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健康奶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8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功能性健康奶瓶,包括瓶体,瓶体的内腔为从上端的多边形到底端的圆形逐渐过渡的内腔;底端的圆形区域在上端多边形的正投影区域内。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混合的效果好,空气不容易进入到液体中,便于清洗瓶体,减少液体在瓶体的底部残留,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婴幼儿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健康奶瓶
本技术涉及奶瓶。
技术介绍
奶瓶是宝宝出生后一般要用到的婴儿用品,市面上的奶瓶各种各样,最常见的奶瓶中的瓶体与牙盖都是通过螺纹旋转拧紧的方式固定,这种方式只适合与圆形的瓶体上端与牙盖圆形的腔体之间的配合,而对于多边形的结构,则无法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另外螺纹上容易残留奶粉,不容易清洗,清洗不干净会滋生细菌,影响婴儿饮食健康。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39052.0公开日为2017年2月8日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奶瓶,包括瓶体、奶嘴、奶瓶盖和奶瓶外盖,所述瓶体上设置有下瓶体、上瓶体和连接斜面,瓶体上端四周设置有勾形凸块和加强块;奶嘴下端设置有奶嘴凸边,奶嘴上端设置有奶嘴头;奶瓶盖内侧壁上设置有勾形凹槽和加强凹槽;奶嘴的奶嘴凸边设置在奶瓶盖的方形条凹槽内,奶嘴头穿过方形孔,奶嘴外侧壁与奶瓶盖内侧壁相贴合;奶瓶盖设置在瓶体上端;奶瓶外盖下端扣设在奶瓶盖的小凸台外侧。这种新型奶瓶通过勾形凸块和勾形凹槽配合将奶瓶盖扣合在瓶体上,勾形凸块和勾形凹槽难以相互锁定,当有旋转力时,奶瓶盖克服瓶体和奶瓶盖的变形容易让勾形凸块脱离勾形凹槽,容易造成奶瓶盖在瓶体上扣合不紧造成奶液泄露。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我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市面上大多数奶瓶的瓶体都是圆柱形,在我们摇晃助溶奶液时,圆柱形奶液旋转流畅,不利于奶粉的溶解,奶粉容易结成奶粉团。在通过搅拌头对奶瓶瓶体中的液体进行搅拌时,液体一般进行着三维流动,即径向流、轴向流和圆周流。对于奶瓶中水与奶粉的混合来说,评价奶瓶的其中两个指标是混合均匀性和在奶液中是否会产生气泡。在搅拌混合中,液体的上述三位流动一般会存在总体流动和湍动,总体流动是指将在瓶体内形成一个循环流动,属于大尺度宏观混合,湍动是指高速旋转的搅拌头及其射流核心与周围流体产生强剪切,属于小尺度宏观混合,促进微观混合。流体的流动状态可用搅拌雷诺系数Re来体现,其中其中,d为搅拌头的直径,n为搅拌头的旋转速度,ρ为流体中液体的密度,μ为流体中液体的黏度。当搅拌雷诺系数较小时,搅拌附件的流体为圆周运动,其他位置的流体为层流,当搅拌雷诺系数大于一定数值后,流体达到湍流状态,但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在搅拌中心附近会形成旋涡,搅拌头转速越大,形成的旋涡越深,这种现象称为“打旋”。如果出现了打旋现象,则容易卷入空气、出现液体溢出的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圆柱形腔体的瓶体来说,当搅拌头旋转时,流体具有圆周运动、径向运动和轴向运动,在搅拌过程中,未溶解的奶粉颗粒会因圆周运动被甩到瓶体的内壁上,然后沉积到瓶体的底部,起到与混合相反的作用。另外,奶液在进行轴向运动时,在奶液轴向运动的周围不会产生涡区,而根据上述理论,流体的混合主要有总体流动和湍动,这样就会使得湍动弱,混合的效果不好。而且,该瓶体的结构由于瓶体内壁截面为圆形,因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打旋的现象,空气容易进入到奶液中,当婴幼儿喝奶时,容易引起胀气、被呛的现象,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如图3所示,对于锥台形腔体的瓶体来说,当搅拌头旋转时,流体具有圆周运动、径向运动和轴向运动,在搅拌过程中,未溶解的奶粉颗粒会因圆周运动被甩到瓶体的内壁上,然后沉积到瓶体的底部,起到与混合相反的作用。另外,该瓶体的结构由于瓶体内壁截面为圆形,因此,很容易形成打旋的现象,空气容易进入到奶液中,当婴幼儿喝奶时,容易引起胀气、被呛的现象,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对于多边形截面柱形腔体的瓶体来说,虽然能克服圆形瓶体奶粉颗粒撞击到瓶体内壁出现沉积的现象,但在瓶体内形成的涡区少,不利于混合效果的提升,另外,瓶体底部棱角位置不容易清洗,清洗不干净会有奶液残留,长期使用会滋生细菌,不利于婴幼儿健康。