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63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设有围栏体和门体,围栏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门体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扣合部,围栏体通过第一扣合部与门体边缘的第二扣合部扣合;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接触面上填充有充气密封圈,围栏体上设有充气孔,充气孔连通充气密封圈;门体的中心设有旋转部,旋转部的外侧连接有门铰架,门铰架的一侧向外延伸至围栏体的边缘,门铰架和围栏体的连接处设有铰接部,门体通过门铰架沿远离围栏体的外侧方向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舱内空间有限不适合安置内开门的情况下实现增压舱的外开门,不但密封效果良好,而且舱内外开关轻便,采用旋转式扣合结构,使用时只需治疗人员本人旋转相应的把手即可,操作简单。

An exterior door opening structure of air pressurized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开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
技术介绍
高压氧舱是近年来医疗
中的新型设备,其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舱外医生通过观察窗和对讲器可与病人联系,大型氧舱有10~20个座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型化的空气增压舱成为市场的一个潜在需求,传统的大体积的空气增压舱可以方便的安装内开门结构,但是对于内部空间体积较小的设备,舱内空间有限,无法安装内开门,必须设计一种用于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并且还要解决外开门结构的密封问题。此外传统的内开门并不方便用户自己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通常要有专业人员才能操作,因为外开门结构的打开和关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实现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解决外开门的密封和操作不便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包括围栏体和门体,所述围栏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所述门体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扣合部,所述围栏体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门体边缘的第二扣合部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接触面上填充有充气密封圈,所述围栏体上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连通所述充气密封圈;所述门体的中心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外侧连接有门铰架,所述门铰架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围栏体的边缘,门铰架和围栏体的连接处设有铰接部,门体通过所述门铰架沿远离所述围栏体的外侧方向转动。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门体的一侧设有外把手,所述外把手与所述门体的外侧固定连接;门体的另外一侧设有内把手,所述内把手连接所述旋转部。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部包括内固定座、第一轴座、轴套、第一滚针轴承、门轴、O型密封圈、第一轴用弹性挡圈和第一孔用弹性挡圈;所述内固定座连接在所述第一轴座的一端,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座的内侧,所述第一滚针轴承设置在所述轴套和门轴之间;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座与第一轴座的接触面之间;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连接在所述门轴的一端外围;所述第一孔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一轴座的内部,第一孔用弹性挡圈嵌套在所述门轴的外围。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固定座设有凸起,内固定座通过所述凸起连接有内把手。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门轴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端盖,所述端盖和门体之间连接有门铰架。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门铰架包括环形部位和扇形部位,所述环形部位连接所述旋转部,所述环形部位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扇形部位,所述扇形部位的末端通过所述铰接部与围栏体转动连接。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扇形部位的对称线与所述门体的水平方向的对称线重叠。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铰接部包括铰接轴、第二滚针轴承、第二轴座、铰链座、第二轴用弹性挡圈和第二孔用弹性挡圈;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座的内侧,所述第二滚针轴承设置在所述铰接轴和铰链座之间,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设置在所述铰接轴一端,第二轴用弹性挡圈嵌套在所述铰接轴的外围,所述第二孔用弹性挡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座和铰链座的接触面之间。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第一阻挡部位和第一镂空部位,所述第一阻挡部位和第一镂空部位交替排列;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第二阻挡部位和第二镂空部位,所述第二阻挡部位和第二镂空部位交替排列。作为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阻挡部位旋转进入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下方并使第一镂空部位和第二镂空部位对齐阻挡所述门体的打开;所述第二阻挡部位旋转进入所述第一镂空部位并使第一阻挡部位旋转进入第二镂空部位允许所述门体的打开。