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67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离式纳米TiO

Ionizing nano TiO 2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气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具体说,有吸附法、燃烧法、辉光放电法、电离吸附法、紫外光解法、喷淋法等做种方法。这其中,对于浓度不高但是风量很大的有机废气,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方法是紫外光解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纳米TiO2与紫外线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以及强氧化性的OH-、O2+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对废气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处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或无机物,这种废气处理方法不产生多余的废弃物,清洁性好,有机废气的有机物颗粒处理效果达到95%左右,然而,这依然还存在处理不完全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是由于经过纳米TiO2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有小部分并未接触纳米TiO2涂层,导致未能被氧化分解,就随着处理后的有机废气排出,如果仅仅是增加纳米TiO2涂层的密度,也只是呈线性提高有机废气处理的效果,而且也会显著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纳米TiO2处理有机废气效果的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处理罐的前端为进气端,后端为出气端,处理罐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冷却板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冷却板内设置有冷却水走道,冷却水走道两端连接冷水循环管,冷水循环管能向冷却水走道注入冷却水,冷却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贯穿板体的走风孔,走风孔穿过冷却水走道但不与冷却水走道连通,进气端进入冷却除水段的高热有机废气经走风孔通过冷却除水段,进入初步除尘段,初步除尘段安装一布袋,布袋四周边缘与处理罐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布袋上设置细密袋孔,粒径大于袋孔的灰尘会被布袋挡下,粒径小于袋孔的灰尘随降温后有机废气进入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紫外灯组以及纳米TiO2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无序地填充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第一紫外灯组包括若干个紫外灯,第一紫外灯组的紫外灯光能照亮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使得纳米TiO2金属丝团位于紫外灯光照射下,电离段设置有两块电离板,电离板相对地固定在处理罐内壁上,电离板与外界电源连接,电离板通电时能在两块电离板之间的空间形成负电场,使经过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颗粒带负电,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第二紫外灯组、正电板以及负电板,正电板和负电板均水平设置,正电板和负电板上下交错布设,有机废气能从正电板和负电板之间经过,正电板的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第二紫外灯组包括若干个紫外灯,每个正电板和负电板之间均至少安装一个紫外灯,第二紫外灯组能照亮正电板的上下两面,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后端与出气端连通。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冷却水走道为蛇形走道。上述的布袋的孔径不大于0.8mm。上述的冷却板在走风孔的迎风面下凹形成碗形槽,走风孔开口于碗形槽槽底。上述的处理罐的下部设置有集水段,集水段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上端具有一进水口,进水口开设在处理罐内腔下表面,位于冷却板和布袋之间,集水槽下端具有一放水口,该放水口由一可开关的堵头封堵。上述的纳米TiO2金属丝团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钢丝团。上述的处理罐壳体为不锈钢材料制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双段纳米TiO2涂层配合紫外光对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进行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2、第二段的纳米TiO2光处理前,先对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进行电离处理,使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带电,当带电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到达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时,会被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的电板吸附,从而使在第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漏网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颗粒全部被二阶纳米TiO2分解处理,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达到99.99%以上,显著高于现有的纳米TiO2光处理有机废气的效果(现有效果为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达到95%)。3、本技术的双段纳米TiO2涂层设计,可以使大部分的有机废气颗粒在第一段即被处理,只有小部分会到达第二段,使得第二段的表面涂覆有纳米TiO2的电板不会吸附太多的有机废气颗粒,能有效降低电板的清洗频率,减少电板上涂覆的纳米TiO2的损失,提高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冷却板的立体图;图4是冷却板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为:处理罐1、进气端11、出气端12、冷却板2、冷却水走道21、走风孔22、冷水循环管23、布袋3、第一紫外灯组4、纳米TiO2金属丝团41、电离板5、第二紫外灯组6、正电板61、负电板62、集水槽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前端为进气端11,后端为出气端12,处理罐1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11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2,冷却板2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冷却板2内设置有冷却水走道21,冷却水走道21两端连接冷水循环管23,冷水循环管23能向冷却水走道21注入冷却水,冷却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贯穿板体的走风孔22,走风孔22穿过冷却水走道21但不与冷却水走道21连通,进气端11进入冷却除水段的高热有机废气经走风孔22通过冷却除水段,进入初步除尘段,初步除尘段安装一布袋3,布袋3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布袋3上设置细密袋孔,粒径大于袋孔的灰尘会被布袋3挡下,粒径小于袋孔的灰尘随降温后有机废气进入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紫外灯组4以及纳米TiO2金属丝团41,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无序地填充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第一紫外灯组4包括若干个紫外灯,第一紫外灯组4的紫外灯光能照亮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使得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位于紫外灯光照射下,电离段设置有两块电离板5,电离板5相对地固定在处理罐1内壁上,电离板5与外界电源连接,电离板5通电时能在两块电离板5之间的空间形成负电场,使经过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颗粒带负电,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第二紫外灯组6、正电板61以及负电板62,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均水平设置,正电板61和负电板62上下交错布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离式纳米TiO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离式纳米TiO2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处理罐(1),所述的处理罐(1)的前端为进气端(11),后端为出气端(12),所述的处理罐(1)内的空间由前至后分为依次连通的冷却除水段、初步除尘段、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电离段以及二阶纳米TiO2分解段,其中,冷却除水段与进气端(11)连通,冷却除水段安装有冷却板(2),所述的冷却板(2)的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所述的冷却板(2)内设置有冷却水走道(21),所述的冷却水走道(21)两端连接冷水循环管(23),所述的冷水循环管(23)能向冷却水走道(21)注入冷却水,冷却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前后贯穿板体的走风孔(22),所述的走风孔(22)穿过冷却水走道(21)但不与冷却水走道(21)连通,进气端(11)进入冷却除水段的高热有机废气经走风孔(22)通过冷却除水段,进入初步除尘段,所述的初步除尘段安装一布袋(3),所述的布袋(3)四周边缘与处理罐(1)内壁贴合密封固定,布袋(3)上设置细密袋孔,粒径大于袋孔的灰尘会被布袋(3)挡下,粒径小于袋孔的灰尘随降温后有机废气进入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所述的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紫外灯组(4)以及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所述的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为表面涂覆纳米TiO2的金属丝团,纳米TiO2金属丝团(41)无序地填充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所述的第一紫外灯组(4)包括若干个紫外灯,第一紫外灯组(4)的紫外灯光能照亮整个一阶纳米TiO2分解段,使得纳米TiO2金属丝团(41)位于紫外灯光照射下,所述的电离段设置有两块电离板(5),所述的电离板(5)相对地固定在处理罐(1)内壁上,电离板(5)与外界电源连接,电离板(5)通电时能在两块电离板(5)之间的空间形成负电场,使经过的有机废气中的有机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