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扳道操作人员安全的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涉及采煤技术领域。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轨道和叉轨,还包括换道液压缸、水仓和手动换向阀;所述水仓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设置在躲避巷道内;所述换道液压缸与所述叉轨连接,所述水仓通过管道与所述手动换向阀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与所述换道液压缸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这种操控模式,不需要设置电器设备,也不会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

A kind of layout structure of hydraulically operated fork road with static water as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采煤
,具体是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不同于地面工作环境,矿井通道通常狭小,通风差,通道内会聚集一定浓度的煤矿瓦斯。由于瓦斯的易燃性,当其达到一定浓度遇火后极易产生爆炸,导致矿难事故,因此对煤矿井下用设备有着特殊要求。矿井提升主要采用立井提升和斜井提升两种方式。其中,斜井提升主要采用轨道加运矿小车的形式,即在斜井坡道上布置运煤轨道,通过绞车拉动运煤小车在轨道上行驶,从而将煤运出。为了便于改变运煤小车的运行方向,运矿轨道上还会设置叉轨。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地面上常用的采用液压扳道(包括液压泵、电磁阀等配套的电器设备)或电动扳道模式难以直接照搬于矿井中,若要在矿井中使用上述模式,需采购特别的电器设备,这会极大的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因此现煤矿井下轨道的叉轨大多采用人工扳道模式。这种人工扳道模式的缺点是需要在工人在轨道旁进行扳道操作。当矿车发生跑车时,现有的这种扳道操作危险性较大,容易造成矿车撞人事故,即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扳道操作人员安全的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轨道和叉轨,还包括换道液压缸、水仓和手动换向阀;所述水仓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设置在躲避巷道内;所述换道液压缸与所述叉轨连接,所述水仓通过管道与所述手动换向阀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与所述换道液压缸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动作。进一步的,所述水仓与所述换道液压缸的标高差不小于400m。进一步的,所述管道沿风井布置后,再经石门至所述躲避巷道。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为钢管。进一步的,所述换道液压缸固定在所述轨道的轨枕上。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换向阀为两位四通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井下布置了为换道液压缸提供液动力的水仓,躲避巷道内设置有操控换道液压缸动作的手动换向阀,如此设置后,使得扳道操作可以在躲避巷道内进行,从而保证了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这种操控模式,不需要设置电器设备,也不会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矿井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液动岔道液压原理图;图中所示:1.斜井,2.躲避巷道,3.水仓,4.风井,5.运输大巷,6.石门,7.排水沟,11.轨道,12.叉轨,13.换道液压缸,31.手动换向阀,31.管道,121.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斜井1上的轨道11和叉轨12,还包括换道液压缸13、水仓3和手动换向阀21。所述水仓3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13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21设置在躲避巷道2内;所述换道液压缸13与所述叉轨12连接,以控制叉轨12的扳道操作,所述水仓3通过管道31与所述手动换向阀21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21与所述换道液压缸13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13动作。具体的,换道液压缸13固定在轨道11的轨枕上(当然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斜井上),换道液压缸13是与叉轨12的连杆121连接的,这与现有扳道器的连接方式相同。通过这样设置后,水仓3内的水因与换道液压缸13存在高度差,从而利用水仓3内的水为换道液压缸13的液动力,即利用水仓3内的水产生的静压力推动换道液压缸13,如图3所示,再通过手动换向阀21控制换道液压缸13的伸缩(作动),从而拉动连杆121,使叉轨12分离或贴合轨道11,进而完成扳道操作。如此,扳道操作可以在躲避巷道内进行,从而保证了扳道操作人员的安全,且这种操控模式,不需要设置电器设备,也不会增加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如图3中,手动换向阀21具体采用的是两位四通阀,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手动换向阀。由于矿道内需设置消防水仓,矿井的设备喷雾需要4兆帕,作为优选的,水仓3与换道液压缸13的标高差不小于400m,这样水仓还可以作为消防水仓使用,可以减少水仓设置数量。为了便于布管,本技术的管道31沿风井4布置后,再经石门6至躲避巷道2。这样可以节省管道长度,管道31上也可以连接通向运输大巷5的消防支管。本技术的管道31选用的是钢管,钢管使用寿命长,不易被损坏。具体实施例:矿井设有水平标高为1300m和1310m的两条石门6,斜井1上设有通向其中一个石门6的轨道11,另一个石门6设有通向斜井1的叉轨12,手动换向阀21设置在躲避巷道2内,换道液压缸13与叉轨12连接,水仓3设置在水平标高为1735m的风井4口,水仓3通过管道31与手动换向阀21连通,管道31依次沿着水平标高为1735m的风井4、1400m的风井4布置后,再经过运输大巷5,最后经过石门6至躲避巷道2,手动换向阀21与换道液压缸13连通,液压缸13的回水通向矿井内的排水沟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轨道(11)和叉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道液压缸(13)、水仓(3)和手动换向阀(21);所述水仓(3)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13)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21)设置在躲避巷道(2)内;所述换道液压缸(13)与所述叉轨(12)连接,所述水仓(3)通过管道(31)与所述手动换向阀(21)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21)与所述换道液压缸(13)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13)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包括轨道(11)和叉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道液压缸(13)、水仓(3)和手动换向阀(21);所述水仓(3)标高高于所述换道液压缸(13)标高,所述手动换向阀(21)设置在躲避巷道(2)内;所述换道液压缸(13)与所述叉轨(12)连接,所述水仓(3)通过管道(31)与所述手动换向阀(21)连通,所述手动换向阀(21)与所述换道液压缸(13)连通,以控制所述换道液压缸(13)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静压水为动力的液动岔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仓(3)与所述换道液压缸(13)的标高差不小于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李刚董兴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