本专利技术设有围栏体和门体,围栏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门体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扣合部,围栏体通过第一扣合部与门体边缘的第二扣合部扣合;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接触面上填充有充气密封圈,围栏体上设有充气孔,充气孔连通充气密封圈;门体的中心设有旋转部,旋转部的外侧连接有门铰架,门铰架的一侧向外延伸至围栏体的边缘,门铰架和围栏体的连接处设有铰接部,门体通过门铰架沿远离围栏体的外侧方向转动。本专利技术在舱内空间有限不适合安置内开门的情况下实现增压舱的外开门,不但密封效果良好,而且舱内外开关轻便,采用旋转式扣合结构,使用时只需治疗人员本人旋转相应的把手即可,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中的铰接部局部放大;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剖视图中的旋转部局部放大;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剖视图中的扣合部局部放大。图中,1、围栏体;2、门体;3、第一扣合部;4、第二扣合部;5、充气密封圈;6、充气孔;7、旋转部;8、门铰架;9、铰接部;10、内固定座;11、第一轴座;12、轴套;13、第一滚针轴承;14、门轴;15、O型密封圈;16、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7、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8、外把手;19、内把手;20、凸起;21、端盖;22、环形部位;23、扇形部位;24、第一阻挡部位;25、第一镂空部位;26、第二阻挡部位;27、第二镂空部位;28、铰接轴;29、第二滚针轴承;30、第二轴座;31、铰链座;32、第二轴用弹性挡圈;33、第二孔用弹性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包括围栏体1和门体2,所述围栏体1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3,所述门体2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扣合部4,所述围栏体1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3与所述门体2边缘的第二扣合部4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3和第二扣合部4的接触面上填充有充气密封圈5,所述围栏体1上设有充气孔6,所述充气孔6连通所述充气密封圈5。所述门体2的中心设有旋转部7,所述旋转部7的外侧连接有门铰架8,所述门铰架8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围栏体1的边缘,门铰架8和围栏体1的连接处设有铰接部9,门体2通过所述门铰架8沿远离所述围栏体1的外侧方向转动。其中,充气孔6可以用来放置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体(1)和门体(2),所述围栏体(1)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3),所述门体(2)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扣合部(4),所述围栏体(1)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3)与所述门体(2)边缘的第二扣合部(4)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3)和第二扣合部(4)的接触面上填充有充气密封圈(5),所述围栏体(1)上设有充气孔(6),所述充气孔(6)连通所述充气密封圈(5);/n所述门体(2)的中心设有旋转部(7),所述旋转部(7)的外侧连接有门铰架(8),所述门铰架(8)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围栏体(1)的边缘,门铰架(8)和围栏体(1)的连接处设有铰接部(9),门体(2)通过所述门铰架(8)沿远离所述围栏体(1)的外侧方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栏体(1)和门体(2),所述围栏体(1)的内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3),所述门体(2)的边缘形成有第二扣合部(4),所述围栏体(1)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部(3)与所述门体(2)边缘的第二扣合部(4)扣合;所述第一扣合部(3)和第二扣合部(4)的接触面上填充有充气密封圈(5),所述围栏体(1)上设有充气孔(6),所述充气孔(6)连通所述充气密封圈(5);
所述门体(2)的中心设有旋转部(7),所述旋转部(7)的外侧连接有门铰架(8),所述门铰架(8)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围栏体(1)的边缘,门铰架(8)和围栏体(1)的连接处设有铰接部(9),门体(2)通过所述门铰架(8)沿远离所述围栏体(1)的外侧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一侧设有外把手(18),所述外把手(18)与所述门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门体(2)的另外一侧设有内把手(19),所述内把手(19)连接所述旋转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7)包括内固定座(10)、第一轴座(11)、轴套(12)、第一滚针轴承(13)、门轴(14)、O型密封圈(15)、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6)和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7);所述内固定座(10)连接在所述第一轴座(11)的一端,所述轴套(12)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座(11)的内侧,所述第一滚针轴承(13)设置在所述轴套(12)和门轴(14)之间;所述O型密封圈(15)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座(10)与第一轴座(11)的接触面之间;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6)连接在所述门轴(14)的一端外围;所述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7)位于所述第一轴座(11)的内部,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7)嵌套在所述门轴(14)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增压舱的外开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座(10)设有凸起(20),内固定座(10)通过所述凸起(20)连接有内把手(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祥玉孙茂旭张晓峰张鹏孙丁群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