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40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自密实混凝土主体,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下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具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且价格远低于超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海洋环境作用下及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A reinforced concrete hybri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海洋环境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受到氯盐、硫酸盐、碳化及水流冲刷等多重环境的侵蚀作用,从而导致海洋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过早破坏。钢筋混凝土受外界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混凝土中存在孔隙为侵蚀介质提供通道,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措施之一就是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具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自密实混凝土主体,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下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进一步的,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主体内埋置有箍筋,所述箍筋下端由自密实混凝土主体下侧面伸出并与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上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所述箍筋上端由自密实混凝土主体上侧面伸出并与上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具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且价格远低于超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海洋环境作用下及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构造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10-箍筋、200-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10-下部纵向受力钢筋、300-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10-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下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所述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210;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粘性、高强度、高密实度、高耐磨及高耐久性的混凝土,但是价格高;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免振捣自流平的特性,且价格相对低廉;本技术充分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粘性、高耐久性与高抗冲磨性的特点及自密实混凝土免振捣自流平的特性,提供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混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且价格远低于超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海洋环境作用下及有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能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该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适用于预制梁和预制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内埋置有箍筋110,所述箍筋110下端由自密实混凝土主体下侧面伸出并与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在一起。实施一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施工过程:安装下部纵向受力钢筋210和箍筋110,箍筋110下端与下部纵向受力钢筋210连接在一起,浇筑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作为混凝土下保护层,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覆盖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然后在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上方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主体,自密实混凝土主体覆盖箍筋;因新拌超高性能混凝土粘稠大,可托住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免振捣不会对已浇筑的超高性能产生干扰而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下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所述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2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内埋置有箍筋110,所述箍筋110下端由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下侧面伸出并与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在一起;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的上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0,所述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310,所述箍筋110上端由自密实混凝土主体上侧面伸出并与上部纵向受力钢筋310连接在一起。实施例二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施工过程:安装下部纵向受力钢筋210、箍筋110和上部纵向受力钢筋310,箍筋下端与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在一起,箍筋上端与上部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在一起,浇筑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作为混凝土下保护层,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覆盖下部纵向受力钢筋210,然后在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200上方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主体100,箍筋110上端由自密实混凝土主体上侧面露出,最后浇筑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0作为混凝土上保护层,上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0覆盖箍筋110上端和上部纵向受力钢筋310;因新拌超高性能混凝土粘稠大,可托住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免振捣不会对已浇筑的超高性能产生干扰而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上述本技术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技术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技术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技术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自密实混凝土主体,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下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自密实混凝土主体,自密实混凝土主体的下侧面具有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成的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下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部埋置有下部纵向受力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混凝土主体内埋置有箍筋,所述箍筋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芳郑建岚罗素蓉王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