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53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固定单元、与底座连接的支撑单元,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单元上的滑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立柱,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板及连接于滑板上的刀头,所述滑板横跨于两立柱之间,且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直线轴承复合体可滑动地定位于两立柱处,并平行于两立柱形成的平面上下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创伤骨科机制研究,骨质疏松药物研究,生物材料及内固定材料开发,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医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的经典小动物(主要是大鼠和小鼠)四肢骨折模型方法是用重物锤击法:一般是用500g-750g左右的砝码或其他重物,由50cm高处自由落下,锤击动物肢体造成骨折。优点是:简单,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精确性。缺点:虽然重物的重量和高度是一定的,但是直接打击动物肢体的机械接触部分因为其形状不同,造成对动物肢体伤害也有差异;另外,在所有的以上类似原理的机械模型中,都没有关注重物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并传导给动物肢体的效率问题。由于压强=压力/面积(P=F/S),因此,如果打击头过分尖锐或是过分粗钝,对动物软组织的伤害性质不同;并且,打击头从接触动物肢体到停止的这个行程,就是重物动能传递给动物肢体的过程,如果在动物肢体下用固定的硬板作为支撑,那么打击头从接触动物肢体到停止的这个行程的长短很显然是和传导的机械能正相关的,因为,功=作用力*作用行程(W=F*S)。因此,设计不同的打击头,以及设定不同的打击行程,是本装置的调节核心,也是新意所在,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参数,模拟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和简单骨折等等)。重物锤击模型作为一种经典的小动物骨折模型,在诸多医学研究领域例如创伤骨科机制研究,骨质疏松药物研究,生物材料及内固定材料开发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存在诸多缺点。目前市场上缺乏可制作精确而且稳定的骨折模型的专用器材,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了这样一种精确、可重复,而且造模种类多样的骨折模型机械制作装置,有助于减少相关实验的系统误差,减少实验动物的浪费和痛苦,同时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生物医药研究市场上对各种类型骨折模型制作器材的需求。此外,目前市场上缺乏专业设计定位的小动物实验固定手术台,现存的通用解决方法是用橡皮筋固定动物肢体;这种方式的明显缺点是:作为一种单轴的弹性固定方式,天然存在固定不确实的缺点,同时无法精确固定肢体的体位及关节的伸屈状态——而这一点恰恰是日益精细的生物医药研究中所要求的。由于目前市场上的通用小动物实验固定台异常简陋,无法实现满足实验需求,同时不便于操作,更不便于清洁。本技术的装置除应用于本项目的小动物骨折制作模型外,还可以作为独立功能模块应用于其他需要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操作的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应用潜力广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固定单元、与底座连接的支撑单元,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单元上的滑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立柱,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板及连接于滑板上的刀头,所述滑板横跨于两立柱之间,且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直线轴承复合体可定位于两立柱处,并平行于两立柱形成的平面上下自由滑动。优选地,所述两个立柱平行设置,其形成的平面与底座垂直。优选地,所述两个直线轴承复合体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立柱上并与所述立柱平行,每一直线轴承复合体包括:直线导轨(光杆),导轨底座及直线轴承本身,两个直线轴承分别与所述滑板的两端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复合体通过导轨底座上的法兰连接到所述立柱。优选地,所述滑板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到所述两个直线轴承,并可沿着直线导轨(光杆)上下滑动。优选地,所述刀头的上部与所述滑板下部具有多个横行排列通孔,适于可拆卸地及可调整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滑板的滑动和释放采用电机或电磁体控制。优选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所述两个立柱的顶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刀头为柔性刀头或刚性刀头。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上还设有弹性金属U型固定夹和阶梯型衬垫。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星型固定台。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动物肢体固定往往不能做到无创,稳定,精确可重复,以至于在同样的重物打击高度和行程下,存在动物骨折的严重程度不一,影响实验的一致性,同时也造成了实验动物的浪费,增加了动物的痛苦,不符合动物伦理等。根据本技术的装置采用可调整,可自由装配的弹性固定夹固定动物肢体,结合骨折打击台架,可以做到对动物骨折部位的精确定位及骨折严重程度的一致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本技术装置的固定单元;图3a是根据本技术装置的阶梯型衬垫的侧视图;图3b是图3a所示阶梯型衬垫的俯视图;图3c是图3a所示阶梯型衬垫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图1所示装置的直线轴承复合体的具体结构;图5示出了本技术图1所示装置的滑板;图6a是图1所示装置的刀头的主视图;图6b是图6a所示刀头的侧视图;图6c是图6a所示刀头的俯视图;图7a是图1所示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图7b是图7a所示底座的侧视图;图7c是图7a所示底座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图8a是图1所示装置的立柱的竖直部分的主视图;图8b是图1所示装置的立柱的水平部分的仰视图;8c是图1所示装置的立柱的侧视图;图9a是图1所述装置的横梁的剖面图,图9b是图1所述装置的横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的方法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描述仅作为示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限于用于实现本技术所必需的特征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装置100包括底座1,固定单元2,支撑单元3和滑动单元4。底座1大致呈长方体状,如图7a-7c所示,底座1的两条长边处分别具有成直线排列的多个孔。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沿着底座1的中轴线具有一凹槽。如图2所示,固定单元2设于底座1上,包括星型固定台21。固定单元2还可设有用于对小动物进行固定的弹性金属U型固定夹(未示出)和阶梯型衬垫22(图3a-3c)。在本实施例中,星型固定台为五角星型,每个角上可由弹性金属U型固定夹用于在实验时固定小动物四肢,阶梯型衬垫22的作用是对预设骨折处的肢体进行限位,避免动物肢体在刀头打击下滑动滑开,造成骨折模型制作不精确,优选地,阶梯型衬垫22由尼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由其它材料制成。支撑单元3与底座1连接,支撑单元3包括两个立柱31,两直线轴承复合体32,和横梁33。如图8a-8c所示,立柱31大致呈T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柱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是可拆卸的,其中,立柱31水平部分通过底座1两侧的多个孔可拆卸地连接至底座1,立柱31的竖直部分的侧边具有多个孔,用于与两个直线轴承复合体32可拆卸地连接。每个立柱31的竖直部分的顶部分别具有一个孔。如图9a-9b所示,横梁33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立柱31对应的孔,其中孔的上下两端具有不同的直径,下端直径较大,上端直径较小,通过这些孔,横梁3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两个立柱31的顶部。图4示出了直线轴承复合体32的具体结构,每一直线轴承复合体32包括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固定单元、与底座连接的支撑单元,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单元上的滑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立柱,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板及连接于滑板上的刀头,所述滑板横跨于两立柱之间,且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直线轴承复合体可滑动地定位于两立柱处,并平行于两立柱形成的平面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实验动物骨折模型的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固定单元、与底座连接的支撑单元,和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撑单元上的滑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立柱,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板及连接于滑板上的刀头,所述滑板横跨于两立柱之间,且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直线轴承复合体可滑动地定位于两立柱处,并平行于两立柱形成的平面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平行设置,其形成的平面与底座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直线轴承复合体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立柱上并与所述立柱平行,每一直线轴承复合体包括:直线导轨,直线轴承和导轨底座,两个直线轴承分别与所述滑板的两端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复合体通过导轨底座上的法兰连接到所述立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立强陈刚石恩献秦本刚杨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