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000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47
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器、BIM模型、通信模块和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河道工程管理信息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采集河道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块并与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中央处理器与BIM模型通信连接,BIM模型包括BIM数据库;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BIM模块,BIM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BIM数据库,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中央处理器查询或管理数据采集单元和BIM模块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务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现有技术中,河道施工存在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施工单位参与众多,施工管理困难的问题。河道建设的施工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概算控制;一直是河道质量管理的重点。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对庞大的工程建设信息以及工程进度的获取、判断和调度,无法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施工过程人为因素过多,经常会出现规划设计方案变更,施工管理混乱等问题,往往导致施工的进度、质量及安全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动态模拟河道构建模型,实现全过程的信息收集,智能分析,协调管理,实时调节,实现河道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器、BIM模型、通信模块和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通信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河道工程管理信息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采集河道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与BIM模型通信连接,BIM模型包括BIM数据库;所述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用于查询BIM信息、数据分析以及BIM的管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BIM模型,BIM模型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到BIM数据库,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中央处理器查询或管理数据采集单元和BIM模型的数据。上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中,工程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成本管理模块、材料采购模块、进度管理模块、质量评定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和竣工验收模块。上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中,所述地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地形数据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工程规划模块。上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4G、GPRS、光纤网络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中,所述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包括施工方查询管理模块、设计方查询管理模块、运营方查询管理模块、检测方查询管理模块。上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连接存储模块。上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中,所述材料采购模块中的材料均设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含所述材料的生产信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河道设计方案的设计、BIM模型的构建交替进行相互协调,依据BIM模型的构建对河道设计方案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完善河道施工设计,同时还能依据河道的实际情况的改变对BIM模型进行快速修改,能够提高河道的施工效率,节约人力物力,确保施工质量。本专利技术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可用于查询BIM信息、数据分析以及BIM的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器、BIM模型、通信模块和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通信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河道工程管理信息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采集河道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块;中央处理器与BIM模型通信连接,BIM模型包括BIM数据库;BIM模型包括BIM数据库,BIM数据库包含河道生命周期中大量重要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库信息在河道施工全过程中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地调用系统数据库中包含的相关数据,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利润。BIM数据库的创建,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河道施工各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可以让相关管理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的人力、材料、设备提供了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河道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用于查询BIM信息、数据分析以及BIM的管理;通信模块包括4G、GPRS、光纤网络中的至少一种。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通信网络。用户使用客户终端查询管理单元查阅用于查询BIM信息、数据分析以及BIM的管理,用户终端可以是微信公众号、移动app、Web门户、上位机。本实施例的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包括施工方查询管理模块、设计方查询管理模块、运营方查询管理模块、检测方查询管理模块。不同的用户需求不同,施工方、设计方、运营方、检测方均有各自的访问权限,例如在施工方查询管理模块中,施工方用户可以查阅BIM信息,对BIM模型构建的河道数据与实际河道技术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根据进度进行BIM模型的调整,从而能够将设计方案优化,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成本管理模块、材料采购模块、进度管理模块、质量评定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和竣工验收模块。工程信息管理模块对施工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和反馈,对施工的设备、人员物料进行管控,获取有效施工信息。地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地形数据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工程规划模块。河道的地形数据、工程设计、工程规划数据为BIM模型构建河道三维模型提供数据信息。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BIM模型,BIM模型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到BIM数据库,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中央处理器查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器、BIM模型、通信模块和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n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通信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河道工程管理信息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采集河道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块;/n所述中央处理器与BIM模型通信连接,BIM模型包括BIM数据库;/n所述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用于查询BIM信息、数据分析以及BIM的管理;/n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BIM模型,BIM模型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到BIM数据库,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中央处理器查询或管理数据采集单元和BIM模型的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器、BIM模型、通信模块和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
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通信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用于采集河道工程管理信息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块以及用于采集河道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与BIM模型通信连接,BIM模型包括BIM数据库;
所述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用于查询BIM信息、数据分析以及BIM的管理;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BIM模型,BIM模型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到BIM数据库,客户端查询管理单元通过中央处理器查询或管理数据采集单元和BIM模型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河道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工程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成本管理模块、材料采购模块、进度管理模块、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旗杨雷王记褚峰于洪才赵雪安金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