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用延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49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尘器用延长管,属于电器领域,解决了延长管设置电线对内管影响大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内管、外管和电线,外管套在内管外侧,内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包括与内管对接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接头包括与内管对接的第二连通孔,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将外管固定使得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供电线走线的走线通道,第一连接头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连接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电线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方便延长管装配并减少设置电线对内管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用延长管
本技术涉及电器,特别是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尘器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多数会配备延长管,在打扫地面或高处时可以将延长管连接在吸尘器主体和吸尘器吸头之间,增加吸尘器的工作半径。由于现有的吸尘器吸头多数还设置了带动滚刷的电机,因此吸尘器主体需要向电机供电。在连接延长管之后,电机需要通过延长管来连接电源。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延长管内部成型出供电线走线的轴向通孔,从横截面上看,轴向通孔会占据延长管内部用于气流流动的内孔空间,导致延长管内孔形状变得不规则,垃圾通过延长管时容易受影响,而且容易在隔开轴向通孔与内孔的隔板上形成卫生死角,更进一步影响吸尘效果。另外,现有延长杆多采用塑料件整体注塑成型,因需注塑走线通道,成型难度较大,且得到的延长杆重量较大,外表美性较差,整体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方便装配,减少设置电线对内管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外侧的外管以及分别设于内管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将内管和外管的两端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头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走线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连接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电缆一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沿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走线通道延伸并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与外管偏心设置,内管的外径为d,外管的内径为D,0.4D<d<D。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绕置定位电线的定位扣。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包括与内管连接的连接部以及限位电线的限位部,限位部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供电线穿过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设有两个并在内管的轴向上分布在连接部的两侧形成两个卡槽,电线从定位扣一侧穿过一个卡槽后绕过连接部再穿过另一个卡槽实现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用于抵住外管内壁的支撑筋,定位扣不高于支撑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插接段,第一连接段抵住外管连接,第一连接段的外圆周面与外管同心,第一插接段用于连接内管,第一连通孔贯穿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插接段并与内管同心。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插接段,第二连接段抵住外管连接,第二连接段的外圆周面与外管同心,第二连通孔贯穿第二连接段和第二插接段并与内管同心。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为金属管,内管为塑料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上与内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环,第一延伸环的内圈形成容纳外管端部的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内设有限位筋,外管的端部设有限位槽,限位筋与限位槽配合实现内管和外管周向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与内管连接同时将外管固定,使得外管与内管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从而完成内管、外管、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装配工作,自然就形成走线通道,一次装配即可,简单方便;走线通道形成于内管与外管之间,不影响内管的流通面积,内管的管孔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圆柱形结构,便于垃圾快速通过,不会产生卫生死角,而电线隐藏在走线通道内,通过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实现电连接,不仅美观,而且在延长管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受力,电线不会受到牵拉、挤压,对电线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在外管和内管之间构造走线通道,可降低塑料管的注塑的难度,降低杆体总重量,外表采用金属管,可保持延长杆表面的美观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头与内管分开展示);图2为本技术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无外管和第一连接头)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用延长管,结合图1、2看,包括内管1、外管2和电线3,外管2套在内管1外侧,内管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第一连接头4包括与内管1对接的第一连通孔401,孔401与内管1的内腔道连通,第二连接头5包括与内管1对接的第二连通孔501,孔501也与内管1的内腔道连通,第一连接头4和第二连接头5设有用于固定外管2使得外管2与内管1之间形成供电线3走线的走线通道100的外管2限位结构,第一连接头4和第二连接头5可以与内管1和/或外管2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例如第一连接头4与外管2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头4和第二连接头5同时与外管2一体成型,利用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与内管1连接同时将外管2固定,使得外管2与内管1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从而完成内管1、外管2、第一连接头4和第二连接头5的装配工作,自然就形成走线通道100,一次装配即可,简单方便;第一连接头4设有第一接线端子6,第二连接头5设有第二接线端子7,电线3的一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子6、另一端连接第二接线端子7。走线通道100形成于内管1与外管2之间,不影响内管1的流通面积,内管的管孔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圆柱形结构,便于垃圾快速通过,不会产生卫生死角,而电线3隐藏在走线通道100内,通过第一接线端子6、第二接线端子7实现电连接,不仅美观,而且在延长管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接线端子6、第二接线端子7受力,电线3不会受到牵拉、挤压,对电线3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方便装配,同时减少外管2尺寸对内管1尺寸的影响,可以将内管1相对外管2偏心设置来形成走线通道100,内管1的外径为d,外管2的内径为D,0.4D<d<D,内管1可以采用的尺寸范围较广。见图3和图4,为方便外管装配,因电线3活动范围过大会影响外管2装配,且电缆异响影响用户体验,本实施例在内管1的外壁设有绕置定位电线3的定位扣11。由于电线3在走线通道100内一般只受重力和惯性力作用,所以只需要对电线3进行简单定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扣11包括与内管1连接的连接部111以及限位电线3的限位部112,限位部112与内管1的外壁之间形成供电线3穿过的卡槽113。电线3穿过卡槽113后,限位部112可以在延长管的径向上对电线3进行限位,再结合连接部111将电线3定位,一个卡槽113即可将电线3进行定位,在外管装配过程中,电线不会随意移动,不会影响外管装配。当然为了提高电线3的定位效果,可以将限位部112设有两个并在内管1的轴向上分布在连接部111的两侧形成两个卡槽113,从图4中看形成T形结构,电线3从定位扣11一侧穿过一个卡槽113后绕过连接部111再穿过另一个卡槽113实现定位。由于延长管具有一定的长度,为了提高外管2的抗形变能力,可以在内管1的外壁设有用于抵住外管2内壁的支撑筋12,而为了尽量避免定位扣11受力,可以设计定位扣11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吸尘器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外侧的外管以及分别设于内管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头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将内管和外管的两端固定,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走线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尘器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套设在内管外侧的外管以及分别设于内管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头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分别将内管和外管的两端固定,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走线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尘器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连接头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电缆一端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另一端沿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走线通道延伸并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外管偏心设置,内管的外径为d,外管的内径为D,0.4D<d<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吸尘器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绕置定位电线的定位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用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扣包括与内管连接的连接部以及限位电线的限位部,限位部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供电线穿过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