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非尺分离装置,底座筋板两侧固定立柱,通过导轨采用滑轨结构连接挡板,挡板两侧为挡板立柱,挡板的下部安装挡块,所述挡块弯折竖直部和横向部,其中横向端向前伸出,用于支撑定尺钢,竖直端向上凸起,用于挡住12米的定尺钢,挡板连接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在非工作状态,挡板下降到挡块的顶面低于非尺辊道面的位置,在开始工作状态,升降机构驱动挡板上升到挡块的竖直部挡住12米的定尺钢端面的位置,随着升降机构驱动挡板上升,将12米的定尺钢向上提起,供非尺钢完全通过剔钢机构。其优点是减少了人工剔除非尺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安全系统,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改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材非尺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棒材非尺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制造业棒材的生产中,按照生产要求的不同,往往会把不同品种的钢定尺剪切成9米或12米两类,这些钢由精整平移链移送到精整移送链之间时,对于小于9米的非尺钢可成堆直接由非尺辊道移送至非尺收集槽中,而对于在12米定尺钢中混杂的9米到12米的非尺钢,需要以人工观察的方式寻找非尺钢,并用手动甩钢的方式将非尺钢甩到非尺辊道上,并由非尺辊道移送至非尺收集槽中,可将其加工成9米的定尺继续使用。传统的以人工的方式进行非尺钢的剔除不仅会导致效率低,而且安全系数也低,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目前尚未见到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成本造价低、灵活性好、安全系数高的适用于棒材精整区非尺钢的剔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针对不同工作需求的要求,通过气缸驱动能够更好的适应于不同的工况需求,具有适应性强、成本底、安全系数高等优势的棒材非尺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为解决棒材精整区非尺钢的剔除问题,需首先考虑非尺剔除的有效性,同时又要考虑该装置的实用性,投入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问题。针对12米非尺钢的剔除问题,我们考虑采用气缸作为动力源驱动,结构分为筋板、槽钢、气缸、回型挡板、调节螺栓组。当定尺钢中不含非尺钢时,气缸处于伸出状态,可方便小于9米的非尺钢直接通过,当12米的定尺钢中含9米到12米非尺钢时,气缸首先收缩到回型挡板面与非尺辊道面平齐位置,此时12米定尺钢与被回型挡板上的挡块限位,然后气缸继续带动回型挡板提升,将12米定尺钢提起,非尺辊道则继续运动,将其中混杂的非尺钢剔除。这种结构设计简单,投入成本较低,维修方便,可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要求。基于上述基本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棒材非尺分离装置,底座筋板两侧固定立柱,两侧立柱设置有竖直的导轨,通过导轨采用滑轨结构连接挡板,所述挡板两侧为挡板立柱,挡板的下部安装挡块,所述挡块弯折竖直部和横向部,其中横向端向前伸出,用于支撑定尺钢,竖直端向上凸起,用于挡住12米的定尺钢,挡板连接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在非工作状态,挡板下降到挡块的顶面低于非尺辊道面的位置,使得小于9米以下的非尺钢可以从挡板中部通过,在开始工作状态,升降机构驱动挡板上升到挡块的竖直部挡住12米的定尺钢端面的位置,横向部支撑12米的定尺钢,随着升降机构驱动挡板上升,将12米的定尺钢向上提起,待非尺钢完全通过剔钢机构后,升降机构驱动挡板下降,恢复到非工作状态的位置。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第一筋板,立柱与第一筋板连接形成龙门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槽钢,槽钢固定于第一筋板,第一筋板铰接气缸,所述挡板为回型挡板,其中部为回型通孔,挡板的上部连接气缸的活塞。进一步的:所述槽钢开有下凹槽,所述气缸两侧的圆形支撑部卡在下凹槽内形成铰接结构,所述挡板的上部固定第二筋板,气缸的活塞端通过气缸接头铰接第二筋板。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柱设置的竖直导轨包括调节螺栓组、第二筋板,所述调节螺栓组包括与立柱上端螺栓孔连接的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母、与立柱下端螺栓孔连接的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母,上、下端的调节螺栓连接第二筋板,所述挡板两端的竖直侧设置有导板,该导板卡在第二筋板与立柱之间滑动,形成滑轨结构的移动副。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采用槽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板竖直固定在立柱顶部的后端,所述槽钢横向向前端伸出的位置固定于第一筋板。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两端的竖直侧采用槽钢制成,槽钢腿部为导板,卡在卡在第二筋板与立柱之间滑动,形成滑轨结构的移动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利用现有坯料与气缸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改造备件成本低廉;2、减少了人工剔除非尺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3、提高了安全系统,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所示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布局示意图1。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布局示意图2。