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渣排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65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渣排除装置,包括:相连接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设置有进液管,使用的时候,制浆后的物料通过进液管进入第一过滤池,通过升降电机带动横向搅拌杆下移动到第一过滤池下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进行搅拌,同时,气管进行进行进气,横向搅拌杆的透气孔喷气,固液分离,通过推板将浮渣推入第二过滤池内,清除浮渣后,开启电磁阀,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出液管出液。

A scum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渣排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渣排除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含有有机物成分的废弃物。主要是纸、纤维、竹木、厨房菜渣等。城市生活垃圾中50%以上为有机垃圾,且逐年增长,其中废纸和废塑料类增长最快。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是分类处理,在有机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在收集废弃物后,需要对废弃物进行粉碎制浆的工艺,在制浆后,需要固液分离,而且需要将浮渣进行清除,本申请则提供了一种浮渣排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浮渣排除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渣排除装置,包括:相连接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第一次过滤池上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套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下端连接有横向搅拌杆,所述旋转轴和横向搅拌杆设置有中孔,两者的中孔连通,所述横向搅拌杆的中孔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池连通的透气孔,所述旋转套上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齿轮旋转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套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通过齿轮与旋转套传动连接,通过齿轮旋转使得旋转套上升或下降;所述旋转轴的中孔连接有供气管;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左侧连接有横推气缸,横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板,带动推板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右侧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过滤池,且推板位置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的管道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池侧壁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出液管,出液管的进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出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液管外侧设置有排出管道,所述第二过滤池下端通过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的时候,制浆后的物料通过进液管进入第一过滤池,通过升降电机带动横向搅拌杆下移动到第一过滤池下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进行搅拌,同时,气管进行进行进气,横向搅拌杆的透气孔喷气,固液分离,通过推板将浮渣推入第二过滤池内,清除浮渣后,开启电磁阀,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出液管出液。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轴,2-转动套,3-升降电机,4-旋转电机,5-横梁,14-第二过滤池,6-第二过滤网,7-第一过滤池,8-排液管道,9-横向搅拌杆,10-电磁阀,11-第一过滤网,12-进液管,13-横推气缸,15-排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者模块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或者模块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上”的部件或者模块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部件或者模块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渣排除装置,包括:相连接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第一次过滤池上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套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下端连接有横向搅拌杆,所述旋转轴和横向搅拌杆设置有中孔,两者的中孔连通,所述横向搅拌杆的中孔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池连通的透气孔,所述旋转套上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齿轮旋转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套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通过齿轮与旋转套传动连接,通过齿轮旋转使得旋转套上升或下降;所述旋转轴的中孔连接有供气管;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左侧连接有横推气缸,横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板,带动推板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右侧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过滤池,且推板位置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的管道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池侧壁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出液管,出液管的进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出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液管外侧设置有排出管道,所述第二过滤池下端通过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的时候,制浆后的物料通过进液管进入第一过滤池,通过升降电机带动横向搅拌杆下移动到第一过滤池下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进行搅拌,同时,气管进行进行进气,横向搅拌杆的透气孔喷气,固液分离,通过推板将浮渣推入第二过滤池内,清除浮渣后,开启电磁阀,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出液管出液。所述旋转套两端设置有轴承,所述旋转轴与轴承内环固定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渣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设置有进液管,/n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套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下端连接有横向搅拌杆,所述旋转轴和横向搅拌杆设置有中孔,两者的中孔连通,所述横向搅拌杆的中孔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池连通的透气孔,所述旋转套上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齿轮旋转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套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通过齿轮与旋转套传动连接,通过齿轮旋转使得旋转套上升或下降;所述旋转轴的中孔连接有供气管;/n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左侧连接有横推气缸,横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板,带动推板横向移动,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右侧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过滤池,且推板位置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的管道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n所述第一过滤池侧壁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出液管,出液管的进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出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液管外侧设置有排出管道,所述第二过滤池下端通过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渣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上部设置有进液管,
所述第一过滤池上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套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能够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下端连接有横向搅拌杆,所述旋转轴和横向搅拌杆设置有中孔,两者的中孔连通,所述横向搅拌杆的中孔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过滤池连通的透气孔,所述旋转套上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齿轮旋转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套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升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运发生物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