对于多边形截面且上大下小腔体的瓶体来说,虽然能克服圆形瓶体奶粉颗粒撞击到瓶体内壁出现沉积的现象,但瓶体底部棱角位置不容易清洗,清洗不干净会有奶液残留,长期使用会滋生细菌,不利于婴幼儿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性健康奶瓶,利用本技术的结构,混合的效果好,空气不容易进入到液体中,便于清洗瓶体,减少液体在瓶体的底部残留,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婴幼儿健康。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功能性健康奶瓶,包括瓶体,瓶体的内腔为从上端的多边形到底端的圆形逐渐过渡的内腔;底端的圆形区域在上端多边形的正投影区域内。利用上述结构的瓶体对液体的混合方法为:将液体装入到瓶体中,启动瓶体内的搅拌头,搅拌头旋转带动搅拌头周围的液体圆周运动和径向运动,该区域的液体与周围液体交界处的速度梯度很大而产生强的剪切作用,对低黏度的液体形成大量旋涡,有利于提高混合的均匀性,液体圆周运动产生的你离心力和径向运动使得液体中的溶解物撞击到瓶体内壁上时,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的平台内腔结构,因此,在搅拌头的外周的瓶体内腔截面已经不再是圆形,这样,在该区域内,在腔体内壁的作用下,会对流体的运动方向进行改变,增多涡流的产生。流体在进行轴向运动时,由于瓶体内腔从下到上截面在不断的扩大,在流体向上轴向运动时会出现沿程减速增压,那么,紧靠瓶体内壁的低速液体质点因受反向压差作用,速度不断减小至零,轴向运动的主流遂与瓶体内壁脱离,并形成漩涡,由于瓶体内腔的截面是从圆形变成了方形,相对于圆形截面变为圆形截面和多边形截面变为多边形截面,上述蜗旋形成更多,形成蜗旋的方向也更多,提高了湍动运动,更加有利于混合。另外,由于采用了多边形的内腔截面,因此,瓶体的内壁能将液体的切向流动转换为轴向流动和径向流动,能更好的限制打旋现象,减少空气旋入的量,同时更加有利于形成湍动运动,减少婴幼儿使用时胀气、打嗝等现象,利于婴幼儿的健康。瓶体空腔底部为圆形方便清洗瓶体,减少液体在瓶体的底部残留,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婴幼儿健康。进一步的,上端的多边形为四边形。进一步的,四边形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这样方便辨识瓶体的方向,在喂奶时便于辨识奶嘴奶头部的方向,方便喂奶。另外,该结构的瓶体,流体在瓶体内更加容易形成涡区,提高混合的效果。进一步的,瓶体上端外壁的截面为多边形,在瓶体的上端设有牙盖,在牙盖与瓶体之间压制有奶嘴,奶嘴伸出牙盖;牙盖具有腔体,腔体与瓶体上端外壁配合;在瓶体的外壁上设有卡置凸起,在卡置凸起的底部或/和顶部设有锁扣部;在牙盖上位于腔体的内壁设有与卡置凸起卡置的卡置槽,在牙盖上位于腔体的内壁设有从下到上与卡置槽连通的避让槽,避让槽位于卡置槽的一端,在牙盖上位于卡置槽处设有与锁扣部卡置的锁扣槽。在安装牙盖和奶嘴时,牙盖不能相对于瓶体旋转安装,通过将避让槽与卡置凸起对正,在对正的过程中,牙盖相对于瓶体略有弹性变形,然后按压牙盖,让卡置凸起位于卡置槽内,然后在牙盖的弹性复位作用下,让卡置凸起卡置在卡置槽内,同时让锁扣部卡置到锁扣槽内,由于设置了锁扣部和锁扣槽,同时,要将卡置凸起与避让槽对正,则需要让牙盖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在克服弹性变形力和锁扣部与锁扣槽的卡置力才能将牙盖拆卸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性健康奶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瓶体的内腔为从上端的多边形到底端的圆形逐渐过渡的内腔;底端的圆形区域在上端多边形的正投影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健康奶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瓶体的内腔为从上端的多边形到底端的圆形逐渐过渡的内腔;底端的圆形区域在上端多边形的正投影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健康奶瓶,其特征在于:上端的多边形为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健康奶瓶,其特征在于:四边形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健康奶瓶,其特征在于:瓶体上端外壁的截面为多边形,在瓶体的上端设有牙盖,在牙盖与瓶体之间压制有奶嘴,奶嘴伸出牙盖;牙盖具有腔体,腔体与瓶体上端外壁配合;在瓶体的外壁上设有卡置凸起,在卡置凸起的底部或/和顶部设有锁扣部;在牙盖上位于腔体的内壁设有与卡置凸起卡置的卡置槽,在牙盖上位于腔体的内壁设有从下到上与卡置槽连通的避让槽,避让槽位于卡置槽的一端,在牙盖上位于卡置槽处设有与锁扣部卡置的锁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廷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母贝儿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