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079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属于折弯机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实现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的位置可调节。其结构包括:底架,其包括底座和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横梁;连接方管,其通过滑动机构设置于横梁的上方,滑动机构为滑块导轨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方管沿着横梁的轴向往返移动;支臂本体,其为由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和竖向设置的连接管组成的倒L型支臂,连接杆的自由端与连接方管的一端连接,且连接杆的中轴线与连接方管的中轴线垂直,连接杆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系统包括折弯机本体、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还包括移动式支臂。

Mobile arm and bending machin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折弯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
技术介绍
折弯机在加工钣金产品时,需要操作控制界面来控制折弯机对钣金工件进行折弯加工,目前一般的设备控制界面大多都是直接固定在设备上的,操作不具灵活性,有一定局限性,不能跟随现场实际需求灵活移动操作,不能有效做到边操作控制界面边观察折弯效果。基于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的支架来完成,将控制界面安装在可移动的支架上,从而能够放置到理想的操作位置,便于安全高效快速灵活可选方位性的操作控。如何实现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的位置可调节,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来解决如何实现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的位置可调节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支臂,包括:底架,其包括底座和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横梁;连接方管,其通过滑动机构设置于横梁的上方,滑动机构为滑块导轨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方管沿着横梁的轴向往返移动;支臂本体,其为由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和竖向设置的连接管组成的倒L型支臂,连接杆的自由端与连接方管的一端连接,且连接杆的中轴线与连接方管的中轴线垂直,连接杆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机构带动连接方管沿着横梁的长轴向移动,从而通过支臂本体带动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在水平方向直线移动。作为优选,滑动机构包括: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间隔并列设置于横梁的顶面上,导轨沿着横梁的长轴向延伸;一对滑块,所述一对滑块间隔并列设置于连接方管的底面上,每个滑块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导轨上。更优的,横梁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相对位于滑动机构中导轨的两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限位块配合将连接方管限位于横梁上。更优的,两个限位块分别为:第一限位块,其为三角块,设置于横梁上远离连接管一端;第二限位块,其包括防撞弹性垫和条状的限位块本体,限位块本体通过其下端部竖向设置于横梁的侧端面上,限位块本体的上端部位于横梁的上方,防撞弹性垫位于限位本体的上端部并面向滑动机构。上述实施方式中,防撞弹性垫可缓冲撞击力。更优的,连接方管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拖链机构,拖链机构包括:拖链板,其设置于横梁的侧端面上,并沿着横梁的长轴向延伸;拖链,其一端设置于拖链板上,其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连接方管连接,所述拖链与连接方管并列排布。作为优选,所述拖链板和支臂本体分居连接方管的两侧。更优的,还包括:多轴承旋转件,其通过转动连接机构可转动的设置于连接管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并带动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旋转。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轴承旋转件带动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在水平方向旋转。更优的,还包括:导向环,其设置于转动连接机构上,并位于多轴承旋转件与连接管的自由端之间;旋转限位机构,主要由第一旋转限位块和第二旋转限位块组成,第一旋转限位块设置于导向环上并位于导向环的下方,第二旋转限位块设置于多轴承旋转件上并位于多轴承旋转件的上方,第一旋转限位块用于在水平方向阻挡第二旋转限位块的旋转,并限制多轴承旋转件的转动角度。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折弯机系统,包括折弯机本体、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还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式支臂,安装座设置于折弯机本体的顶部,控制界面系统设置于连接管的自由端。本技术的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连接方管通过滑动机构设置于横梁上,并可在滑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横梁的长轴向往返移动,连接方管通过支臂本体可带动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在折弯机上方移动,从而实现了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的位置可调节;2、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可将方管限位于横梁上,保证了工作安全性;3、第二限位块的上端部上面向滑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弹性垫,通过防撞弹性垫可减轻对连接方管的反作用力,保护连接方管的同时,减弱了撞击力对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的冲击;4、支臂本体中连接管的自由端设置有多轴承旋转件,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可通过多轴承旋转件设置在支臂本体的下方,从而实现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的旋转,便于将在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调整至理想方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除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移动式支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4为实施例1移动式支臂中第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滑动机构,3、连接方管,4、支臂本体,5、多轴承旋转件,6、导向环,7、拖链机构,8、连接机构,9、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轴承,13、旋转限位机构,14、转轴,15、轴用挡圈,101、底座,102、横梁;21、滑块,22、导轨;41、连接管,42、连接杆;71、拖链,72、拖链板;111、限位块本体,112、防撞弹性垫;131、第一旋转限位块,132、第二旋转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支臂及折弯机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实现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9的位置可调节的技术问题。实施例1:本技术的移动式支臂,包括底架1、连接方管3、滑动机构2和支臂本体4,底架1包括底座101和水平设置于底座101上方的横梁102,滑动机构2为滑块21导轨机构,设置在横梁102的上方,连接方管3通过滑动机构2设置在横梁102的上方,通过滑动机构2带动连接方管3沿着横梁102的长轴向往返移动;支臂本体4为由水平设置的连接杆42和竖向设置的连接管41组成的倒L型支臂,连接杆42的自由端与连接方管3的一端连接,且连接杆42的中轴线与连接方管3的中轴线垂直,连接杆42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9。其中,底座101包括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相对连接在横梁102的长轴向两端的下方。滑动机构2包括一对导轨22和一对滑块21,一对导轨22间隔并列设置于横梁102的顶面上,每个导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式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架,其包括底座和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横梁;/n连接方管,其通过滑动机构设置于横梁的上方,滑动机构为滑块导轨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方管沿着横梁的轴向往返移动;/n支臂本体,其为由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和竖向设置的连接管组成的倒L型支臂,连接杆的自由端与连接方管的一端连接,且连接杆的中轴线与连接方管的中轴线垂直,连接杆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其包括底座和水平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横梁;
连接方管,其通过滑动机构设置于横梁的上方,滑动机构为滑块导轨机构,用于带动连接方管沿着横梁的轴向往返移动;
支臂本体,其为由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和竖向设置的连接管组成的倒L型支臂,连接杆的自由端与连接方管的一端连接,且连接杆的中轴线与连接方管的中轴线垂直,连接杆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折弯机控制界面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支臂,其特征在于滑动机构包括:
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间隔并列设置于横梁的顶面上,导轨沿着横梁的长轴向延伸;
一对滑块,所述一对滑块间隔并列设置于连接方管的底面上,每个滑块滑动连接在与其对应的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支臂,其特征在于横梁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相对位于滑动机构中导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支臂,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块分别为:
第一限位块,其为三角块,设置于横梁上远离连接管一端;
第二限位块,其包括防撞弹性垫和条状的限位块本体,限位块本体通过其下端部竖向设置于横梁的侧端面上,限位块本体的上端部位于横梁的上方,防撞弹性垫位于限位本体的上端部并面向滑动机构。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常成乔荣旺沈伟孔令灿陈汗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