附图部件明细为:底座筋板1、立柱2、第一筋板3、槽钢4、气缸5、第二筋板6、挡板7、挡块8、第三筋板9、调节螺栓组10、短尺辊道面11、底座12、气缸接头13、冷剪后辊道14、平托移钢机15、精整移送链16、数钢链17、剔钢机构18、短尺辊道19、调节螺栓20、调节螺帽2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5所示,本专利技术底座筋板1两侧固定立柱2,立柱2采用槽钢,两侧立柱2设置有竖直的导轨,通过导轨采用滑轨结构连接挡板7,所述挡板7两侧为挡板立柱,挡板的下部安装挡块8,所述挡块8弯折竖直部和横向部,其中横向端向前伸出,用于支撑定尺钢,竖直端向上凸起,用于挡住12米的定尺钢,挡板7连接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在非工作状态,挡板7下降到挡块8的顶面低于非尺辊道面11的位置,使得小于9米以下的非尺钢可以从挡板7中部通过,在开始工作状态,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上升到挡块8的竖直部挡住12米的定尺钢端面的位置,横向部支撑12米的定尺钢,随着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上升,将12米的定尺钢向上提起,待非尺钢完全通过剔钢机构18后,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下降,恢复到非工作状态的位置。立柱2的顶端连接第一筋板3,立柱2与第一筋板3连接形成龙门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5、槽钢4,槽钢4固定于第一筋板3,第一筋板3铰接气缸5,所述挡板7为回型挡板,其中部为回型通孔,挡板7的上部连接气缸5的活塞。槽钢4开有下凹槽,所述气缸5两侧的圆形支撑部卡在下凹槽内形成铰接结构,所述挡板7的上部固定第二筋板6,气缸5的活塞端通过气缸接头13铰接第二筋板6。在所述立柱2设置的竖直导轨包括调节螺栓组10、第二筋板9,所述调节螺栓组10包括与立柱2上端螺栓孔连接的调节螺栓20与调节螺母21、与立柱2下端螺栓孔连接的调节螺栓20与调节螺母21,上、下端的调节螺栓20连接第二筋板9,所述挡板7两端的竖直侧设置有导板,该导板卡在第二筋板9与立柱2之间滑动,形成滑轨结构的移动副。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7两端的竖直侧采用槽钢制成,槽钢腿部为导板,卡在卡在第二筋板9与立柱2之间滑动,形成滑轨结构的移动副。第一筋板3竖直固定在立柱2顶部的后端,所述槽钢4横向向前端伸出的位置固定于第一筋板3。底座筋板1焊接于底座上,立柱2垂直焊接于底座筋板1上;第一筋板3焊接于槽钢4上起到支撑气缸5的作用;槽钢4垂直焊接在第一筋板3上,用于安装气缸5;气缸5放置在槽钢4上,可相对槽钢4形成转动;第二筋板6焊接于挡板7上,与气缸接头通过销连接;挡板7通过气缸5的伸缩可实现各种工况的转变;挡块8则焊接于挡板7上,起到限位12米定尺过钢的作用;第三筋板9通过调节螺栓10安装在立柱2上,对挡板7有固定导向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非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筋板(1)两侧固定立柱(2),两侧立柱(2)设置有竖直的导轨,通过导轨采用滑轨结构连接挡板(7),所述挡板(7)两侧为挡板立柱,挡板的下部安装挡块(8),所述挡块(8)弯折竖直部和横向部,其中横向端向前伸出,用于支撑定尺钢,竖直端向上凸起,用于挡住12米的定尺钢,挡板(7)连接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在非工作状态,挡板(7)下降到挡块(8)的顶面低于非尺辊道面(11)的位置,使得小于9米以下的非尺钢可以从挡板(7)中部通过,在开始工作状态,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上升到挡块(8)的竖直部挡住12米的定尺钢端面的位置,横向部支撑12米的定尺钢,随着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上升,将12米的定尺钢向上提起,待非尺钢完全通过剔钢机构(18)后,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下降,恢复到非工作状态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非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筋板(1)两侧固定立柱(2),两侧立柱(2)设置有竖直的导轨,通过导轨采用滑轨结构连接挡板(7),所述挡板(7)两侧为挡板立柱,挡板的下部安装挡块(8),所述挡块(8)弯折竖直部和横向部,其中横向端向前伸出,用于支撑定尺钢,竖直端向上凸起,用于挡住12米的定尺钢,挡板(7)连接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在非工作状态,挡板(7)下降到挡块(8)的顶面低于非尺辊道面(11)的位置,使得小于9米以下的非尺钢可以从挡板(7)中部通过,在开始工作状态,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上升到挡块(8)的竖直部挡住12米的定尺钢端面的位置,横向部支撑12米的定尺钢,随着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上升,将12米的定尺钢向上提起,待非尺钢完全通过剔钢机构(18)后,升降机构驱动挡板(7)下降,恢复到非工作状态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非尺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顶端连接第一筋板(3),立柱(2)与第一筋板(3)连接形成龙门结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5)、槽钢(4),槽钢(4)固定于第一筋板(3),第一筋板(3)铰接气缸(5),所述挡板(7)为回型挡板,其中部为回型通孔,挡板(7)的上部连接气缸(5)的活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非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辉,赵子祥,陆文韬,唐剑,黎朝晖,黄柳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