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61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包括储药瓶、导药管和涂药端,涂药海绵套设在涂药端上,储药瓶上设有把手,导药管的两端分别于储药瓶和涂药端可拆卸地连接。导药管上还设有单向阀和流速调节阀,用于防止药液回流和调节药液流速,涂药端有圆盘体和球体两种,两种内部均含有腔体,表面设有涂药孔,圆盘体方便涂抹,球体具有弹性,使吸收更快。上述麻醉药涂药装置,一改传统使用棉签棉球的涂药方式,易于清洗,更加干净卫生,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可以更换涂药端。

Anaesthetic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麻醉药涂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剂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方法使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疾病治疗的药剂。“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专利技术和使用的麻醉剂,由东汉末年和三国年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所创造,公元2世纪我国已用“麻沸散”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手术。近代最早专利技术全身麻醉剂的人是19世纪初期的英国化学家戴维。麻醉剂是进行外科手术前的必备步骤,现有的麻醉剂涂抹的方式一般采用棉签和海绵球,这种方式需要多次伸入药瓶中蘸取药剂进行涂抹,以现在的医学眼光来看,传统的方式较为不卫生,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棉签和海绵球属于消耗品,长时间使用成本增高也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改变传统的使用棉签和海绵球涂抹的方式,确保用药卫生,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包括储药瓶和涂药海绵,还包括涂药端和导药管,所述储药瓶与导药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药管的另一端与涂药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药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涂药海绵套设在涂药端上。储药瓶用于盛装麻醉药,药液通过导药管流到涂药端中,通过涂药海绵将药涂抹到需要麻醉的部位,单向阀可以防止药液回流。上述麻醉药涂药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防止药液回流,污染储药瓶,能够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涂药端能够更换不同种类或以新换旧等,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涂药端为圆盘体,所述圆盘体内具有第一腔体,所述圆盘体的一侧与导药管连通,所述圆盘体的另一侧具有若干连通第一腔体的涂药孔。药液从涂药孔流出到涂药海绵上,使用圆盘状的涂药端能够将药抹匀在需要麻醉的部位。进一步地,所述涂药端为球体,所述球体为弹性材质,所述球体内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球体与导药管相连通,所述球体表面具有若干连通第二腔体的涂药孔。具有弹性材质的球体,能够通过挤压的方式将药液从涂药孔挤出,通过涂药海绵涂抹,在按压中药物吸收更快。进一步地,所述涂药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朝远离腔体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设置为锥形孔可以防止海绵在挤压涂药时药液回流,避免涂药不均匀。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密封性较好,并且拆卸时也比较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导药管上还设有流速调节阀。设置流速调节阀能够调整药液流量,合理控制流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进一步地,所述储药瓶的瓶身上设有把手。把手更方便握住装置,防止掉落而导致损坏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圆盘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球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储药瓶、110-把手、120-螺纹、200-导药管、210-单向阀、220-流速调节阀、300-涂药端、310-圆盘体、311-第一腔体、320-球体、321-第二腔体、330-锥形孔、400-涂药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包括储药瓶100、导药管200、涂药端300和涂药海绵400,导药管200的一端与储药瓶100的瓶口可拆卸地连接,并且连通,使储药瓶100内的药液能够流入到导药管200中。涂药端300为圆盘体310,圆盘体310的内部具有第一腔体311,导药管200的另一端与涂药端300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并与第一腔体311连通,使药液能够流入涂药端300内,涂药端300的另一侧上具有若干涂药孔,涂药孔与第一腔体311连通。具体地,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导药管的两端均具有螺纹120,螺纹连接较为牢固,并且密封性能好,拆卸也比较方便。涂药端300上的涂药孔为锥形孔330,锥形孔330从靠近腔体的一侧向外直径逐渐变大,使用锥形孔330主要为防止海绵在吸收了涂抹后的药液时,由于受到挤压,导致药液回流到涂药端300中。导药管200上设有单向阀210,使药液能够只从储药瓶100流向涂药端300,防止涂抹过的药液回流,污染储药瓶100内的药液,引起交叉感染。导药管200上还设有流速调节阀220,方便调节流速,合理控制药液通过的流量,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储药瓶100的瓶身上设有把手110,方便使用者握住装置,不易脱落。涂药时,打开储药瓶100,将导药管200和涂药端300装上,并将涂药海绵400套在涂药端300上,打开单向阀210,调动流速调节阀220,握住储药瓶100开始涂药,圆盘状的涂药端300能够一边涂药一边抹匀,使麻醉药能够涂抹得非常均匀。实施方式二: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包括的零部件及各零部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涂药端300为球体320,并且球体320为弹性材质,可以对其进行挤压,挤压后自行复位。球体320内具有第二腔体321,球体320上开设有一个螺纹孔,用于与导药管200连接,螺纹孔与第二腔体321连通,使导药管200的药液能够流入球体320内。球体320的远离螺纹孔的一侧表面具有若干涂药孔,涂药孔与第二腔体321连通,用于药液流出。在涂抹麻醉药时,握住把手110使涂药端300按压涂药位置,一边涂抹一边按压,使药液吸收较快,充分发挥药效。使用上述麻醉药涂药装置,不仅能够防止药液回流,保证了卫生和安全,还能够更换涂药端,可以实现不同的涂抹效果、清洗使用过的涂药端或用新的换下旧的涂药端等,且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包括储药瓶和涂药海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药端和导药管,所述储药瓶与导药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药管的另一端与涂药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药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涂药海绵套设在涂药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药涂药装置,包括储药瓶和涂药海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药端和导药管,所述储药瓶与导药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药管的另一端与涂药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药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涂药海绵套设在涂药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药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药端为圆盘体,所述圆盘体内具有第一腔体,所述圆盘体的一侧与导药管连通,所述圆盘体的另一侧具有若干连通第一腔体的涂药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药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药端为球体,所述球体为弹性材质,所述球体内具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娴毛庆祥李颖甘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