过每个叶轮套(5)中的叶片(2)并能带动叶片(2)在叶轮套(5)内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压缩弹簧(6),所述的泵体(1)的上端的内壁上固设有连接座(7),所述的连接座(7)内设置有限位座(8)、与限位座(8)轴向正对的调节座(9),所述的调节座(9)内设置有弹簧座(10),所述的连接轴(3)的上端穿过所述的限位座(8)且轴向抵触在所述的弹簧座(10)上,所述的压缩弹簧(6)处于所述的调节座(9)和弹簧座(10)之间,且该压缩弹簧(6)的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调节座(9)上,压缩弹簧(6)的另一端弹性抵靠在所述的弹簧座(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胜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汉德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