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8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把手结构,包括具备锁芯的门锁,其固设于门锁安装部上;门把手外壳与门锁安装部配合以可罩设锁芯,于门把手外壳上构造有对应于锁芯设置的钥匙过孔;密封件连接于锁芯和门把手外壳之间,并环钥匙过孔和锁芯设置,其可密封锁芯和门把手外壳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门把手结构,由于在门把手锁芯位置和门把手外壳之间增加密封件,可有效防止锁芯与门把手外壳之间的缝隙防水失效,并可有效改善车内噪音。

Door hand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把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门把手
,特别涉及一种门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乘客对整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的密封性及车内噪音性能也越来越关注,人们普遍有一个共识:汽车NVH性能是决定汽车品质感的重要指标。随着顾客对驾驶感受的不断升级,人们所能听到声音更直接反映到整车对噪音的隔绝性能。声音大小对乘客是最直接感受,可体现整车品质的优劣,因此应减小驾驶室内的噪音,提高乘客舒适性。影响车内NVH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门把手的密封性能成为其中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是由于门把手距离驾驶员的位置较近,其密封性影响驾驶室内的噪音水平,尤其高速工况下,门把手的密封尤为重要,可提升整车的车内噪音水平;另一方面,门把手内布置有电子感应等电器件,因此其防水性也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车辆门把手均存在一定的泄露量,大部分密封措施均集中门把手垫片等部位,其不但会致使车内噪音升高,且容易造成泄露和防水性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门把手结构,以提高门把手的密封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把手结构,包括:具备锁芯的门锁,固设于门锁安装部上;门把手外壳,与所述门锁安装部配合以可罩设所述锁芯,于所述门把手外壳上构造有对应于所述锁芯设置的钥匙过孔;密封件,连接于所述锁芯和所述门把手外壳之间,且所述密封件被构造为环所述钥匙过孔和所述锁芯设置,并可密封所述锁芯和所述门把手外壳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具有固连于所述锁芯和所述门把手外壳两者之一上的安装部,以及抵接于所述锁芯和所述门把手外壳两者另一上的抵接部,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进一步的,于所述门把手外壳上构造有环所述钥匙过孔的周向设置的翻边,且所述翻边具有向所述锁芯一侧的弯折。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套装固连于所述锁芯的锁芯帽上,所述抵接部环所述翻边设置,并抵接于所述门把手外壳上。进一步的,于所述锁芯外套设有锁芯卡套,所述安装部具有沿所述锁芯径向向所述锁芯内延伸的安装端,且所述安装端夹置于所述锁芯卡套和所述锁芯帽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套设于所述翻边上,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锁芯的锁芯帽上。进一步的,于所述翻边和所述安装部之间设有防脱结构,且因所述防脱结构的设置而构成对所述密封件自所述翻边上脱落的约束。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边上的凸起,以及构造于所述密封件上的、供所述凸起嵌装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环所述翻边周向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的门把手结构,由于在门把手锁芯位置和门把手外壳之间增加密封件,通过提高门把手锁眼部位的密封性,从而可有效防止锁芯与门把手外壳之间的缝隙防水失效,并可有效改善车内噪音。(2)密封件由弹性材料制成,便于装配,易于变形从而可以提供接触压力,补偿泄漏间隙。(3)安装部固连于锁芯和门把手外壳两者之一上,抵接部与锁芯和门把手外壳两者另一抵接,有利于密封件装配。(4)在门把手外壳上设置翻边,有利于密封件的设置。(5)在安装部上设置安装端,可提高密封件安装的牢固性,有效防止密封件脱落。(6)设置防脱结构,可提高安装密封件安装的牢固性。(7)防脱结构包括设于翻边上的凸起,以及构造于密封件上的供凸起嵌装的凹槽,可较好的防止密封件自翻边上脱落。(8)凸起环翻边的周向设置,可提高防脱结构的防脱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门把手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门把手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图6为图5的D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锁芯,2-门把手外壳,3-密封件,4-门锁安装部;101-锁芯帽,102-锁芯卡套;201-钥匙过孔,202-翻边,2021-凸起;301-安装部,3011-安装端,302-抵接部,30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门把手结构,其整体上包括具备锁芯的门锁、门把手外壳、以及密封件。其中,门锁固设于门锁安装部上,门把手外壳与门锁安装部配合以可罩设锁芯,于门把手外壳上构造有对应于锁芯设置的钥匙过孔;于锁芯和门把手外壳之间连接有密封件,且密封件被构造为环钥匙过孔和锁芯设置,并可密封锁芯和门把手外壳之间的间隙。本实施例的门把手结构,由于在门把手锁芯位置和门把手外壳之间增加密封件,通过提高门把手锁眼部位的密封性,从而可有效防止锁芯与门把手外壳之间的缝隙防水失效,并可有效改善车内噪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门把手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先对门锁安装部4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门锁安装部4具体为现有的安装于车辆上的门把手基座,锁芯1固连于门把手基座上,并且,锁芯1的设有钥匙插孔的一端朝向车外布置。门把手外壳2亦为现有的结构,门把手外壳2与门把手基座配合以可罩设锁芯1,于门把手外壳2上构造有对应于锁芯1设置的钥匙过孔201,在开门时,使用钥匙穿经门把手外壳2上的钥匙过孔201,再插入锁芯1上的钥匙插孔,即可转动锁芯1从而启闭门锁。该结构中,于门把手外壳2上构造有环钥匙过孔201的周向设置的翻边202,且翻边202具有向锁芯1一侧的弯折,如此有利于下述的密封件3的安装。本实施例的门把手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在锁芯1和门把手外壳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结合图3所示,密封件3大致呈套筒状,其连接于锁芯1和门把手外壳2的内壁之间。具体来讲,密封件3具有固连于锁芯1和门把手外壳2两者之一上的安装部301,以及抵接于锁芯1和门把手外壳2两者另一上的抵接部302,且抵接部302与安装部301一体成型。为了有利于安装,仍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部301套装固连于锁芯1的锁芯帽101上,在此,锁芯帽101为与锁芯1固连于一起的现有结构,于锁芯1外还套设有锁芯卡套102。为了防止密封件3自锁芯帽101上脱落,安装部301具有沿锁芯1径向向内延伸的安装端3011,安装端3011呈圆环状,且安装端3011夹置于锁芯卡套102和锁芯帽101之间,如此可大大提高密封件3安装的稳固性。抵接部302与安装部301一体成型,其环前述的翻边202设置,并抵接于门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备锁芯(1)的门锁,固设于门锁安装部(4)上;/n门把手外壳(2),与所述门锁安装部(4)配合以可罩设所述锁芯(1),于所述门把手外壳(2)上构造有对应于所述锁芯(1)设置的钥匙过孔(201);/n密封件(3),连接于所述锁芯(1)和所述门把手外壳(2)之间,且所述密封件(3)被构造为环所述钥匙过孔(201)和所述锁芯(1)设置,并可密封所述锁芯(1)和所述门把手外壳(2)之间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备锁芯(1)的门锁,固设于门锁安装部(4)上;
门把手外壳(2),与所述门锁安装部(4)配合以可罩设所述锁芯(1),于所述门把手外壳(2)上构造有对应于所述锁芯(1)设置的钥匙过孔(201);
密封件(3),连接于所述锁芯(1)和所述门把手外壳(2)之间,且所述密封件(3)被构造为环所述钥匙过孔(201)和所述锁芯(1)设置,并可密封所述锁芯(1)和所述门把手外壳(2)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具有固连于所述锁芯(1)和所述门把手外壳(2)两者之一上的安装部(301),以及抵接于所述锁芯(1)和所述门把手外壳(2)两者另一上的抵接部(302),且所述抵接部(302)与所述安装部(30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门把手外壳(2)上构造有环所述钥匙过孔(201)的周向设置的翻边(202),且所述翻边(202)具有向所述锁芯(1)一侧的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01)套装固连于所述锁芯(1)的锁芯帽(101)上,所述抵接部(302)环所述翻边(202)设置,并抵接于所述门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刘建伟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